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探讨

2022-02-14 08:34林黄果刘城鑫高宇浩钟亮环陈创荣蔡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防风白术金银花

林黄果,刘城鑫,高宇浩,钟亮环,陈创荣,蔡彦

[1.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120;2.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120;3.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广东广州510120;4.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感冒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人、儿童、体弱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季节交替、寒暖失常之时多发。感冒常因起居不慎、冷热不调、过度疲劳等致使人体腠理疏松,卫气不固,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1]。感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流行性不同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感),大部分属于病毒性感染,少部分为细菌性感染[2]。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流行性感冒俗称“时行感冒”,一般比普通感冒严重,无论青壮年,或年老体弱者,皆为易感人群[3]。身体抵抗力下降是感冒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感冒是多种疾病的诱因,与咳嗽、哮喘、水肿等多种疾病的病情发展与恶化有关[4],若失治、误治,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如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甚至脓胸、心包炎等[5]。故防治感冒是避免其他疾病发生的重要有效手段,也是降低医疗成本最为经济的措施,可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预防感冒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6]。基于“治未病”理论[7],中医预防医学指导人们外避虚邪贼风,内保精神内守,培护正气,提前服用药物,避免邪气入侵或减轻发病症状及预防疾病的传变,即《黄帝内经》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感冒具有常见性、普遍性的特点,通过一些简单科学的方式,包括服用中药复方等可达到预防的作用[8]。基于此认识,本研究收集国家专利数据库收录的预防感冒的中药复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方药规律分析,以期为进一步运用中药预防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纳入的资料均来源于国家专利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6月公布的具有预防感冒作用的中药复方。该数据库所收录之中药复方,均为经临床实践或药理实验证实有效的专利。登录国家知识产权局网页(http://www.cnipa.gov.cn/),进入“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运用高级检索功能,设置“摘要=预防感冒”AND“关键词=中药”,再由专人逐一阅读专利说明书内容,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Microsoft Excel的内容包括专利名称、中药复方组成、剂型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的相关专利的说明书摘要中,明确指出该中药复方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且为内服方,包括汤剂、散剂、膏剂、颗粒剂、片剂等;排除饮品类专利、食品类专利,以及外用方如足浴方、香包等。

1.3 数据规范化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9]对录入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如将苦梗录入为桔梗、菖蒲录入为石菖蒲、川穹录入为川芎、茅草根录入为白茅根等。

1.4 数据挖掘方法将纳入的中药复方分别录入Microsoft Excel中,并根据数据规范化处理原则进行规范化处理,最后将规范化的数据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执行频数统计、药物关联分析、内在核心组合及新方分析等功能[10]。

2 结果

2.1 用药频数统计共纳入68首预防感冒的专利中药复方,包含232味中药,其中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中药为甘草、金银花、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板蓝根、桔梗、当归、生姜等。其中频次≥6次的中药共27味,结果见表1。

表1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中频次≥6次的中药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herbs with the medication frequency being or over 6 times in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ting cold

2.2 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根据Apriori算法,一般将支持度设置在0.1~0.2之间,当支持度较低时,更能全面显示药物之间的规律[11],故本研究将支持度设为0.1,置信度设置为0.65。根据以上参数设置,由“组方规律”分析得出支持度≥0.1的药物组合共17对,频次居前的为“黄芪-白术”“黄芪-防风”“甘草-茯苓”“白术-防风”等,结果见表2。置信度≥0.65的药物关联规则依次为“白术,防风→黄芪”“黄芪,防风→白术”“枸杞子→甘草”“连翘→金银花”等,结果见表3。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化展示见图1。

图1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网络化展示(支持度≥0.1,置信度≥0.65)Figure 1 Network diagram for the results of the herbal association rules in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of cold(support≥0.1,confidence≥0.65)

表2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药物组合分析(支持度≥0.1)Table 2 Analysis of herbal combinations in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cold(support≥0.1)

表3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0.65)Table 3 Analysis of herbal association rules in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cold(confidence≥0.65)

2.3 核心组合及新方当设置相关度为6,惩罚度为2时,得出的核心组合及新方组合规律比较符合临床实际[12],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核心组合及新方组合见表4、表5、图2。

