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2022-02-10 10:46陈舟陈丁江朱小萤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

陈舟 陈丁江 朱小萤

摘    要:在地国际化改革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人才培养的一条新途径。研究探索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兼具本土实践和国际视野的环境资源类人才,不仅可以更好地服务國家生态文明战略要求,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在地国际化顶层设计、引进优质海外资源、挖掘本土国际化优势等实践,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在地国际化目标。

关键词:在地国际化;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74-02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了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全球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环境资源类复合型人才,近几年我国高校的环境资源类专业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

目前,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途径主要是基于学校和院系已有的国际交流合作基础,重点放在人员的跨境交流,如派出大批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但实践发现,这种以跨境流动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推进模式尚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国际化要求。究其原因,一是单一的跨境交流缺乏对学生国际化能力的系统性培养;二是仅有小部分学生有机会参加长期的学期交换项目,大部分学生参与的跨境学习与交流时间较短(一个月以内),且以寒暑假的文化体验和课程体验为主,而获得国际化能力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是学生的国际交流合作意识不强,其学习和生活局限在同行的本国人员间,未能充分利用跨境交流机会提升自身语言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资源类教育既需要本土化的实践,也需要国际化的视角。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下实际,探索出一条优质高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走出去”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一流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于本土”的在地国际化培养模式也许将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学生国际化能力培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一、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及重点

“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这一理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Bengt Nilsson提出,即在本土教育中落实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这种模式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跨文化培养和国际理念教育,从而提升其国际化竞争能力。这个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内涵也在不断细化研究中逐渐清晰和深化。国外学者Jos Beelen和Elspeth Jones认为,在地国际化是指在学校开设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课程中有规划性地纳入跨文化和国际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活动。这种转变是从传统的仅关注学生跨境流动,到关注如何通过各种国际化的课程来实现国际化培养。国内学者张伟和刘宝存也认为,在地国际化重点在于将国际性的元素纳入国内课程中,而不是强调学生在海外的工作学习和志愿服务经历。这些学者关注的都是充分运用学校已有的国际教育资源,如国际学者、留学生、全英文课程、国际会议等,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国际化课程和项目。而在地国际化的成效也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得到证实。Krista M.Soria和Jordan Troisi经过对美国9所公立研究性大学的实证研究发现,与跨境交流相比,参与校内的国际活动,如国际课程、与国际学生和教师互动、跨文化的课外活动等能够使学生具有更加强的全球化、国际化和跨文化能力。

虽然“在地国际化”这一理念从理论上得到了较好的认同,但我国高校在实践中仍面临许多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引进国际一流大学专业教材、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邀请外籍专家讲学等,但由于缺乏在地国际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资源整合,单一课程或非课程活动改革的系统性较差,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成效。如果仅仅将授课语言改为英语,而不关注课程中跨文化的内容和国际化能力的产出,那单一的课程改革并不能称之为有效的在地国际化。在国内形成跨文化学习教育的氛围是在地国际化模式成功的关键,这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需要形成一套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的模式。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迫使我国高校重新思考在地国际化的策略和方案。社交媒体和在线交流工具的普及增强了在地国际化模式实施的便利性,为跨文化交流和在线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同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也为高校在地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引和资源支持。

二、在地国际化培养的现实价值

(一)在地国际化改革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

生态环境治理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在环境资源类教育方面各具有优势。西方的环境资源类教育发展较早,治理技术先进,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和制度体系,其实践经验都源于中国大地。因此可将两者结合,通过在中国开展生态文明调研和服务实践,培养学生“了解中国,服务中国”的实践能力;通过借鉴国外环境治理优秀学术成果,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治理方案;通过国际对话,向国际社会宣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就和创新成果。

(二)在地国际化改革有利于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国际化培养的影响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为了控制疫情,各国都实施了严格的入境政策,绝大多数海外交流项目被迫取消,以跨境交流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在地国际化改革的重点恰恰是无地域限制的基于本土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同时积极采用灵活的线上交流形式,不仅有效规避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培养国际化带来的影响,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国际交流的频次和范围。

(三)在地国际化改革有利于提升我国高校自身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在地国际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转变国际化人才培养观念。同时,还要从全球竞争意识培养、课程体系、实习實践、学位联培、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国际化资源整合和融合创新,完善本土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种配套机制,强化线上科技运用和教学资源共享的软硬件保障,营造适宜在地国际化的教育环境。

三、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在浙江大学全球开放发展行动计划的引领下,围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创新国际合作方式,不断探索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树立“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办学理念,兼顾国际化与本土化培育

学院一直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融合国际化培养,以学生国际化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落脚点,主动拓展国际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推动学生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与国际一流水平接轨。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创新设置国际化培养模块和学分,将国际化培养纳入本科培养的全流程管理和毕业要求中。

(二)创新“线上线下”协同的交流模式,建立多层次交流格局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先后与耶鲁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学生交流模式也从过去单一的短期跨境交流,拓展到长期的学位联合培养和短期的线上课程。根据交流内容和形式的不同,一般长期的学位项目和以科研、野外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项目以跨境交流为主要形式,而以授课为主要方式的短期交流活动则采取在地国际化的模式开展。

(三)注重引育并举,在本土实施海外教师主导的全英文课程建设

学院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以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优势专业中的成熟课程为突破口,与海外高校合作,在本土开设由海外教师主导的全英文课程。课程一般由海外授课教师和具有国外学习(访学)经历的国内责任教师合作完成,不仅实现了教材、课件、讲授、讨论、测验等全英文化,还将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纳入课程建设。

(四)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渠道,让更多国际观点在本土碰撞

学院为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紧密结合生态环境学科发展前沿,打造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渠道。推出“环资海外名师大讲堂”,邀请海外合作院校专家学者开设线上或线下的主题讲座,形成讲座课程,以更好地发挥国际化资源优势,在本土汇聚全球智慧。定期举办高水平国际会议,如“两山”理论与实践会议,围绕浙江生态环境特色,加强与国际国内学者交流合作,发挥在地国际化的本土实践优势。

(五)完善引才引智制度,构建本土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在地国际化课程和项目主要是依托本土的师资队伍推进,因此引育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经历和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是在地国际化的核心。近三年来,学院通过海外宣传、主动对接等途径,引进10余位来自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等优秀青年教师。这些海外引进教师将其在海外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国际前沿实践引入本土课程,使本土课程增加了国际性要素和跨文化的维度,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Z].2015-05-05.

[2]Nilsson Bengt.Internationalisation at Home from a Swedish Perspective:The Case of Malm?[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3(1).

[3]Jos Beelen,Elspeth Jones.Redefin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A].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between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Future Policies[C].Berlin:Springer    Verlag,2015:69.

[4]张伟,刘宝存.在地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7(3).

[5]Krista M.Soria,Jordan Troisi.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 Alternatives to Study Abroad:Implications for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Global,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i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14(3).

[责任编辑 包玉红]

收稿日期:2021-05-01

作者简介:陈昳舟(1989—),女,浙江衢州人,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国际化岗位专员,主要从事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大学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环境资源类本科生国际化能力多元整合培养模式研究”(zdjg19036)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高等教育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