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东北卖塑料袋,一年净赚7000万元

2022-02-09 01:09黎佳瑜
商界评论 2022年6期
关键词:降解塑料新材塑料袋

黎佳瑜

一家东北塑料袋工厂 ,決定跑到中国香港上市。

成立7年,主营产品是生物降解塑料袋(我们在超市中常见的保鲜袋和购物袋),全公司加起来只有3个销售,但却做出了上亿元的营收、千万级的利润,以及和片仔癀一样高的利润率。

这家工厂名叫中宝新材,是东北地区的“生物降解塑料袋之王”。在东北的超市里,平均每10个塑料袋,就可能有4个来自他家。

今年6月,中宝新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报告期内,中宝新材营收分别为1.027亿元、1.667亿元、2.56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达到2 714.1万元、4 927.2万元和7 841.7万元。

本文将通过解读中宝新材的招股书,回答以下3个问题:

1. 一年净赚7 000万元,需要卖出多少个塑料袋?

2. 凭什么制造业能有30%的净利率?

3.“东北塑料袋之王”,为何要赴港上市?

单论业务模式,中宝新材就是华夏大地上一家平平无奇的工厂:向上游买原材料,接受下游订单,然后制造数以吨计的塑料袋。

全国的工厂都一样,纠集数以万计的厂工、靠一腔热血、创造个位数利润率,赚一份“薄利多销”的辛苦钱。中宝新材却活出了工厂们梦想中的样子—奇高的出货量,和30个点的净利率。

中宝新材公司的塑料袋主要包括连卷袋和购物袋2种。前者常见于超市生鲜、散装食品区,消费者可免费自取、装上商品去称重的那种;后者则出现在收银台,收银员会告诉你:1元1个。

过去,常见的塑料袋即使到了填埋场,也能活得比普通人寿命还长。中宝新材主打的生物降解塑料袋,可以在特定的厌氧环境下12个月内自然分解。环保人士无从置喙,身价自然也得翻倍起步。

论出货量,中宝新材堪称“北境之王”。2020年,其在东北地区的市占率接近40%,处于行业第1。报告期内,中宝新材3年分别卖出了2 782吨、4 265吨和6 854吨生物降解塑料袋。

若按市面常见产品规格估算,2021年中宝新材卖出了大约7.6亿个连卷袋以及1.9亿个购物袋。

以千吨为单位的销量,与其客户属性有关。中宝新材的主要客户是连锁超市、百货商店和卖场,此外还有医院、诊所、药房,这类B端客户的需求稳定,单笔订单货值也比较大。

可光有出货量还不够,中宝新材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很可观。

报告期内,中宝新材的整体毛利率在40%以上,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购物袋的毛利率较连卷袋更高,一个原因在于,连卷袋在超市免费供应,但购物袋可以收费,因此超市等客户对连卷袋的价格变动更敏感。

这在同行里属于什么水平?同样在近期谋求创业板IPO的恒鑫生活,主要为喜茶、星巴克、瑞幸等茶饮集团供应高端环保纸质、塑料餐饮具,去年毛利率只有26.32%,其在招股书中列出的制造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不足15%。

再看净利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6.43%左右,而中宝新材的净利率,在过去3年从26.4%一路增至30.5%。隔壁几百元一粒的片仔癀也是这水平。粗略计算,平均每个塑料袋能挣7分钱,真正做到了薄利多销,最终创造了7 800万元的净利润。

如果把中宝新材放到SW轻工制造板块里面来看,在141家公司里,它排名第3,排它前面的,一家是给贵州中烟做烟盒的工厂;另一家名字叫群兴玩具,但营收主要构成是卖酒和收租,曾经还跨界进入核电领域。

拆解中宝新材财报来看,这家制造业能做到如此高利润率,与其成本控制有关。一些压缩传统制造业利润水平的因素,对于这家公司的影响却不大。

首先是仓储和运输。中宝新材以销定产,1天生产,2周交货,几乎不背库存;由于主要做东北地区生意,8成货物销往本地,运输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厂不同命,光是运输和仓储费用,就把给全国各大茶饮店送货的恒鑫生活的净利率拉低了14%。

中宝新材的员工成本,也只占其总营收的4.6%。恒鑫生活去年营收7亿元,员工上千人,70个销售背业绩;中宝新材营收近2.6亿元,员工100余人,总共只有3个销售。

真正影响公司利润水平的,其实只有原材料成本。通常情况下,原材料—主要是PLA(聚乳酸,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PBAT(聚己二酸,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等,能占到生物降解塑料产品总成本的70%~80%,而人工、添加剂等成本只占到总成本的个位数。

2021年,中宝新材营收约2.567亿元,光是采购原材料就花了1.25亿元。过去3年,原材料成本占其营收比重分别为46.7%、49.6%及48.8%。

原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能力。比如2020年,由于上游原料短缺,生物降解塑料的2大原材料—PBAT和PLA的价格上涨,原材料的营收占比抬升,价格敏感的连卷袋,毛利率来到3年里的最低位。

高利润率的原因找到了,可一切工厂都逃不出规模效应的基本逻辑,中宝新材为什么能把塑料袋生意做这么大?

