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常规品种原种窖贮成(种)株繁种技术

2022-02-10 21:14李清丰
蔬菜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结球大白菜性状

李清丰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辽宁 朝阳 122300)

辽西地区一年四季干旱少雨,有水源条件地块适合大白菜良种繁育,当地有着多年白菜繁种历史[1],目前,大白菜种子生产在当地主要有2种,一是常规品种种子生产;二是杂交种种子生产。由于杂交种子生产利用自交不亲合系杂交制种和雄性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这2种方法都采用小株繁种法,需要当年年初育苗,此期正是寒冷冬季,农民育苗难度大,育苗成本高,现在在当地繁种面积较少;而常规种子生产有成株繁种法、半成株繁种法和小株繁种法,成株繁种法与半成株繁种法基本相同,小株繁种法与杂交种子生产相同,需要育苗,并且半成株繁种法和小株繁种法选择效果差,去杂不彻底,生产的种子纯度差,质量和生产力也不如成株繁种法;因此,当地大白菜常规品种原种生产主要采用窖贮成(种)株繁种技术。近几年喀左县禾丰种苗有限责任公司应用大白菜常规品种原种窖贮成(种)株繁育技术,得到农民认可,该技术操作容易,管理方便,生产的种子纯度高,抗病性、一致性、结球性等性状能得到较好的保持[2]。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种植模式,实行订单收购,最低保护价35元/kg,每年繁育面积都在140 hm2以上,每667 m2平均产种115.91 kg,每667 m2可获得4 056.85元,经济效益显著。

1 秋季大白菜成(种)株培育

1.1 播种期确定

为了避免高温,减轻病害发生,成(种)株培育田要比食用生产田晚播7~10 d。另外,晚熟品种要早播,早熟品种要晚播。当地播种时间在7月末至8月初。

1.2 选地、深翻、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栽培。为防止土传病害发生,要选2~3年没有种过十字花科植物的地块。结合深翻每667 m2施用腐熟有机肥4 000~ 5 000 kg、饼肥100 kg、尿素15 kg、过磷酸钙75 kg、硫酸钾20 kg。60%肥料均匀撒施地表,翻入土;40%肥料施在垄沟。然后做成高15~20 cm、宽50~55 cm的垄。

1.3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2~3 d,然后温汤浸种20 min,再用0.3%种子质量的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

1.4 适时播种

在垄上按株距45~50 cm,挖深3~5 cm穴,将种子播在穴内,覆土0.5~1.0 c m,每667 m2用种量为150~200 g。为了获得更多成(种)株,培育田要比食用生产田增加10%~20%的种植密度。每667 m2早熟品种保苗4 400~4 950株,中熟品种保苗3 300~3 630株,晚熟品种保苗2 420~2 695株。

1.5 田间管理

幼苗期:出苗前不浇水,播后5~7 d出齐苗;在基生叶“拉十字”和2~3片叶时各间苗1次;5~8片叶定苗,保留具有本品种性状健壮苗,浅中耕、松土、去杂草。莲座期: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入尿素15 kg,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中晚熟品种结球前7~10 d进行蹲苗,注意防治霜霉病。结球期:蹲苗后浇水,以后根据情况及时浇水,禁止大水漫灌,注意防治软腐病,在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特别是结球后期,最后一次浇水应在收获前10~15 d,防止收获损伤和增加成(种)株冬季耐贮存性;追肥要氮、磷、钾配合使用,适量应用中微量元素,避免偏施、重施氮肥;追肥2次,结球前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5∶7∶20)25 kg,结球中期,每667 m2施复合肥(N∶P∶K=10∶5∶14)20 kg。

1.6 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可用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可用0.3%苦参碱水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0.65%茼蒿素水剂200~23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3]。

2 大白菜成(种)株收获

适时收获是成(种)株贮藏的基础,过早温度高,受热易脱帮;过晚易受冻害,造成冬季耐贮时易发生腐烂。当地以霜降前收获为宜,但也要比食用生产田提前5~7 d。另外,采收前停止浇水,避免因植株含水量高,组织脆,造成收获损害,以及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在农药使用上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使残留量在收获时降到最低。采收前再一次进行去杂去劣,将植株连根拔出,做好品种标记,在田间晾晒3~4 d,每天傍晚翻倒1次,散去部分水分,使菜帮变得柔软不容易折断,减少运输中的损伤,增强抗寒能力。将晾晒好的成(种)株运到贮窖附近进行整理,切去一小部分菜头,再去掉外围菜帮的菜叶,在背阴处将菜头向外,菜根向内摆放一起,注意防热害和冻害,当外界气温降到1~2 ℃时入窖贮藏。

