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从心里尊重你

2022-02-13 18:09沈哲秋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长老师课堂

沈哲秋

教师应该区分学生对你到底是“害怕”还是“敬畏”。“害怕”可能是出于对某种武力压制或言语震慑的恐惧,但武力压制和言语震慑并不能得到学生内心的认同和尊重,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那么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从哪儿来?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学科专业修养,展示自身人格魅力,尊重理解、赞赏激励,做到真正关心爱护、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更需要协同家校社三方努力,传承尊师重道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从心底对教师油然而生敬畏之情,真正做到尊师重教。

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积极踊跃举起的小手,而在高年级课堂中,40分钟下来可能你看到举手的不会超过10名学生。在课堂中,教师常常会打断学生的错误答案,甚至不允许出现偏离正确答案的一丝丝怀疑精神,教师为了教学进度而尖锐地打断学生的回答和质疑,继而按部就班地上着课,可正是这样的打断和压制,也让学生越来越沉默。班级里也曾多次出现学生犯错但不敢站出来承认的场景,即使老师主动询问学生近况,鼓励他们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说出来或写出来,很多学生仍然不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师分享。

《夏山学校》校长尼尔曾说过:“怕不是管理。和怕你的孩子在一起,远比和爱你的孩子在一起来得容易。你可能会有安静的生活,因为孩子怕你,所以躲得远远的。”其实你让学生害怕了,反而将学生远远推开了,他们将自己的心门反锁,不再为你敞开,何捷说:“怕,遮蔽了所有教育功能,逼迫他们向着伪善,一步步迈向深渊。”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不是来自于因武力压制和言语震慑的害怕,而需要从心底对教师油然而生敬畏之情,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教师自己共同努力。

一、尊重理解、赞赏激励,做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学生在法律和人格地位上,应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不要过于抬高自身地位去俯视孩子,不应从道德制高点或成人角度去掌控和教训他们,而应尝试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问题。在我执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因为口腔问题导致不能完整发音,她可能比别人要多花一倍甚至几倍的时间去学习说话,在我了解到该情况后,便决定单独教她发音,让她跟着学习口腔、舌头发音时位置的变化,也联系了学生家长,教会家长如何发音,回家后再多加训练,经过老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该生在二年级时发音有了较大的进步,家长也很感谢老师,因为老师的理解和耐心,让学生不再害怕拼音的学习。爱生是教育者必备的条件,尊重则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根本前提。我们应该给予班级“问题生”们更多的关注和信任,让他们与我们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听听孩子们说些什么,用他们身上的长处去克服他们不好的行为或消极的心态,这样学生才会尊重你。

詹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刻的禀赋,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在我执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小男生特别爱分享自己从书中所学到的知识,我经常给他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时课堂中时间不够,也会让他到办公室来分享给我听,鼓励他如果老师没有时间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进日记里。在我的鼓励下,他在一年级时便能完成百字日记,作文写得也是相当优秀,当然,我也毫不吝啬在全班面前表扬和夸赞他的写作水平,也会私下跟他沟通哪方面语句不顺或有错别字。后來他的妈妈在聊天中给我留言,孩子回家后说语文老师简直太厉害啦,这么小的错别字也能发现,真是火眼金睛!从和孩子妈妈沟通中,我也感受到孩子对我的喜爱和尊重,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于孩子们来说,以鼓励的方式来积极引导他们改变不足之处,远比批评教育来得更有效果。

“师爱是获得学生尊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够民主、单一武断,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忽略学生和谐发展,导致学生课堂怕回答错误而不敢举手,学生犯错而不敢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不敢向老师倾诉内心想法,因为缺乏感情和心灵的沟通,教师和学生内心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爱德门说:“爱如果为利己而爱,这个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所以保持微笑,做个真正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吧,他们也会反过来尊重你。

二、提高教师自身学科专业修养,展示教师自身人格魅力

“教师尊严源于自身的魅力——提升业务水平。课堂是教师施展拳脚的舞台,教师事先深入研究课程,对学情细致分析,才能打造出激发学生求知欲的课堂。”学生能从老师那里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老师往往受学生尊重和爱戴。大学期间我上过很多老师的专业课,最喜欢的可能是书法或乒乓这样的技能课,或是生动有趣的专业课,我到现在还记得写作课的老师从未让我们翻开过书本,但却有本事让所有人都放下手机去听他讲知识,甚至延伸到课堂之外的一些小事我们也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老师身上有一些共性,他们要么在某一领域有较高水准,要么以自己渊博的才识和人格魅力吸引到学生,反观那些准备好PPT照着念的课,倒是让我昏昏欲睡。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学生可以从课堂之外获得更多有用的或者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当他们发现原来在老师这里获得的知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时,就会一定程度削弱对老师的尊重和爱戴,甚至有的学生的知识储备或答题竞赛能力已经超越老师或者前辈,所以当务之急老师必须提高自身学科专业水平,让自己肚子里有“货”,好好备好一节课,上好一节课。不充分的备课会导致无效率的课堂,课堂教学一定讲究知识的准确性和讲授的科学性。教师如果没有充分地准备这堂课的教授内容,没有预设这堂课的问与答,那么就不能合理分配这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课堂中突发的提问就不能做出机智的引导和回答。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本都源于生活,为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贴近生活的阅读材料,模拟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细心观察,自觉感受,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课堂中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不能简单下定论,应该有方向地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要举一反三,让学生从不同的题型中明白出题原理,要积极拓展课外知识,如生活常识、文学作品,让学生融会贯通。教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方设法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跟着老师的问题积极思考并主动发言。针对学生表现出的扰乱课堂的行为,或偏离学习的举止,教师要留心观察,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调控学生行为,让其注意力继续转移至课堂学习中。教师把一堂课上好了,就会收获学生的喜欢和尊重。