在踏足塑料制品行业以前,创始人张玉秋和单玉柱夫妇跑过物流、做过建材生意。2014年,公司前身“吉林开顺”成立,做的还是不可降解的汽车塑料部件。

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这一年,吉林省是全国首个禁塑的省份,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及餐具。

据悉,“禁塑令”生效仅40天,禁塑令就在省内催生了超过500吨的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需求。

事后看来,创业就像高考填报志愿,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张玉秋、单玉柱二人反应迅速,做了2件改写命运的事情:

一是调整公司业务方向,从原来的不可降解汽车塑料,改为生产生物降解塑料袋,并逐渐将其过渡为主营业务,至今已贡献了公司9成营收。

二是寻求政府的扶持,争取到第一笔200万元的融资以便转型,投资方为吉林创投。据其招股书显示,吉林创投由吉林省财政厅最终控制,专注于协助中小企业发展。

中宝新材的龙头地位,正是因为既赶上了“禁塑令”政策下的市场红利,又抓住了地方产业扶持的窗口期。而这2件事的背后,是同一个根源,即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浪潮。

东北曾凭借重工业和煤炭等资源优势,搏下“共和国长子”的头衔,却也因资源枯竭、产业转移等因素而遭遇经济衰退。

在谋求转型之际,地方政府意识到,东北地区的秸秆、玉米等生物质资源丰富,可以用来生产聚乳酸(PLA)、化工醇、秸秆糖等物质。其中,PLA正是生物降解塑料的主要原材料。

其实早在2014年1月,吉林省就发布了一项方案,扶持包括可降解塑料在内的生物基产业。方案的具体措施中,便有禁售塑料袋/餐具这一条,目的就是创造市场可降解塑料的消费需求。

中宝新材收益颇丰,首先便体现在资金上。2015-2018年,除吉林创投之外,中宝新材又拿到了吉林科投的投资,后者同样由吉林省财政厅持有。据其招股书显示,中宝新材从2家机构累计获得了2 000万元资金。

吉林省兴建聚乳酸产业园区,引进吉林中粮(恒鑫生活参与投资)、浙江海正(国内主要塑料产能企业)等企业落地的动作,也为中宝新材在原料等环节提供了产业协同便利。

地方产业扶持催熟了中宝新材这样的新兴龙头,同时造成了行业的高度集中。在东北地区,前5大塑料袋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了66.9%。

而中宝新材独取近4成市场,生意也越做越稳定。中宝新材最近3年的订单,基本来自老客户,公司的前5大客户贡献了近半营收。

然而,在东北称王之后,中宝新材的难题才刚刚开始。

中宝新材优秀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它做本地生意有关。据其招股书显示,中宝新材近80%的营收都来自东北地区。

本地生意的好处,一方面是有政策的扶持、稳定的市场和客户订单,在销售上无需费力;另一方面,本地产销也降低了运输等各方面的成本开支,在东北当“山大王”,让这家公司拥有了出众的盈利能力。最近3年,中宝新材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58.1%。

但稳定的背后,是增长的隐忧—中宝新材正在供需两侧同时面临极限。

在需求端,“禁塑令”催熟的东北市场已趋饱和。据国海证券研究数据,以中宝新材的大本营吉林为例,全省大型商超的一次性塑料袋替换率已高达90%。

而在供給端,中宝新材的产能也已接近极限。公司的生物降解产品塑料生产线使用率,过去3年里从45.8%迅速增加到了96%。

为求增长,中宝新材将目光放在了全国市场。据国海证券统计,可降解塑料袋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商超渗透率只有17%。而在东北称王的中宝新材,放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只有3.5%。

公司谋求上市,正是为了融资建厂、扩大产能,为南下开拓市场做准备。据其招股书称,公司将扩充及建立长春生产基地的新生产线,同时在广东惠州建立新的生产基地。

留守东北,固然是“稳稳的幸福”,但为了谋求增长,中宝新材也无法逃脱出走东北的命运,南下谋生、上市筹钱。

但风险也随之而来。中宝新材的高利润水平,原本就是依靠压缩经营成本实现的,但经营全国市场,不仅要为建立产线、开拓市场付出高昂的前期投入,还得被产品发往全国带来的高昂仓储和运输成本以及拓展销售渠道所带来的人员成本所压缩利润,更别提强龙难压地头蛇的风险。

与此同时,制造业共同的难题—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也在挤压公司现有的利润空间。

中宝新材若想维持现有的盈利水平,将变得更加困难。为此,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开发一次性餐具等利润率更高的产品。

离开东北大本营后,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按其招股书所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市场相对分散,市场参与者约有1 200家;塑料袋、餐具等产品的技术壁垒不高,工厂们竞争的秘诀无非2点—更“铁”的关系,或是更低的价格。

失去“主场优势”的优等生,最终也难逃“内卷”的命运。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有数DataVision。)

猜你喜欢
降解塑料新材塑料袋
生物可降解塑料PBAT/PLA在典型非生物降解环境下的降解
我是一个塑料袋
XF新材股份财务风险研究
楚江新材600mm铜带强力粗轧机组新技术
万顺新材集团股份公司
展望可降解塑料与建材包装材料
一个塑料袋
可降解塑料的绿色环保发展路径探索
棉田用上生物降解塑料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