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治理视角下的民间邮品档案及其价值阐释
——以苏州市为例

2022-02-10 14:25李晓梅
档案天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邮品明信片邮政

■李晓梅 王 芹

一、引言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写入其中,彰显国家治理统领地位的同时宣告我国档案事业正式进入治理时代[1],《“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也始终贯穿了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档案治理时代,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撑辅助作用更加突出,同时,社会公众对于档案信息的获取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创新档案工作理念,关注非“主流”档案尤其是关注民间档案成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在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苏州地区,收藏是民间的重要传统。在苏州丰富的民间藏品中不乏大量的档案资源。这些由个人或组织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档案,虽然来源分散、数量庞大、载体各异,但却从普通百姓视角见证了历史发展。不仅是国家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补充,也是各类学术研究和社会利用的重要资料。邮品是民间档案中的重要一类,因长期散落民间、鲜为官方记载和保管,其深厚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加之保管现状不佳,亟需必要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本文着眼于民间邮品档案,对其多元价值进行阐释,以期推动民间邮品档案参与档案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为提升区域档案治理效能、推动国家档案治理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二、民间邮品档案的概念解读

民间邮品档案隶属于民间档案的范畴,故其概念界定首先从民间档案的概念阐述中加以认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档案学界开始关注“民间档案”。杨顺利较早提出民间档案这一概念,认为最早的档案产生于民间,与官方保存的档案相对应,民间档案就是指保存在普通人民手中的档案[2]。随着学界研究的深入,对“民间档案”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目前国内关于“民间档案”的定义有很多,但无论是在学界还是法规当中至今尚未达成一个明确且统一的认识。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分析认为:民间档案是由个人或非官方机构所保存的各种历史记录。这些档案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而散落在民间的官方档案;另一类是个人或非官方机构在以往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来源于民间、反映民间真实的社会生活[3]。其次,需要界定邮品的概念。邮品是指包括邮票及其衍生产品在内的集邮品[4](主要为邮票、明信片、信封、函件等),有些邮品虽为邮政等机构印制发行,但其使用、流通、保管和收藏更多是在民间。由于这些民间邮品在形成、使用、流通、保管和收藏过程中具备了档案的属性和价值,因此,我们称之为民间邮品档案。具体定义可表述为: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或者民间组织所保存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

之所以称民间邮品档案,是因其具备档案的属性和特点,具体可从三个方面解读:一是社会历史性。民间邮品档案是人们在通信活动中形成的,从时态上来讲,它已经完全形成;从内容上来讲,它是社会交往过程的一种原始记录。作为人类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邮品档案可以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相连接,成为人们查考和研究问题的重要依凭。二是清晰确定性。民间邮品档案所记载的内容依附于纸质载体而存在,与此同时,这些内容又都是直观、清晰、明了的。信封明确记录着收、发件人的相关信息,邮票、明信片展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特色,邮戳在真实反映邮政业务类别的同时也为查证踪迹留下了可靠依据。三是私有性。这也是民间邮品档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特性之所在。从形成来看,信函、明信片等民间邮品档案的形成主体主要为个人;从所有权的角度来看,民间邮品档案归私人所有,主要通过继承、买卖、交换、赠予等方式保存在个人手中,在某种意义上又属于私有档案。

三、民间邮品档案的分类

在收藏盛行的苏州民间,各类收藏家、集邮爱好者众多,他们收藏着数量多寡不一、价值高低不等的各类邮品档案。因此,民间邮品档案的数量尤为可观,虽不能完全量化统计,但从其分类上可见一斑。

(一)从邮品形式来看,可以分为邮票、信封、信件和明信片四类

邮票是由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一般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福利邮票、公务邮票五类[5],是民间邮品档案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由于公务邮票是政府机关单位用于支付公务邮件所使用的邮票,不能被普通通信所使用。所以,民间所收藏的邮票多为前四种。信封是人们寄递信件时保护信件内容,记录收、寄信息的一种袋状包装,一般做成长方形的纸袋。信封的种类很多,包括邮资封、首日封、尾日封、纪念封、邮展封、生肖封等,因其不同种类和内容信息而有着不同的收藏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信件是特定对象之间双向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文书,多为私人文书。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寄递的、写有文字内容且带有图像的卡片,兼具信封、信件的功能和价值。

