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彩画传承与高校设计教育的融合

2022-02-09 03:22曹萍萍李军苗
艺术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彩画古建传统

□曹萍萍 李军苗

本文以清福陵为切入点,阐述建筑彩画传承现状与困境,提出古典建筑彩画艺术融入高校设计教育的四条路径:建设高校师资、构建学科体系、挖掘和展现彩画艺术魅力、重塑民族文化自信。高校应将学生作为彩画艺术传承人进行重点培养,实施审美育人及素质人才教育,展现地域文化价值,增强建筑彩画传承效果,同时推进高校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

古典建筑彩画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建筑彩画之神韵——彩画传承”展览于2013年9 月27 日在北京建筑大学开幕。李沙教授在开幕式发言中指出:“当代大学建筑教育有责任继承、保护和弘扬建筑彩画艺术。”李沙教授呼吁将传统建筑彩画教学与研究纳入高校教育培养方案中。高校应开发设计以地域性历史遗产资源为基础的建筑彩画特色实践课程,在建筑彩画艺术传承过程中挖掘彩画设计人才培养新渠道,扮演彩画艺术研究主力军的角色。

一、清福陵彩画的传承价值与文脉解读

(一)传承价值

由于清朝掌权者在发展封建王朝的过程中举贤任能,注重录用满、蒙古、汉、藏各民族优秀的有识之士,在宫廷建筑的营造活动中积极招募各民族能工巧匠,清福陵建筑的结构布局、装饰图案及色彩元素无不反映出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清代宫廷建筑特色。这一方面呈现了满族统治者祖先的政治状况和游猎的生活习俗,另一方面吸收了满、蒙古民族信仰的喇嘛教建筑装饰手法。从清福陵建筑彩画的结构、纹样、色彩等角度,可以了解清王朝统治者的生活方式、民族信仰逐渐汉化的过程,可以说,清福陵建筑彩画是多元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的软实力的较量,而教育软实力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的文化资源是塑造我国软实力的优良原料,且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投入传统文化复兴的事业中。近年来,全国各地院校和博物馆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传统建筑彩画保护研究活动,古建彩画补绘与重绘、古建彩画病害调查及保护策略研究等也越来越被重视。加强传统建筑彩画艺术与高校设计教育融合是彩画创新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也是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由之路。

(二)文脉解读

1.宏观层面的汉化因素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辈自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始受明朝册封,自幼受到明朝文化熏陶,自然受中原文化中以土为尊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清王朝时,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小开武解》中所载,“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在五行理念中,土与黄色对应。在清福陵建筑彩画中,纹饰设色以黄色为尊,且贴金越多,等级越高。

2.中观层面的满族尚青

满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对自然万物色彩的欣赏和崇尚习俗,并以自己的慧心巧手美化生活,创造出丰富多彩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品。满族因敬天而重天色,因重天色而尚青。在传统建筑彩画设色中,蓝色也称为青色,是彩画色彩中必备的基底色。清福陵建筑中檐下大量运用青绿设色,红色的围墙与檐下冷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建筑前后的层次。

3.微观层面的儒学影响

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开始,中原地区就有汉人迁移至沈阳地区,特别是明清以后,流入移民的人数增大,给当地文化、经济带来了冲击。汉人将本民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农耕技巧传播到少数民族中,从而影响、同化沈阳地区的原住民。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礼”规范社会。汉代是五行色彩体系发展的奠定期,把黑、赤、青、白、黄五种色彩定为正色,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颜色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通过调研分析,清福陵建筑檐下彩画设色受中原五色体系影响明显,彩画纹饰多以青、赤、黄、白、黑设色。

二、古建彩画融入高校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教育本身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深刻的变革与转型,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同样如此。目前,高校设计教育主要依附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古典建筑彩画可以作为一种实践资源注入高校艺术实践教学中。建筑彩画实践教学可以发挥两大优势:首先,彩画艺术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其纹饰包含本土特有的审美意识和习俗观念,同时,传统建筑彩画历经多个王朝更迭,可以从中了解不同朝代的审美特色及社会风貌。彩画艺术融入高校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而系统地学习古建彩画的制作工艺,让彩画艺术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得到传承。其次,古建彩画依附于木结构建筑的产生而发展,彩画形式也随着王权等级制度的强化而渐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高校丰富的人才和设备资源有利于专家学者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古典建筑彩画创新和传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教育是文化自信形成的关键,沈阳地区独具特色的建筑彩画艺术给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自信教育资源。高校可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建筑彩画实践教育活动,最终目的是使大众对彩画艺术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有正确认知,从而充分肯定建筑彩画艺术的文化价值。清福陵建筑彩画受地域环境及多元民族文化的浸润,在设计上还原历史、尊显王权。清福陵建筑彩画艺术为高校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资源,也为讲好地方古建遗产文化故事、传承好彩画传统技艺创设了条件和契机。