图2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新方组合的网络化展示Figure 2 Network diagram for the new candidate recipes of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cold

表4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核心组合Table 4 Core herbal combinations in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cold

表5 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新方组合Table 5 New candidate recipes of the patent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s for preventing cold

3 讨论

3.1 用药频数分析纳入本研究的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中,药物频次居前的中药有甘草、金银花、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板蓝根、桔梗、当归、生姜等,其中的黄芪、白术、防风为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玉屏风散是扶正祛邪、尤以扶正为主的代表方,具有预防感冒的作用[13],多用于治疗肺气虚证[14]。频次最高的甘草,既具有补气健脾之功,又能调和诸药,现代药理证实甘草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多与桔梗、桂枝等相配伍[15]。频次居第2位的金银花,可清热解毒,具有抗流感病毒、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疱疹病毒等作用[16]。其他药物如人参、茯苓可与白术、甘草组合而成四君子汤,具有补气健脾固表功效;当归、枸杞子、大枣、黄精可补血养阴;板蓝根、连翘、柴胡、菊花可清热泻火解毒;生姜、荆芥、桂枝、紫苏叶能疏散风寒。故预防感冒专利中药复方的总体组方原则为祛邪扶正,祛邪可采用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或疏风散寒、宣肺解表之法;扶正可采用益气固表、养血滋阴之法,尤以益气为核心[17]。

3.2 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律分析先天体弱和久病体虚者,抗病能力低下,更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故通过扶正固本,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原体的入侵是预防感冒的关键[18]。药物组合如“黄芪-白术”“黄芪-防风”“白术-防风”及药物关联规则如“白术,防风→黄芪”“黄芪,防风→白术”等,其中所含的药物均为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方,是临床上防治气虚卫外不固,易反复感冒的一剂良方,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方中黄芪内能补益脾肺之气,外能固表抵御风邪;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黄芪与白术合用,可使脾气足而肺气充,气旺表实。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兼引药达腠理。防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防风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此三药配伍,托里固表,充养肺气,使玄府闭合有度,卫气防御能力增强,发挥预防感冒之功效,对于体弱表虚易患感冒的人群尤为适宜。

在外邪侵犯人体渐而未深,微而未甚,机体尚未发病之时,可借助药物的力量,将邪气祛除体外,减轻发病症状及预防疾病的传变[19]。防微杜渐亦属中医药预防感冒的重要途径和特色。本研究中的药物组合“金银花-连翘”“金银花-板蓝根”“金银花-薄荷”等为疏风清热类药物组合。金银花性甘寒质轻清,气味芳香疏透可祛邪,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作用,可用于各种热性病。金银花所含绿原酸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20],其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21]。以金银花、连翘为君药的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常用方。研究[22]发现,银翘散可通过提高上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功能,达到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等热性疾病的治疗。板蓝根可同时靶向作用于病毒和宿主,通过抑制流感病毒的侵入和复制从而“直接抗病毒”,同时抑制病毒诱导的宿主过度炎症应答[23]。金银花、板蓝根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的功效。薄荷味辛而性凉,功善疏散上焦风热,属辛凉解表药中最佳的宣散表邪之品,兼可芳香辟秽,清利咽喉,常用于防治夏令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薄荷的主要成分薄荷醇、胡椒烯酮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24]。薄荷佐金银花,可增强疏风清热之力。

3.3 内在核心组合及新方分析核心组合1“杏仁,枇杷叶,贝母(包括川贝母与浙贝母)”均为止咳化痰的中药,其中枇杷叶苦平,归肺、胃经,能清肺化痰、下气止咳。核心组合7则为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去防风,另取枇杷叶苦降肺气,适用于表虚易感风热之患者。由此2个组合衍化而成的新方1(杏仁,枇杷叶,贝母,黄芪,白术),可在扶正祛邪、益气固表的同时兼能化痰止咳,清解肺热。新方1亦较为平和,可适用于多数感冒患者。

