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

2022-02-12 12:14黎新明张步宁陈循军周向阳
化工时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反应器基础思政

黎新明 黄 雪 张步宁 陈循军 何 明 周向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尽管高校学生在法律上已经属于“成年人”,但由于思想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不足,很容易受到互联网时代各种不良信息和思想的影响,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3]。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贯彻课程思政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1 课程思政的特点与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高校办学的方向性和政治性,指出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有家国情怀、要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集体,要拥护社会主义,要担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4]。然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专业培养专门人才。这既是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要求。在高校分专业办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有较高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学习态度上对专业课程更加重视,有可能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认知偏差、价值观错乱,因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对于解决教书和育人脱节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6]。这就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范围等作出了全面的指导。因此,实施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方式。

课程思政的实施,可以把思政教育嵌入大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系统性的思政教育模式,使思政教育能基于高校不同专业的具体特点,合理地调整思政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与此同时,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

2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

材料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目前,有机高分子材料不仅应用到人类生产及生活的多个领域,以聚合反应为基础的高分子材料工业生产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社会需求多、就业门路广的科技人才,许多应用型高等学校开设的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专业,例如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均设置“聚合反应工程基础”作为专业必修课或者专业选修课。

聚合反应工程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以工业规模的聚合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物系传递为基础,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学科[7]。“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主要传授聚合反应器方面的知识。该课程以搅拌聚合反应釜为重点,讨论聚合反应过程(流动、混合、传热等物理过程以及化学反应过程)对聚合反应器设计和操作控制的要求。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应了解聚合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控制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聚合物性能要求,合理确定聚合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和控制条件。

由于聚合反应工程是以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以及化学反应工程学为基础的一门探讨聚合物工业制造的学科,课程的知识点多,并且比较分散。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它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聚合反应在工业放大过程中所遇到的动态问题、操作问题、优化问题等等,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8,9]。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中蕴含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可以把基于专业教学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

3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思政元素的分析与发掘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探讨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工业聚合反应器,教学过程涉及较多的概念、模型、理论推导等内容。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聚合物工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结合工业生产实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一些典型的工业聚合反应生产过程相结合,通过分析具体聚合反应的特点及其与使用的工业聚合反应器的类型、操作条件、操作方式的相关性,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基于“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自身的特点,结合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教学方法涉及理论讲授、课程实习、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等。鉴于思政元素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法治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等[10],发掘“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以在保证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找到合适的课程思政融入点和融入方式。

3.1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贯彻专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

开设“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的专业主要是工科类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等专业,但这些专业普遍存在不少学生非第一志愿入学、想要转到其它专业的学生的比例比较高、学生学习兴趣较差等现象。在“聚合反应工程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注重介绍聚合物材料对现代社会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作用,以及聚合物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先进聚合物材料及其制造技术对解决有关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相关产业“卡脖子”问题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

职业道德一般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并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工业规模聚合反应器的工艺设计及其操作方式设计是“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些设计计算不仅决定工业产品的品质,还决定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在工业反应器容积计算、传热计算以及搅拌器选型与设计计算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相关设计计算的错误将导致工业生产装置不能正常投入运行或者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职业态度。另外,也可以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反应器安全”的教学内容中,把工业生产安全与环境生态安全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观念。

3.2 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聚合反应工程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随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而提出来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设课。鉴于聚合反应动力学和聚合反应体系传递过程非常复杂,该学科至今还没有发展完善。该课程具有突出的“新兴”以及“尚未完善”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以及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科技工作者通过提出新的工程模型去认知工业聚合过程,再通过大量工程实验取得工程数据,检验工程模型的适用性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规律分析工业规模聚合反应器的工艺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通过讲授典型的工业聚合反应器开发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科学家如何开展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

3.3 实践教学中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本来含义是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的含义拓展为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成为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1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2],表明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客观需要。实践教学是“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深化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开阔视野以及加深课堂教学印象的重要手段。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开设的“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采取的实践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课程论文、课程设计、工厂见习等。在课程论文和课程设计的教学中贯彻严谨、科学、求实的要求,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自觉追求;在工厂见习中通过亲眼目睹聚合物材料生产企业的工艺、设备、管理,让学生感到大工业生产的自豪和振奋,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聚合反应工程学科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促进学生们扎扎实实学好本课程,自觉践行“工匠精神”。

4 结论

将思政育人融入专业课程,可以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体现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充分发掘“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规律教育以及工匠精神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职业操守、家国情怀。这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反应器基础思政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在黄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平推流管式连续反应器合成耐热ABS树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