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 · 拾趣(外一篇)

2022-02-13 19:39邱于益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古渡古厝木窗

邱于益

但凡有旅行的假期,总是充满欢乐,不论远或近,尤其带着孩子们。乘着些许咸味的海风,我们驶上俯卧于泉州湾的跨海大桥,慕名前往花田小镇,捡拾花田趣事。

花田里会藏着些什么呢?孩子们揣着好奇,装着兴奋,提着竹编的空篮子,一下车便迫不及待地钻进了花田里,来不及听我的一句嘱咐“慢点儿!”两间茅草屋在拐角处,大大的屋顶斜落至近地面,一段老屋拆剩下的旧残墙,在对面静静地站着,诉说着主人的日日夜夜。墙脚被一沟渠的铜钱草怀抱着,高高低低。墙顶上那趴着的老陶罐不断地往下滴着水,滴着过往和远方。我悄悄地把这乡村美景放入了孩子们的篮子里。蹦着,跳着,撞见一扇忘了朝代的大门,顺手推开,跨了进去,哇,满屋尽是向日葵,都开了,金灿灿的,微风中频频点头,露出迎客的笑脸。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哥哥站在花前赏着花,估摸着在斟酌老师的习作。我开心地把这份热情摘进了孩子们的篮子里。沿着小丛林间蜿蜒的小路,品着地上那些“叶是秋的花,伴些许暖意”的句子,妹妹在小跑着,偶尔会转过身,蹲下来,双手托住下巴,嚷着要我拍照。小路旁边的草坡上,搭了很多小帐篷,一群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忙着写生呢。他们的视线在花田和画板间来回游荡,认真地将那一瓣瓣、一朵朵都落在了画里。我小心翼翼地将这一幅幅画收藏进了孩子的篮子里。沿着花田间的田埂慢慢地前行,直到花田的最深处。那里,可躺在月亮的摇椅上任意放空思绪,可坐在巨大的鸟窝里唱着歌谣,可钻进美丽的花田玻璃房子里自我陶醉……我,把这一切都一一拾进了孩子们的篮子里。

“世界是你的风景,而你是我的风景”,硕大的字体错落有致地飘落在花田中间,我和孩子们提着篮子随意地站在下面,和花田留了个合影,然后把照片幸福地贴在装满趣事的篮子上。

古渡听涛

追著海浪长大的人,对海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怀,总会时不时地在一个人的时候想起去看海,听熟悉的涛声,品熟悉的咸味,吹熟悉的海风。春天看海,夏季看海,秋里看海,冬日也看海,不厌倦。

2022年一个冬日的周末,我又去了,这次带着儿子和小女儿,去了海丝三宝之一的林銮渡,因喜欢这古渡的幽静,还有深沉。我们仨日落时在古渡上漫步着,数着历经沧桑的条石,迎着略带苦咸的海风,哼着不着调调的儿歌,戏着细长的小浪花……儿子一直注视着前方的跨海大桥,赞叹着工程师们的伟大,念叨着以后也要当工程师;小女儿更是开心地跑了起来,伸开小手,向古渡的尽头奔去,或许是想去拥抱眼前这片温柔的大海吧。

我们在古渡的尽头停了下来,尽情地品着眼前这片海,这宽阔的海。若是退了潮,定是要下到这水下的那块大岩石上的,在上面寻找镌刻着上千年故事的一枚枚印记。蓦然转身回望,古渡风采依旧,依然是位健壮的老者,一手牵着那再借亭,一手牵着正在回港的船只,牵着一个个游子归来的心。是啊,千百年来,商贾、水手们不就是从这里,从他的肩膀上一次次来回走的吗?

落日已悄悄地倚靠在跨海大桥的桥头,我让小女儿独自站在古渡上,自己绕到旁边的一间古厝里给她拍照。从古厝的老旧木窗里望出去,那别有一番意味。

木窗的上格满是落日染红了的天空,船只和水鸟相伴的跨海大桥占据了木窗的中格,木窗的下格里却画满了古渡的身姿,她安详地枕在海的怀里,悠然自得。轻轻地半推开木窗,见古渡那整齐有序的条石,就像是海里一架古老的钢琴,琴键下深藏着航海家林銮的故事,琴声里诉说着郑和下西洋的传奇,琴声悠悠,从未停止……

站在古渡上的小女儿,俏皮地拈起裙摆,翩翩起舞,像是一只落在钢琴上的美丽蝴蝶。我赶紧按下快门,把这一切都收藏了起来。

离开时,月光已铺满了古渡,涛声也越来越大了……

猜你喜欢
古渡古厝木窗
客家古建木窗制作样式与技艺表现特征
侨眷焦治稼:“古渡诗人”的家国情
古渡熙攘千帆竞 滇池北岸谱华章 守正创新强承载 起航奋进新中心——这里是官渡,这就是官渡
诗意的木窗
梦中古厝
雕花木窗
雕花木窗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金江古渡
红砖古厝 珍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