(二)从内容领域来看,主要分为政治类邮品档案、经济类邮品档案和文化类邮品档案

政治类邮品档案是指反映近现代历史发展历程、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等方面的档案,经济类邮品档案是指人民群众在生产经营、贸易往来等活动中产生的通信信件,文化类邮品档案是指反映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传统习惯等方面的档案。在民间邮品的展览活动中,邮品展出大都是按照其所属领域进行分类。例如,苏州市民间收藏家石剑荣先生出于对史料收集、邮学研究与文化溯源的爱好,他收藏了大量邮品与实物,再以相关文献为佐证对一些高校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证。这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我国部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6]。

(三)从历史时期来看,可以分为清朝时期邮品档案(1848年—1911年)、民国时期邮品档案(1912年—1949年)和新中国邮品档案(1949年10月1日至今)

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邮品档案中,尤以清代的邮品因时间久远而稀少珍贵。为了符合“中国邮政应予中国化”的创邮原则,大清邮政自甲辰年(1904年)初开始使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纪年方式的干支邮政日戳,至清亡的辛亥年(1911年)止。收藏家谌宽业先生的《清代干支日戳》邮集选粹在流通市场极为少见,曾荣获亚洲国际邮展镀金奖[7],其价值不可低估。民国时期的邮票,主要有反映北洋军阀统治的邮票、孙中山像邮票和改值邮票等[8]。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邮品的种类和主题越来越广泛多元,民间集邮文化日益兴起也带动了民间邮品档案的收藏。

(四)从使用语种来看,可以分为中文邮品档案和外文邮品档案

在民间收藏的各类邮品中,记录和反映当时历史的语言文字也有多种,其中中文邮品档案种类齐全、涵盖内容十分丰富,而外文邮品档案则以明信片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数千名德国、奥匈帝国战俘收容在我国的俘虏收容所,这段历史时至今日已鲜为人知。民间收藏家徐铮先生偶然获得了一张从奥地利维也纳寄往北京西苑德奥战俘收容所的明信片,该明信片由德文书写,收信地址为北京的万寿寺。据史料记载,北洋政府于民国六年九月十四日在北京西直门外万寿寺开设了德奥战俘收容所,主要是收容奥匈帝国驻北京公使馆卫队军人[9]。这封保留至今的明信片,毫无疑问是对这段历史的有力印证。

四、民间邮品档案的价值阐释

民间邮品档案不仅是人类记忆的有机组成,更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这些珍贵档案散落民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倡导档案治理的今天,民间邮品档案的价值亟需实现社会认同,进而为日后开展民间邮品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一)史料价值——弥补正史之不足

民间邮品档案是历史的真实遗存。这些档案是原生态的、未经粉饰的历史记录,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真实的历史或许永远无法还原,但是民间收藏的邮品档案却可以在人们研究历史、逼近事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清、走得远。拥有真实且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档案一直以来因其自身的原始记录性、凭证性等特点在历史学研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档案馆馆藏是十分有限的,民间收藏的这些邮品档案作为官方档案的重要补充,从普通百姓的视角见证了历史发展,能够在史学研究中补史之缺、纠史之偏。例如,长期以来集邮界多数人都认为在近代邮政兴起之前,古老的官方驿站是通信的主流。洋务海关邮政兴起之后,古老的官方驿站渐渐被取代,近代邮政成为了驿站的掘墓人。苏州邮政史集邮研究会顾问王剑智先生通过对其所收藏的邮品进行研究,以实物为证,有理有据论述了清朝时期海关邮政与驿站在传递外交邮件上的合作,弥补了先前历史研究的不足[10]。

