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设计

2022-02-11 11:17刘尧黄昊吴东东罗佳傅丽丽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1期
关键词:达标率居家容量

刘尧,黄昊,吴东东,罗佳,傅丽丽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a. 信息科;b. 肾脏内科,重庆 400042

引言

近年来,血液透析技术是仅次于肾脏移植,能减少终末期肾病病人死亡,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最有效的方法[1-2]。心脑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容量负荷增加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3-4]。透析间期容量负荷增长大于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40%[5]。因此,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居家容量管理,控制容量负荷增长,是降低透析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6-9]。传统居家容量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采取手工纸质记录,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保证,导致重要信息反馈不准确或缺失;缺乏对患者居家管理连续性监控,无法实现对患者实时指导和干预,导致透析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本研究提出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实现医护人员远程、实时掌握患者病情,并实施健康管理工作,为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提供技术支撑。

1 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设计

1.1 需求分析

血液透析中心目前采用发放纸质记录单,后期人工回收并手工统计分析数据的模式采集患者居家的血压体重。存在记录单回收困难、数据无法保存、医护人员无法掌握患者居家饮食、人为因素影响严重以及统计分析工作量大等问题。因此,设计一套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具有可行性。设计录入血压体重,解决记录单回收困难、数据无法保存的问题;设计体重数据、体重增长率数据、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变化趋势图,解决统计分析工作量大的问题;设计居家饮食日记,解决医护人员无法掌握患者居家饮食的问题。

1.2 系统整体设计

该平台分为手机APP(患者端)和后台管理系统(医护管理端)。手机APP应用MUI框架,MUI是DCLOUD公司研发而成的一套前端框架,提供大量H5和js语言组成的组件,具有极简、极快、极易的特点。利用MUI框架,用户在使用APP时可以得到接近原生APP的操作体验;后台管理系统应用PHP的Laravel框架,完成内容管理和API接口开发。Laravel作为当今最熟练,流行和广泛使用的开源框架之一,架构成熟,安全性高。后台通过API与APP进行数据交互,平台技术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技术架构图

1.2.1 患者端功能设计

该平台实行患者自主注册登录,患者首次使用该平台需要填写患者基本信息等完成账号注册。根据患者端的内容和架构模式设计出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患者端功能模块图(图2)。

图2 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患者端功能模块图

(1)实现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体重等指标的录入和查看。可以选择时间查看指定时间的数据,选择类型显示生理数据或者实验数据。

(2)首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患者的血压、体重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图,患者根据图表可以直观感受自己指标的变化;第二部分是系统的功能菜单,浏览健康知识使患者获得系统化的资讯;记录居家饮食和不良记录,帮助患者掌握自身生活方式及疾病管理现状,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用药及透析提醒以闹钟的方式提醒患者服药和透析 。积分排行主要是通过制定积分规则调动患者使用软件的积极性。

(3)在个人中心进行患者个人基本信息维护。

1.2.2 医护管理端功能设计

医护端属于管理后台,需要后台管理人员事先建立账号并配置相应的权限,然后才能登录。根据医护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的内容和架构模式设计出血液透析患者居然容量管理平台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3)。

图3 血液透析患者居然容量管理平台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

(1)首页提供统计分析的功能,系统自动生成体重数据、体重增长率数据、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变化趋势图。可以根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患者来查看某个患者某段时间的指标变化,方便医护人员掌握患者体征变化。

(2)在患者信息记录患者测量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数据。根据患者每次提供的数据以及开始设置的血压、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的正常值,参考《202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要求,系统根据公式自动计算,若超出正常值范围显示异常的具体内容。例如:血压的设置,60以下患者透析前血压<140/90 mmHg,60以上患者透析前血压<160/90 mmHg;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应该<5%[计算方式为:(本次体重干体重)/干体量×100%]。

