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钻井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探索

2022-02-09 08:09肖惠玲
西部探矿工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外派钻井心理健康

肖惠玲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钻井分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油田是高风险性质的企业,野外环境、连续作业、苦脏累的岗位较多。近年来,随着部分油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施工的员工越来越多。笔者所在的企业自2005年开始就着力发展海外石油工程作业市场开拓,先后启动了埃及、南美厄瓜多尔、中东科威特及沙特石油钻井施工及部分技术服务。在这些项目中,我们的中方员工不仅要面对工作周期长、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等困难,忍受远离亲人的煎熬,还要面临语言沟通等系列问题。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由于很多国家疫情控制的要求,关闭了入境航线,停止了签证办理,使得我们的很多员工又要面对疫情防控带来的系列新问题,诸如休假延期、出(入)境长期异地单独隔离、防护出行等。这些都对我公司驻外员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1 石油钻井施工企业工作生活环境

石油工程泛指与石油开发相关的系列工程作业,包括地质勘查、物探、钻井、测井等工程施工作业。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石油钻井施工企业。整体而言石油施工环境基本相当,这里主要以石油钻井施工现场工作生活环境进行说明。

1.1 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石油钻井作业现场通常在野外环境,远离城市与繁华地带,工作生活时常会面对日晒雨淋甚至其他更加恶劣自然环境状况,有的地区可能连网络都不一定能全覆盖,如沙漠戈壁地区。这样的环境造成员工对外特别是与家庭沟通不甚畅通,由于外出活动受限,生活枯燥单调,可以宣泄疏解情绪的途径不多,因此海外员工往往会感到情绪低落、心理压力较大。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饮食、住宿条件相比家庭而言会显得比较简陋,只能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类似食堂供应式的集中统一餐饮,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集中住宿也会造成个人生活空间的私密性不够,可能会加剧员工的心理问题。

1.2 工作强度高、压力大

石油钻井企业现场员工主要分布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业现场的操作与管理人员,主要在石油钻井现场;另一部分作业在项目部或者前线指挥部,主要在邻近作业现场的市镇办公场所。前者工作生活相对简单,12/12h 轮班或者24h 值班工作状况。后者基本上处于24h随时待命工作状况,同时还需要处理一些日常例行工作事务。员工工作中要么是较为繁重而连续的体力劳动,要么是较为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及市场开发、工程结算一类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环境。

石油钻井现场施工如同“烧窑”一样,一旦开工中途非常特殊情况不得停工,否则损失惊人。这样往往需要部分岗位的工作人员面对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如工程技术人员处理工程事故等。

2 海外施工特点及对员工的要求

海外员工除了需要面对上述作业环境与自然条件外,还需要与外国人沟通的同时面临更多其他方面的压力。

海外项目我司员工通常打交道的是甲方监督。除此外可能还会与甲方其他代表如安全技术等部门人员、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及当地雇员等打交道。通常甲方监督在现场的权限较大,有随时开除员工的权力,有的时候即便不是员工的问题,甚至只是甲监个人情绪发泄,可能都会导致员工被开除。很多海外项目员工因此遭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除此外,海外员工长期在现场作业,与社会脱节,这些都可能造成员工心理状况异常。

很多海外项目通常工期不长,项目任务重时间紧,导致很多岗位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大强度工作状况,给员工身心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另外一些意想不到的个体因素也会影响海外项目员工的身心健康状况。笔者的丈夫曾在中东某项目带队作业,因为项目启动过程中分公司人员配套、设备配备、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在海外项目运行半年时间里持续处于高强度工作环境和极高心理压力生活状况,回国休假后数月一直处于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的状况。

3 新冠疫情防控规范及影响

2019年新冠疫情出现以后,为保证出入境途中人员防控措施到位,最大程度保护员工出入境途中的安全,有效防止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我司特制订了出入境网格化管理一行一策,详细落实每一名员工行程防疫要求。行前做好疫情防控及外事教育,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在出入境途中要求全程穿戴防护服、N95 口罩、手套、防护面罩、纸尿裤等,中途尽量避免与人交流;定期打卡汇报行程;沿途配合所在国政府、海关完成相关入境表格填写,防疫检测及疫苗注射等……。为了不将病毒带回国内,员工在回国前要完成14d的基地单独隔离,完成三次核酸检测,入境国内要完成14d 的酒店集中隔离及7d的居家隔离,遇到特殊情况,可能时间还要加长。曾有员工,从回国前的基地单独隔离到回到自己家整整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2020年初,科威特政府不允许外国人进入,我司员工在迪拜酒店隔离近五个月才到科威特,企业员工普遍面临着焦虑、恐慌等消极情绪。

4 2019年以来疫情环境下海外员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表现特征

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很多国家关闭了出(入)境航班通道,有的国家停止了签证办理。这样导致我们很多海外项目无法实现正常倒班。原先正常干1 个月休1个月的岗位最长地连续工作超过12个月。员工疫情前后轮休对比参见表1。除此以外,海外项目员工还要面对出入境途中上述种种防疫规范,生产生活更增加诸多不便。这些无不加重员工在国外和途中的心理负担,直接或间接造成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表1 疫情前后休假情况对比表