在学校里,我常常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苟言笑,在学生面前板着脸孔。其实回想自己做学生这些年来,对那些特别严厉的老师,往往现在想起来还会后怕,甚至毕业后见到老师,都不敢上前当面去和他打招呼,而是和在校时一样,远远看见他就绕道而走。这让我想到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教期间,每有与他擦肩而过的学生,都会主动与他示好,而蔡先生也会鞠躬,亲切问候一声“同学好”。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学生会不喜欢这样一位能向自己鞠躬并道问的温文尔雅的学者吧。但现今回顾自己身边,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同学少,而主动向学生问好的老师更少,能做到像蔡先生那样鞠躬向学生问好的老师,几乎是没有的。所以现在的学生对老师“怕”,但他们并不真的“敬畏”老师。蔡先生身上,正是有这样恭而有礼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无数的学生、学者倾向往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现在的教师,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学科专业修养,展示自己身上独有的人格魅力来赢得学生的尊重。

三、创新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客观公平、科学专业对待学生

在当前的教育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被冠以“好学生”的称号,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冠以“不聪明、不认真、不用心”等名词,当班级里遇到问题,这些“差生”往往就会成为老师的第一怀疑对象,遭受老师毫无根据的质疑或批评。如果长期以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那么对于成绩较差的孩子来说,会受到不断的打击从而自暴自弃,慢慢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也会对教师产生厌恶或害怕的心理情绪。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师不能单单以成绩来评定学生好坏,教师和学校更需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认识到每个学生学习的基础、习得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材施教指导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和发展能力,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综合性的评价。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难度较易、基础较多的作业,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难度较高、思维较拓展的作业,让每个学生从作业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除了智育以外其他能力的发展,对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虽然成绩可能不够优秀,但我们可以在他特长的方面设置单项的奖励,对于成绩好而其他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取消相应的奖励,这样就有效地鼓励了学生特长的发展,也不再以成绩来定论学生的好坏了。教师可以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建立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数据图,通过数据,能更加客观、科学、专业地评价学生。莎士比亚曾说过:“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定,公之谓也,我们老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日光,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信服、尊重老师。

四、协同家校社三方努力,承转尊师重道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并非仅仅是对教师个人的尊重和爱戴,而是对教师所代表和体现的这种文化道德和理想信念的尊重和爱戴。”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意味着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不仅仅是来自对教师形象的尊重,更是對教师身上所传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有时代意义的理想信念的尊重。

有一次,一个女孩家长发我的一条短信,令我印象深刻。信中是对我道谢的,原来中午那个女孩的酸奶被人拿走了,她在桌上哭了很久,我发现后安慰了她并将自己的酸奶给了她,她没有喝,一直到放学后她将这瓶酸奶带回了家,告诉了妈妈这件事,并说这瓶酸奶我都舍不得喝,想珍藏起来,因为是老师自己没喝而省下来送给我的,妈妈顺嘴问了一句,那以后如果有小朋友缺了酸奶,你会给他吗?小女孩想都没想便立刻点头,大声道:“当然啦!”有时候教师费心费力将学生成绩提高,但却换不来学生和家长的一声道谢,反而是无意间对学生的一句鼓励或者一个拥抱,学生会记很久,家长甚至会特地写一则感谢短信。由此可见,家长看重的,也许真的并不是他的孩子能考几个满分,而是维系在师生间那道柔情而具有文化传承活力的涓涓细流。陶行知提出自己办教育的宗旨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进入课堂,通过网络途径或线下培训等形式对学生、老师、家长进行定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师生自觉传承师德和师道。

“教师尊严既需要教师自我建构与自觉维护,又需要社会他者的认可与尊重,坚守教师尊严是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选择与必行之路。”但现在网络、社会等各方,对教师的报道和宣扬有一大半都是负面的,网络上或生活中常常有声音谈论某某老师体罚、某某老师违规补课,某某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这些确实是问题,它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去保障和完善部分人的权益,但这不应该成为媒体宣扬老师的主流方向,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在岗兢兢业业的老师,有专业领域获得突出成就的老师,有在山区扶贫支教的老师,但很少有媒体去报道或宣扬这些正能量的老师,网络和社会的声音将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对立,不断功利和世俗化教师形象,也让学校和家庭间的关系更加紧张。我想如果家长和社会上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媒体报道中老师的不称职,那么大家只会越来越不信任老师、不尊重老师,而这股风气可能很快也会蔓延到学生群体中,那么造成的问题便如上所述。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宣扬校内优秀教师,网络媒体更应规范运行,家长也不要随意在孩子面前讨论老师长短,应该三方合力共同维护教师尊严和正面形象,理性报道教育事件,同样,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也应该尽快建立完善,保障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让学生“不怕”,并不是放手不管学生,而是需要运用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真正做到关心和爱护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协同家庭、学校、社会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让学生真正做到敬畏老师,在敬畏之心下,学生才会真正尊重老师,他们才会愿意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在你眼前,才会由敬畏而生自觉,自觉而生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才会听从内心的声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切由害怕而心生的胆怯和逃避、由害怕而心生的伪装和压抑、由害怕而心生的沉默和服从,便也能迎刃而解了。

猜你喜欢
家长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家长错了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