医护人员在“患者实验室数据”模块添加患者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钾、钙等数据方便患者可以自己登录手机查看。患者的饮食记录和不良反应情况可以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居家身体状况提供辅助材料。知识库管理实现健康知识维护。咨询医护实现常规问题自动回复,特殊问题归档记录,定期回复的功能。

1.3 评价指标

1.3.1 液体摄入依从性

采用张艳等[10]编制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该表共23个条目,其中对于液体摄入依从性的评分有6个条目,按照“从来不这样”到“总是这样”进行计分,分别计1~5分,总共30分,分数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

1.3.2 容量控制达标率

采用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相对值进行评价,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相对值是指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值(Inter Dialysis Weight Gain,IDWG)与干体质量的比值,表示为IDWG/干体质量,IDWG/干体质量<5%为达标[11-12]。

1.3.3 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2012年KDIGO 指南推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岁以下透析前血压<140/90 mmHg和60岁以上血压<150/90 mmHg[13]。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所有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实现

患者登录APP成功之后进入APP首页,APP首页如图4所示。首页第一部分是患者的血压、体重增长率变化趋势图。趋势图右上角显示最新的血压和体重增长率。第二个部分是系统各个功能菜单,点击“数据”按钮进入体格检查记录页面如图5所示,该页面展示的是患者自己的生理数据和医护人员在后台录入的实验室数据。

图4 APP首页

图5 测量数据列表页

管理员登录后台管理系统之后,默认展示统计分析页面如图6所示。选择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然后点击“搜索”按钮,页面会出现对应时间段的数据图表。点击“选择患者”按钮自动显示该平台中的患者姓名,选择某一个患者可以查看该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图。

图6 统计分析页面

2.2 患者使用平台前后指标对比

本研究纳入患者120例,使用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前后对比显示,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容量控制达标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平台使用前后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容量控制达标率和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对比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能提高血透患者液体摄入的依从性

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IDWG)在允许范围,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和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等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接受和服从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要求的客观行为和程度,即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14]。该平台设计了饮食日记记录。对于容量控制不好的患者,医护人员通过查看患者记录情况,给予分析和针对性指导,帮助患者找出控制不好的原因,及时纠正患者错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体重控制率。本研究表明,患者使用软件后对液体摄入依从性高于使用前(P<0.05),说明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能够提高血透患者对容量控制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其液体摄入依从性。

3.2 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能提高患者容量控制及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徐少波等[14]研究表明,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越好,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越好,体质量增长相对值越少。目前血透中心对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这部分没有相应的管理软件,还停留在给患者发放纸质记录单的阶段,并且后期很难收集分析。该平台中患者自行在软件中记录居家的血压、体重情况,自动生成趋势图,患者直观地感受到自己身体关键指标的变化;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分析患者指标变化趋势,能够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指导和干预,调整治疗方案。护理工作者足不出户即可观察、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 并提供自我管理问题解决支持,患者也无须到院即可获取自我管理全面、系统化资讯, 知晓自身疾病管理现状, 得到自我管理问题的个性化解决助力[15]。Parati等[16]研究表明,长期可见的血压数据也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其血压水平,可促使他们积极寻找导致血压出现波动的原因,比如:是否按要求调整生活方式等。本研究显示,使用软件之后的患者IDWG/干体质量达标率、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高于使用软件前。说明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越好,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相对值控制得越好,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因此,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患者容量控制和高血压控制达标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居家容量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开发,可以有效地把患者居家测量的血压、体重等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并存储。把患者所有的血压、体重数据更加直观地展示给患者和医护人员。方便医护人员远程管理,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居家容量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设计的管理平台结合患者定期到院诊疗,实现了院内、院外结合线上、线下整合的连续性全流程管理,从而达到降低并发症及终点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该平台目前没有实现患者测量血压和体重之后血压计、体重秤自动传输数据,还是需要患者自己在APP中录入数据。以及,该平台目前没有跟医院的“军卫一号”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医护人员需要手动输入患者的重要疾病信息,将在后续运行中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达标率居家容量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水瓶的容量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微生高的往事
小桶装水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