整体而言,海外疫情除了直接造成员工生产生活不便外,更加剧了由于工作生活环境、体(脑)力劳动强度及国外工作带来的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个体因素是决定个体是否能够顺利应对心理问题、调节自身身心健康的根本因素。由于个人教育程度、家庭环境、意志力、性格等因素的差异,面对困难时所采取的应对的方式及最终对个体产生的后果也有很大差异。有的海外员工在恶劣自然环境和高强度工作中,同时面临着长时间无法与家人团聚、家庭生活中断的情况;加之时差因素影响,孤独、寂寞、失落往往萦绕在身边,有的还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受阻等个人原因,没有必要的社会支持,个体往往出现身心问题,具体表现为抵抗力下降、急躁易怒、神经衰弱、失眠乏力、食欲下降、头痛等躯体化症状。

5 疫情环境下海外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探索

员工的健康是企业发展稳定的基础,针对特殊的海外作业环境,要不断探索研究针对措施预防和解决员工心理问题。

5.1 完善外派前期人员选拔及培训

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外派员工的选拔、培训、派出管理对于外派员工能否较好的适应海外工作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外派员工招募选拔时,除按照国内相关岗位招聘标准考核外,还应考虑其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可通过各类心理测评、人格测评工具等辅助技术手段,对于外派人员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外派动机等方面进行考察,此外员工对于东道国的文化认同程度以及其家庭的支持程度也对成功外派有重要的影响,公司最后经过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公司工作的员工。在外派前提供内容充实的培训,对于外派员工更快的适应外派工作生活非常有帮助。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东道国文化、历史、宗教、风俗习惯等跨文化培训、行前安全教育培训、东道国语言的培训等。

5.2 积极主动调查分析员工生活状况,有针对性解决员工面临的问题

分公司安排国外工程中心定期对员工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继而统计分析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问卷分别从睡眠、饮食、心情及交流等多个方面着手,2020年5月问卷调查整体情况统计如图1~图4所示。

图1 睡眠情况问卷统计图

图2 饮食情况问卷统计图

图3 心情问卷统计图

图4 交流情况问卷统计图

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员工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欠佳,需要积极推进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同时特别是操作岗位和年轻员工心理状况相对更需要辅助指导。另外针对员工提到的个人及家庭方面的问题,分公司指定工会及国外工程中心负责落实相关解决措施,保证员工能够安心现场工作。

5.3 减轻环境安全压力,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公司需要尽量采取适当的方式,保障员工工作场所、生活基地的安全性,努力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减少因为安全威胁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风险。装备配套方面强化机械装备配套使用,替代人工体力劳动,减轻员工体力工作强度。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基层操作员工和年轻员工更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管理。基于此,分公司指导各项目部落实,在生活区基地、前线基地及综合办公区设置健身锻炼场地,配购相应的体育运动器材,让员工在生产之余有条件进行一定的体育健身活动,有利于舒缓紧张压力;节假日及生产间隙组织员工参与体育活动及其他娱乐活动,释放减轻员工心理压力。

5.4 引入员工EAP管理体系

企业可借助专业的EAP 服务平台为员工提供电话服务、面对面咨询、网络援助、EAP培训、应急事件及压力管理等服务。制定EAP 应用跟踪目标,通过培训、宣传、引导项目员工的上线率,协助海外所有员工注册账户,增加使用率。解决海外员工工作面、生活面、健康面出现的问题,有效统整企业内部服务与外部资源,主动关心员工。在生活区为员工提供良好的通讯设施,为员工经常与家庭联系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家庭困难的海外员工及时给予关心与照顾。建立海外员工及家属心理求助热线与心理咨询巡诊体系。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建立企业海外员工及家属心理求助热线,及时帮助员工及家属应对心理问题。定期开办心理健康讲座,培训员工及家属掌握调节自身情绪的方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建立海外项目心理咨询巡诊体系,定期对员工进行心理健康检查,针对心理问题员工及时进行干预。建立公司机关员工与海外员工家属定期沟通制度,随时了解海外员工家庭状况,排解家庭矛盾,协助解决家庭困难,解除员工长期海外作业后顾之忧。

6 2年来的工作情况小结与分析

2019年新冠疫情以来,我司海外项目员工最长海外工作时间达1年半时间,通过上述心理健康管理措施,结合疫情补助等有效措施,有效保证了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出现员工身体与家庭问题。

企业高度重视并积极主动投入心理健康管理,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管理措施有效化解疫情期间海外员工心理健康问题。

2021年10月我们针对海外员工思想动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如图5所示,我们可以确定我们的员工虽然历经诸多因素影响,但队伍稳定,员工精神状况良好,对企业高度认同,同时也说明我们海外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图5 思想动态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单位:%)

7 结束语

随着中国海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派人员的数量也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能够关注到员工的身体健康水平,提供健康体检、免费医疗等措施。但是对于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多企业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因此,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关注海外员工的心理健康,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社会也应积极关注这方面的企业与员工个人需要,有针对性建设专业的海外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机构,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服务,协助企业更好地完成这方面的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外派钻井心理健康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自升式钻井平台Aker操作系统应用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令人头疼的排班表
扫描“蓝鲸”——观察海上钻井平台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