三、传统建筑彩画传承现状

(一)匠人传承模式逐渐消失

在传统社会中,彩画匠人一般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承相关技艺,是建筑装饰风格不断丰富和壮大的最直接推动力。师徒传承方式使传统建筑彩画艺术能够绵延至今,但也由于规模小、较封闭、周期长等缺陷,限制了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的发展。随着一代建筑彩画传承人逐渐衰老和离去,传承出现断层,彩画技艺将面临加速消亡的命运。

(二)传统建筑彩画保存现状

现今对建筑彩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保护章程,因而彩画艺术保护理念还未形成一定的规范。彩画可以起到装饰木结构和保护建筑的作用,我国古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木结构易受紫外线、雨水、虫蚁等侵蚀,且难修复。因此,做好我国建筑彩画的研究工作,如调研彩画病害现状,梳理彩画病害原因,并针对彩画保护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对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目前清福陵彩画的保存现状较差,已出现裂隙、地仗脱落、积尘、起翘和龟裂等病害情况。依据史料记载,1962 年,清福陵明楼毁于大火,因而明楼原始的彩画图案难以得见。上述因素给古建彩画的保护与研究工作造成巨大的困难。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相关科研工作的困难性与复杂性要求必须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及包括先进仪器设备在内的充足物资作保障,而部分高校满足以上条件,成为专业科研院所之外的有力补充力量。

不论立足于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的传承,还是当地装饰艺术的创新发展,传统彩画工艺与高校设计教育都存在共通之处,彩画文化艺术也只有与现代设计艺术相结合,通过文化创意对院校设计教育进行民族化转型与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设计教育与建筑彩画艺术的共同发展。

四、建筑彩画艺术融入高校设计教育的路径

(一)加强高校师资建设,挖掘理论育人功能

教师是课堂的主心骨,主导整个课堂走向,所以高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彩画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授课目标是否可以顺利达成。建筑彩画传承与设计教育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招聘各地区具备精湛技艺的建筑彩画匠人、传承人等进入高校设计学院的教师团队中;二是安排相关设计专业教师深入各地区实地调研、学习彩画制作工艺,深入探寻彩画工艺与现代设计教育之间的最佳融合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建筑彩画艺术的活化实践方法。传统建筑彩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主体是“人”,这些“人”不仅包括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人才,还包括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的欣赏者和消费者。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博物馆联合培养传统建筑彩画艺术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凭借其狭义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举办竞赛、学术研讨会、校园展览,开发建筑彩画周边产品等方式在校园内外培育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的受众与消费群体。

(二)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保障学科传承品质

高校是保障建筑彩画艺术传承品质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实践融合彩画制作工艺相关知识理论,培养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与训练的意识。在图案层面,实地调研古建彩画,收集整理各地区建筑彩画纹饰资源,运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彩画数字图谱资源库。在思想层面,翻阅大量彩画相关历史文献,结合调研建筑彩画实例,整理、归纳各地区古建彩画特色,探索建筑彩画中蕴含的哲学内涵和设计理念。在工艺层面,利用现代科技,如XRD、SEM-EDS、Raman 等设备,从微观角度分析建筑彩画涂料、地仗等元素组成及物质结构等信息。高校参与传统建筑彩画艺术专业人才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彩画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建筑彩画行业的人才短缺。

(三)依托高校学生社团,丰富彩画再现形式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强调:要切实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支持高校学生社团健康有序发展。学生社团依据兴趣而聚集组织建筑彩画相关的各种形式活动,要努力把建筑遗产保护、文化认同等融入高校学生社团中。例如,沈阳理工大学的社团文化展示月,学生组织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如通过组队闯关、团队比拼、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融入清福陵建筑彩画相关内容,向大家展示建筑彩画的艺术魅力。将清福陵建筑彩画艺术相关主题活动结合现代传播媒介,通过线上平台传授给受众,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开启“云上美育”艺术传递新路径,使中国传统建筑彩画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四)守护彩画艺术宝库,重塑民族文化自信

传统建筑彩画艺术融入高校设计教育需要得到价值认同机制的支撑。所谓价值认同机制,就是要求高校教师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同步对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教育,要认识到每个国家的艺术都独具特色,而作为中国人应重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典建筑彩画艺术具有装饰纹样地域性、工艺传承复杂性的特征,可以利用高校设计教育作为驱动力促进学生对古建彩画艺术的文化自豪感。高校研究生团队对建筑彩画艺术的研究与学习,有助于文化自信的形成,提升了大众对清代文化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理解力,让传统文化真正地“活起来”,从而被更多人接受并认同。

教育能够推动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促进民众积极创造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也能丰富拓展教育内容,提升教育水平。近年来,国民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越发强烈,作为木结构建筑的重要装饰部分,建筑彩画艺术一直以来都存在于各个地区古建筑中,只有活态传承方式才能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使其得到更好发展。高校参与传统建筑彩画艺术的发展事业对于传统建筑彩画行业及高校自身而言,是互利共赢的举措。

猜你喜欢
彩画古建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三晋古建
古建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高平古建 四个全国第一
千年古建看高平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