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体系增强治理能力

2022-02-13 11:42中共吉林市丰满区委组织部
新长征·党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执法权区政府区委

中共吉林市丰满区委组织部

丰满区是吉林市南部主城区,开发较晚,域内新建高档小区与大量无物业老旧小区比邻而立,工农商学各群体居住密集,在城市治理中,原有的工作思维和执法模式逐渐跟不上治理需求,为此,区委、区政府参照北京“吹哨报到”模式,于2020年率先探索将城管执法力量下沉到街道,逐步构建起权责明确、运转高效、上下联动的新型执法体系。

大胆改革、精细谋划,在选派上打破固有藩篱。执法力量下沉是一项治理模式改革,需要党委强力推进、政府强化统筹,才能破解体制机制藩篱。为此,区委、区政府将执法力量下沉纳入全区重点工作日程,由区委书记牵头抓总,召开区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和全区深改会议各1次、专题研讨会议4次,推动相关区直部门深入街道调研20余次。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准需求、研究政策,明确了中队建制下沉、增配协管力量、强化工作保障的工作方向。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了向7个街道分别派驻执法中队,区城管执法大队只保留机关6个科室和1个直属中队的派驻方式。区委编办、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各街道密切配合,協助解决人员编制、执法车辆、办公场所等问题。截至2021年底,累计为7个执法中队聘用40岁以下、以退役军人为主的协管员30人,调配执法车辆7台,购置执法电动摩托10辆,提供办公场所7处,共投入包括协管员工资、被装、伙食补助等费用201.5万元,确保执法力量不仅沉下去,而且沉得好、沉得实。

严格考评、注重激励,在管理上坚持双向发力。在人员下沉后,管理成为首要问题。为保证打造一支过硬队伍,明确执法部门和街道两个管理主体职责,由区执法大队负责下沉人员的编制、工资、执法培训和监督检查,由街道负责下沉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常规工作部署,并将下沉中队中的党员纳入街道党组织管理。同时,建立“月汇报、季联席、年考评”监督考评机制,即各执法中队的中队长每月就工作开展、人员思想等情况向区城管执法大队进行汇报;执法大队每季度与街道召开联席会,共同研讨综合行政执法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执法大队与派驻街道每年对下沉人员进行双重考核,其中执法大队考核权重占30%,派驻街道考核权重占70%。通过规范管理,下沉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街道的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更加顺畅,在2021年“七一”表彰中,有2名中队长被街道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在对比中突显工作成效。执法力量的下沉,明确了城市执法主体,真正让基层的执法能力强了起来、执法效率提了上来。从执法能力来看,以往小区内执法归街道管、街路执法归执法大队管,街道又没执法权,看似界限划分明确,却又管不好,现在城管执法人员编入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做到执法权力全赋予、执法范围全覆盖,彻底解决了“管得着的没有执法权、有执法权的管不着”问题。从执法效率来看,以往街道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上报区政府,由区政府分派执法大队,再由执法大队调配力量前往现场解决,现在小事由街道指派执法中队直接解决,大事按照“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流程,由街道执法中队向区执法大队汇报,执法大队研判后进行联合执法,解决问题速度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从执法成效来看,执法力量下沉后,违建拆除和清理野广告等日常执法数量分别提升了120%和54%,在“七边治理”“双城同创”“环保督察整改”等重大中心工作中,下沉执法中队联合街道开展了一系列市容环境整治和行业乱象整治行动,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执法权区政府区委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关于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
社区矫正法(征求意见稿)制度补遗
白云区委离退局深入调研“311”工程
暴力袭击协助警察执法人员的定性
钟山区委离退局开展扶贫户回访工作
法治公安背景下警察执法权威问题的探析
区长“不开心”
碧江区委老干部党校挂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