3 大白菜成(种)株贮藏

采用通风窖贮藏,大白菜贮藏环境需要冷凉和湿润,适宜温度0~2 ℃,相对湿度85%~95%。入窖贮藏时要轻拿轻放,在贮窖内码堆或摆在立架上,堆的高度以1.5 c m为宜,菜堆之间要有50 cm距离,以利于操作和通风,1层成(种)株放1层高粱秸秆,起到通气防腐烂作用;立架要做成一层一层的,种株4层摆放,每层中间放高粱秸秆通气防腐烂。大白菜成(种)株冬季贮藏时间是4个月左右,在管理上分3个阶段进行:(1)11月初至12月中旬,由于温度高,新陈代谢还旺盛,主要以降温为主,通过加大通风量调节温度,同时进行倒堆散热及清除变质部分和脱落的菜帮,倒堆2次;(2)12月下旬至翌年2月初,由于温度低,大白菜新陈代谢减弱,需降低通风量或不通风,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冻害发生,同时,进行倒堆散湿及清除变质部分和脱落菜帮,倒堆进行2次;(3)2月上旬至3月下旬,天气变暖,植株经过一个冬季变得衰弱,要保持适宜低温和相对湿度较高环境,以防止伤热和腐烂。进入3月末或4月初进行繁种田栽植。

4 第2年种株栽培与管理

4.1 地块选择与隔离

第2年种株栽培地块选择与上年相同。大白菜属异花授粉作物,制种田应严格隔离,要与不结球白菜、菜薹、芜菁、白菜型油菜及其他大白菜品种的采种田相距1~2 km,有障碍物隔离需1 km以上,避免天然杂交造成的混杂[4]。

4.2 深翻施肥做垄

上年秋季进行深翻25~30 cm,结合深翻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复合肥(N∶P∶K=15∶7∶20)50 kg。在深翻前将60%肥料均匀撒施在地表并翻入土,打垄时把40%肥料施在大垄沟中间。采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栽培,大垄间距1.1 m,垄底宽1 m、面宽80 cm、高15~20 cm。

4.3 种株栽植

种株在3月下旬至4月初栽植,栽前7 d将种株菜头切去,不要碰伤种株茎和顶芽,切完后放在阳光充足地方晾晒,要注意夜间防冻,当心叶由黄白色变绿色时,即可进行栽植。首先在垄面上开2条沟,两沟之间距离45 cm,沟深10~15 cm,浇上水,按株距27~35 cm栽种,封上垄,铺好滴灌软管,支拱棚覆膜。

4.4 田间管理

晚霜过后,将拱棚撤掉,薄膜覆在垄上。新茎长到10~15 cm时追肥,每667 m2追复合肥(N∶P∶K=15∶7∶20)30 kg,追后浇水,以后不再追肥。在盛花期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1%~0.2%硼砂溶液,每10~15 d喷1次,连用2~3次。浇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开花现蕾期前不旱不浇水,开花后到盛花期需水较多,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当花枝上部种子开始硬化,土壤不旱不浇水,干旱浇小水。为防止影响授粉,出现病株要及时拔出,带出田间深埋处理,花期尽量不喷药,必须喷药时,应尽量少喷,防杀伤传粉昆虫,有条件的可以放置蜜蜂辅助授粉。为提高种子饱满度,增加种子质量,保证种子成熟一致,提高产量和质量,在授粉期过后,及时打掉分枝生长点,去除无效花,减少养分消耗。为防主茎和花枝倒伏,顺垄搭好支架。整个生长期要注意防除田间杂草。

5 大白菜种株除杂

为选出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优良单株,从成(种)株培育到第2年采种前要经过多次选择,第1次成(种)株幼苗期,通过间定苗去除杂株;第2次成(种)株莲座期到结球期,根据品种株型、叶色、叶片合抱方式、有无茸毛等典型性状,进行选留种株,并做好标记;第3次收获前再选1遍,将表现不良或后期感病植株淘汰;第4次在种株定植前,将受冻、伤热腐烂、根部发霉变质、掉帮严重、裂球、侧芽萌动早及衰老种株去除;第5次在种株抽薹开花后,可根据种株分枝性、叶、茎、花等性状,再进一步去除不符合本品种典型性状杂株。

6 大白菜种子收获

适时收获是保证种子质量的关键,当植株中下部叶片变黄、略有枯萎,长角果有90%以上开始变黄,剥开后子粒与角皮互相脱离时,即可采收[5]。采收要在早晨有露水时进行,防止角果开裂损失。将收割的植株晾晒,防雨淋。当植株水分适宜时,脱粒晒干,去除籽粒中杂质,装入布袋贮藏,袋子要贴好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品种、生产年月日、种子繁育人姓名、地址和质量等。如有多个品种,一定要在成(种)株培育与贮藏、种株的栽植与管理、植株收割、晾晒、脱粒、干燥、运输、种子贮藏过程中防止品种混杂。

猜你喜欢
结球大白菜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不同肥料在结球生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不结球白菜与西洋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不同春化和授粉前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抽薹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天白80的选育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