议“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

2022-02-09 03:14丁宏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45期
关键词:美术互联网+信息技术

丁宏伟

(通化县东宝中学 吉林通化 134100)

引言

美术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和素养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初中美术教学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领悟、发现美的真谛,从而主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美术活动在初中学习科目中只占据了少部分,其中主要是科目本身因素的影响,美术科目本就不属于主科目,而是一项培养学生良好兴趣,丰富课程内容的科目。初中美术教学,其主体是中学生,而教师则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是该活动的参与者。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得到了普及与应用,通过使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欣赏到美术的魅力,从而领悟到美的真正含义。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画法技巧,再引进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的目标。

一、概念

信息技术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并根据基本的运行原理在人为操作和指导下,对信息功能进行拓展与研究的技术。信息技术是大众在平常的交流学习和工作中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同时也是社会上广泛关注的主要课题,通过对信息技术不断地进行探讨与研究,对于促进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有一定的提升。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分析发现,自信息技术诞生以来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而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应用在实践当中,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以及大众日常生活对信息工程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当中。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体系转变的重要支撑。国家信息化建设是由国家统一领导与规划,加强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促进经济效益提升,全面推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历史进程。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经过相关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应用价值和优势。传统教育模式不仅对初中美术课程教学有影响,对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还需要加强优化与改善,他们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不能与当前教育发展相适应,也无法跟随时代的发展,逐渐呈现落后的性质。同时也没有重视高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作用,对各项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技术也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仍是使用黑板教学,教学方法没有新意,将知识强行灌入学生脑海中,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也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愿意,使得学生逐渐丢失了学习兴趣,对课程学习产生厌恶。另外,部分教师没有主动接受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不能很好地使用新技术,对信息技术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没有认识到多媒体设备对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性,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使得学生综合素养也不能得到很好地培养[1]。

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美术课程知识进行高效掌握和理解,助于他们审美观念等综合能力的提升,相关教师就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美术课程教学上的应用,与美术知识充分融合起来。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中学生的特点,要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优势和作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的,确保学生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经过相关实践应用发现,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教学融合意义

信息技术具有很好的功能性,通过与计算机系统、互联网相连接,可以实现网上资源的获取和传输,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当中,由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当前信息技术也已经引入到了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凭借着良好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普及,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也为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中学生本身就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心理,他们会主动接受和发现,因此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一个充满积极活跃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加入知识学习当中来。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积极引领他们探索日常生活中有关美术的事物,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美术内在美和深刻的含义。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积极引导他们加入美术课程学习当中来,也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为课堂教学形式的变革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通过引用信息技术还能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交流,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传送至教师电脑里。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将丰富有内涵的文化内容融入美术课程教学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的现象,使其具有多元化和丰富化的特征,由此提高教学整体质量。此外,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丰富的图片和视频内容,还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了解更为丰富的知识。

四、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美术作为中学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学习科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科目,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想要提高学生审美理念,就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重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品质。通常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都是采用的是黑板式教学,图形在黑板上描绘出来再进行演示,黑板上所描绘的一些图形,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其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但并不是所有的美术图案都适合通过黑板进行教学和演示,例如,一些三维图形的绘制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且由于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部分位置,还会影响到对图形的正确判断与理解。此外,学生会在绘制的过程中会丧失学习兴趣,以此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对此,相关教师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融合在一起,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时期画家的作品,使作品具有生动化和形象化等特征。教师在上课前先备好所需要用到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时就可以直接在多媒体设备上进行展示,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引用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展示,可以将美术作品变得具体化和形象化,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与理解美的真正含义。同时,新鲜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加入美术知识学习当中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绘画活动,拟一个题目,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针对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演示,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优势和价值[2]。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中学生的特点,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优势和作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确保学生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3.活跃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功能特别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不能对一些知识内容和绘画技巧进行很好的演示,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知识的含义,还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由此对美术教学产生厌学的心理。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相融合,可以使二维的知识内容通过三维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加入知识学习当中来,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优化,便能与当前的教育环境相适应。此外,教师也不能只一味地播放PPT或视频,而是要进行有机结合,巧妙地应用号信息技术,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上的直观化、形象化。过量的播放幻灯片或视频,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致使学生的兴趣逐渐丧失,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将绘画技巧和方法以动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让他们了解与掌握绘制、着色、颜色搭配等过程,使其逐步深入掌握与巩固绘画知识。

五、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增强主体意识

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领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同时突出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初中学生综合能力必须要得到全面的提升,而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初中美术课程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程内容合理地教学,进行有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对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经过相关实践应用发现,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学质量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3]。随着新课改政策不断实行,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政策下,应当凸显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则发挥好引导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能够在和谐、舒适的氛围里得到全面发展。

2.培养创新能力

美术具有很强的历史性、人文性,如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古典美术,通过采用“互联网+”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独特的美术造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理念,对于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在该技术支持下,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听觉和视觉上的体验,还能让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学习。美术教学注重的是过程以及方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保证学习过程,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收获到的知识多少,直接影响到美术教学进程及质量[4]。要想保证教学效率和质量,美术教师就需要充分了解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同时也要正确认识美术这门课程,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与完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跟随时代的进步,由此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美术教育涉及精神层次的创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身才华的空间,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品质与素养,并正确指导他们参与各类美术教学活动,由此展示自身的才能[5]。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科学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学生的角度欣赏他们创造出的作品,并予以合理的评判。对学生的作品要多给予认可,不要打击他们的创作热情,给学生自由空间,通过丰富想象,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美。

结语

综合上述,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普及,为促进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美术教师要利用好当前的机遇,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初中美术课程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互联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