(二)教育价值——文治教化之需要

民间邮品档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作为一种原始的历史记录,它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不可抗拒的说服力和视觉上的感染力。如果这些民间邮品档案能得到有效治理,其教育价值将得到充分发挥。在丰富的民间邮品档案中,不乏大量的红色资源。当前,民间邮品档案的教育价值大多通过展览的形式得以体现。在2021年上半年,由苏州邮政史集邮研究会联合部分高校主办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史料展”先后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科技大学顺利展出。这一主题的展览共分为“昏天黑地”“惊天动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经天纬地”5个部分,为参观展览的人们呈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党史教育课。本次展览的邮品均来自苏州民间收藏家手中,每一件展品都极具资料性和教育性。与馆藏档案相比,这些民间邮品因其独有的草根性、题材的广泛性对于培养观展者的崇高品格和爱国情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展览最大程度上突破了来自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限制,扩大了民间邮品档案的社会受众面,有利于更多的人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三)文化价值——传承古今之文明

民间邮品档案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传播与发展所发挥的功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连续性,而民间邮品档案的存在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延续。越是民间的越是属于整个国家的,民间邮品档案自产生以来就与人类文化活动同生同在。邮票素来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由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邮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档案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悄然融入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民间邮品档案蕴含着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凝聚着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水巷建筑是苏州区别于其他古代都市的鲜明标志。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之后,苏州更是名扬世界。自明信片问世之后,苏州水巷一再出现在邮政美术明信片上。透过民间收藏家手中的明信片,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乃至清朝时期苏州水巷样貌。保存至今的这些明信片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借助于这些邮品档案的保存和流转,实质上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和延续。

(四)国际价值——展示祖国之形象

就集邮活动本身来说,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活动。邮品并非只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封普通的信函、一张平平的明信片,而是一种特殊的宣传品。透过邮品,可以帮助人们开阔眼界提升认知,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探析中西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碰撞。就邮票而言,它常常被当作是一个国家的名片。在苏州市民间收藏家手中,保存着印有国旗、国徽、开国大典、国庆、天安门、毛主席像、周总理像等政治元素的邮票,也有展现湖光潋滟气韵、渲染山色空蒙悠远、彰显亭台楼阁秀丽等自然风光的邮票。这些邮票既记载着中华民族昂首阔进的步伐、展示着人民群众扬眉吐气的精神面貌,也呈现着四季美景波澜壮阔的画卷,诠释着大好河山古往今来的气势恢宏。近年来,在西安国展、曼谷亚展、纽约世展、台北世展、武汉世展等不同规模的展览会上都活跃着苏州市民间收藏家的身影。他们带着自己收藏多年的珍品在活动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不仅有效促进了世界各国文明的深入交流与互学互鉴,也为充分发挥民间邮品的国际价值、展示祖国的光辉形象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应用价值——助力社会之发展

自清末近代邮政兴起后,邮品档案在记录和见证着时代和历史变迁的同时,也始终助力社会的发展。民间邮品档案的内容信息涉及文学、艺术、教育、卫生、贸易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凭证和参考作用,成为业务活动的信息支持和重要保障。散落民间的每一件邮品档案都记录着特定的人与事、物与景,看似分散且不连续,但是将其集中起来进行科学整理和分类,就能完整反映不同事物间的关联性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从而发挥档案价值,助力社会发展。苏州民间的一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自1950年至2007年苏州市区各个邮电支局所使用过的各种类型的邮资机以及留存在信封上的符志信息,通过比对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邮电支局的发展变迁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和规律特点,对当前我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有借鉴意义。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散落着很多具有保存价值的信件和明信片,这些邮品档案记录着当时人际交往、贸易往来、战地军邮等十分丰富的内容信息,对于研究特定时期的历史人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邮品明信片邮政
邮政农品
顺溜的怪招(一)
寄一张明信片给你
神奇的明信片
邮政进化史
探月三期拉开序幕 航天邮品记载辉煌
探月三期拉开序幕 航天邮品记载辉煌
探月三期拉开序幕航天邮品记载辉煌
探月三期拉开序幕航天邮品记载辉煌
浅议邮政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