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策略思考

2022-02-14 09:36马晓丽赵磊钟昆
采矿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煤炭行业双碳工作岗位

马晓丽,赵磊,钟昆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一直以来,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的兜底保障能源。在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宁夏煤炭行业为例,宁夏在不断保持煤炭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煤炭行业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煤矿智能化改造,将煤炭产业做大做强。宁夏煤炭产业的不断变革,不仅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宁夏因“煤”而兴,也对煤炭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和新标准。对于“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不仅需要煤炭企业制定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也需要高等院校有一些针对性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宁夏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对宁夏煤炭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探讨“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1 宁夏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行业是宁夏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全区能源领域的“龙头老大”,同样,煤炭经济在区内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宁夏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460 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 多亿吨,资源量排名全国前列,人均保有储量居全国第2 位,全国十四大优良煤种,宁夏就拥有十一种,知名度非常高。2021 年1—8 月份,全区原煤生产持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5670.3 万吨,同比增长7.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销售量5146.8 万吨,同比增长7.9%。截止2021 年8 月末,全区原煤生产库存196.6 万吨,库存周转天数为9 天;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焦炭产量645.3 万吨,同比增长7.0%。全区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煤炭行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1]。《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 年,全区煤炭产能达到1.3 亿吨[2]。

宁夏煤炭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主要存在于安全、环境、市场、创新等方面。近年,宁夏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的重要讲话精神[3],提出建设绿色矿山和智能化煤矿的新方案,推动“双碳”目标下宁夏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2 宁夏煤炭相关专业大学生就业统计分析

为了解宁夏煤炭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业思想动态,“双碳”目标下引导大学生在煤炭行业扎根从业,特对宁夏某高校2014 级、2015 级、2016 级、2017 级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等专业毕业生从业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162 份。

经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以兴趣主动选择大学专业的学生为41.98%,占比最多;盲目选择的学生为30.86%,另有27.16%学生为专业调剂。毕业前参与煤炭企业实习,现仍从事煤炭行业的学生为38.89%(宁夏境内就业者高达95.24%);从煤炭行业离职去其他行业的学生占比61.11%(宁夏境内就业者占82.83%)。下面从工作年限、专业选择初衷、月均收入三方面分析煤炭行业从业大学生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

2.1 不同工作年限与工作岗位满意程度关系的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不同工作年限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的影响如图1 所示。对工作岗位“非常不满意”的学生,工作一年的人数占比最多,为33.33%,工作4 年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0。

从图1 看出,毕业生在煤炭企业工作时间越久,归属感越强,工作积极性更高;相反,工作年限越短,归属感欠佳,工作积极性低。所以在学生从业煤炭行业之初,要注重对学生的归属感培养,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员工食宿,提升其对工作岗位的归属感,帮助学生更好地扎根煤炭行业。

图1 不同工作年限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的影响

2.2 不同专业选择初衷与工作岗位满意程度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不同专业选择初衷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的影响如图2 所示。对工作岗位“非常不满意”的学生,感兴趣主动选择为0,盲目选择为15.79%,服从专业调剂组为为38.89%;对工作岗位“非常满意”的学生,感兴趣主动选择>盲目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图2 不同专业选择初衷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的影响

学生的专业选择初衷涉及个人兴趣、爱好等,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时如从事相关行业,普遍出现工作积极性低、动力不足等现象。学生的专业选择初衷与当前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必然因果联系。因此,专业选择应以兴趣为基础,结合个人性格以及特长能力,再结合考虑社会的需求和各职业发展前景,参考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再者,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对煤炭相关专业的兴趣程度,让学生热爱所学专业,这有助于学生扎根在煤炭行业,提高工作岗位满意程度。

2.3 不同月均收入与工作岗位满意程度关系的分析

根据问卷数据,不同月均收入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的影响如图3 所示。对工作“非常满意”的学生中,月均收入均超过7000 元,月均收入7000~9000 元占比8.7%,9000 元以上占比为25%;对工作岗位“非常不满意”的学生中,月收入9000 元以上的学生有15%,月收入7000~9000 元的学生为13.04%,月收入5000~7000 元的学生比重为18.18%。随着月均收入降至4000 元以下,对工作岗位“非常不满意”占比上升到66.67%。月均收入是影响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煤炭行业从业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建议用人单位提高优秀员工待遇水平,改革工资和绩效制度,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

图3 不同月均收入对工作岗位满意程度的影响

2.4 学生扎根或离开煤炭行业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扎根煤炭行业的学生共有63 人,他们扎根煤炭行业的主要原因有收入较高(占比80.95%)、学习提升机会多(比例为26.98%)、岗位晋升快(占比15.87%),如图4所示。

图4 大学生扎根宁夏煤炭行业的原因

离开煤炭行业的学生共有99 人,主要原因有工作危险性高(占比55.56%)、作业环境差(占比52.53%)、工作强度大(占比39.39%)、工作地点偏僻(占比32.32%)等,如图5 所示。

图5 大学生离开宁夏煤炭行业的原因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煤炭相关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缺乏专业认同感,对煤炭行业缺乏热爱和兴趣;其中,个人收入、职业发展是影响大学生扎根煤炭企业的主要原因,工作地点偏僻、作业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危险性较高是阻碍煤炭行业留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因素。

3 煤炭行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策略思考

3.1 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煤炭相关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深化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与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1+X 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多类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加快煤炭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速度,推动煤炭行业智能化发展。煤炭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4],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根据煤炭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3.2 产教融合

高校与煤炭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5],及时将煤炭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煤炭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煤炭相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煤炭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积极与煤炭企业在人才培养、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煤炭企业高技能人才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双向流动,推动煤炭专业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6]。

3.3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煤炭相关专业学生存在专业认同低、学习意愿不强烈、专业价值观偏差等专业思想问题,对专业学习的热情降低[7−8]。针对这些专业思想问题,建议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三全”育人体系构建、专业思想教育专业队伍建设、煤炭相关专业招生宣传、优惠政策扶持、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劳模进校园、优秀毕业生工作事迹宣传等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煤炭行业的热爱,提高学习热情,培养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将来从事煤炭行业工作的倾向,为煤炭行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高素质人才保障。

3.4 完善在校期间资助体系

针对当前煤炭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将资助育人与煤炭行业人才需求现实相结合,完善煤炭相关专业在校期间资助体系,改善煤炭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资助对象应该是自愿在煤炭行业长期工作且愿意将此作为终身事业的学生。吸引煤炭企业设立企业奖助学金,提高奖助额度,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激励大学生到煤炭行业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得到煤炭企业奖助学金的学生更积极地到煤炭行业建功立业,服务煤炭企业。

4 结论

宁夏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撑,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时代煤炭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部分毕业生难以在远离城市、工作艰苦的煤炭行业扎根。在“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问题上,建议从学生、学校和企业多方面着手。首先,煤炭相关专业学生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专业认同感;学校应根据煤炭经济形式的变化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适当调整专业设置,主动适应煤炭企业的需求变化,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元”育人、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企业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食宿条件,提升员工归属感,改革工资和绩效制度,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体系,充分激励并调动学生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企业和政府多方合作,研究和规划煤炭行业人才政策,保障煤炭相关专业大学生与煤炭行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煤炭行业双碳工作岗位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基于工作岗位分析的课程建设探讨
全国煤炭行业迎新年摄影作品选
开年珠宝小惊喜
煤炭行业资源税改革的影响
去年中国有438名公安民警牺牲 平均年龄46.3岁
真心可笑的办公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