核心组合2中,当归甘温,长于补血,有抑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25];枸杞子甘平,为平补肾精、养肝血之品;杜仲甘温,以补益肝肾、强身健骨见长,可增强体质,补先天之本。当归、枸杞子、杜仲3药合用,具有生精壮水,补益气血的功效。核心组合8中的甘草味甘能补虚,归脾胃经,能补脾胃不足而益中气;酸枣仁味甘,入肝经而益肝血。脾属土,肺属金,脾土旺盛可滋生肺金,肺气充足则卫外功能加强,自能预防感冒。由核心组合2和核心组合8衍化而成的新方2(当归,枸杞子,杜仲,甘草,酸枣仁)适用于气血不足之感冒患者。

核心组合3即为玉屏风散的组成。核心组合9中的羌活辛温发散,气味浓烈,有较强的散表寒、祛风湿之功,与防风配伍,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较重者;龙胆苦寒,功善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现代药理研究[26]表明,龙胆水提物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由核心组合3和核心组合9衍化而成的新方3(黄芪,防风,白术,羌活,龙胆),以玉屏风散扶正固本,以羌活、龙胆祛风散寒、清热燥湿,本方对正虚不甚,邪气夹杂的感冒患者尤宜。

核心组合4中,藿香辛温芳香,外散在表之风寒,内化在里之湿滞,又能辟秽和中,配伍黄芪、白术,适用于易感暑湿者的预防[27]。核心组合10中,白芷辛温发散,可加强藿香散寒祛湿作用,兼能燥湿化浊,取藿香正气散之意;山白菊临床常用于治感冒发热。由核心组合4和核心组合10衍化而成的新方4(黄芪,藿香,白术,白芷,山白菊)适用于预防夏季感寒伤湿,脾胃失和或感受山岚瘴气之病症。

核心组合5中,川芎活血祛瘀,茯苓利水渗湿,栀子清热泻火解毒,是祛邪之组合,可针对“瘀、湿、火、热”等内外病邪。核心组合11以肉桂温阳,人参补气,佐茯苓健脾,是扶正之组合。由核心组合5与核心组合11衍化而成的新方5(川芎,茯苓,栀子,肉桂,人参)适用于气虚、阳虚为本,同时素体又有瘀血、水湿、火热等病邪内生患者的感冒预防。

《黄帝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阴虚体质之人,阴精亏虚,则易感受温热之邪[28]。温热之邪极易伤津,导致发热和阴津损伤。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而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多形成肺燥。立秋之后,易感风燥之邪。故防治风燥感冒,重在滋阴润燥[19]。核心组合6中的知母主入肺经,甘苦性寒质润,甘寒能滋肺阴、润肺燥,苦寒能清肺热,既用于肺热咳嗽,又用于阴虚燥咳;芦根性味甘寒,质轻中空,既能宣上焦以清肺气,又能生津止渴,清热而不伤正,生津而不敛邪,故可用治热病伤津口渴;一枝蒿味辛微苦、性微湿,有祛风解表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较好的消炎、抗病毒及退热作用[29]。核心组合12中的天冬、麦冬两药作为传统经典药对,能养肺阴,清肺热,润燥生津,广泛应用于阴虚肺燥有热之证,常与芦根合用可顾护阴液。由核心组合6和核心组合12衍化而成的新方6(知母,芦根,一枝蒿,麦冬,天冬),以扶正为主,具有良好的滋养津液作用,使阴长而阳充,邪气自退,适用于气阴亏虚者的感冒预防。

4 小结

本研究搜集国家专利数据库收录的关于预防感冒的中药复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预防感冒的高频药物、药物关联规则和新方组合。数据挖掘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预防感冒以扶正祛邪为法,扶正以玉屏风散、四君子汤为主,亦可采用养血滋阴温阳等法;祛邪以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疏风清热之品为主,亦可采用疏散风寒、燥湿化痰、活血利水等法。由核心组合衍化而成的新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目标人群,运用时应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辨证处方。本研究纳入的中药复方均为经临床研究或药理实验证实有效,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公开的专利,具有严谨、新颖的组方思路,故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只能发现复方的共性规律,不能对特质性的内容做出总结。此外,由于复方中药的具体用量未完全公开,故未能对复方的中药用量做进一步挖掘分析。本研究中根据内在隐性规律生成的新方,尚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防风白术金银花
港口大型机械防风安全发展形势及防风安全体系建立
大剂量生白术合加减黄芪汤治疗气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感冒来碗防风粥
金银花
防风衣
白术治小儿磨牙
夏日良药金银花
祛风解表说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