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14 08:01徐春雷刘兴盛
江苏水利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施工图水利工程监督

徐春雷,刘兴盛,朱 剑

(无锡市水利发展和安全质量管理中心,江苏 无锡 214000)

1 概述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无锡市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水利工程参建各方履行质量管理责任为主线,聚焦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建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思考质量提升管理方法,促进水利工程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1-2]。

2 在建工程项目质量状况

根据江苏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移动工作平台情况统计,2021年度无锡市在建水利工程161个,年度新增项目82个,其中市本级在建工程18个,年度新增4个。无锡市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状况总体良好,在建工程项目质量行为总体规范,实体质量总体可控,但部分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改进提高。

2.1 质量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问题、勘察设计单位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质量问题、监理单位质量问题等。

2.1.1 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主要质量问题

部分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无法按照规范要求配备到位,导致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督手续办理、设计变更管理、验收计划报备、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责任制以及验收签证的核定(备)等质量监管行为不规范。在工程管理中,质量检查体系不健全,质量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改,部分项目法人未按照规范要求开展质量检查工作,质量检查体系不健全,强制性条文执行和检查不到位。

2.1.2 勘测设计单位主要质量问题

部分勘测设计单位未按合同派驻现场代表机构或人员,未及时提供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未及时开展技术交底及说明。施工图不规范不全面,部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不够全面,设计文件中未明确建筑物工程水下工程验收阶段墙后回填土高度等具体要求,新老堤防的结合部位及穿堤建筑物与堤身连接的部位未进行专门设计。部分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中缺少强制性执行情况说明,勘测、设计单位未对规划、勘测、设计及变更成果进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检查,或未形成质量标准执行情况记录表。

2.1.3 施工单位主要质量问题

部分工程实体质量控制不到位,管理人员未能完全按要求履约到位,特别是混凝土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表面缺陷、新老结合面凿毛不到位以及对拉螺杆处理不到位等质量通病未有效采取措施。部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检查责任落实不够,施工方案编制不规范,材料和设备进场报验不规范,工序评定不规范等。

2.1.4 监理单位主要质量问题

部分监理机构与人员不符合合同约定,监理日志、旁站监理值班记录、监理例会记录等不规范,平行检测工作不到位。监理实施细则不完整,针对性不强,监理规划编制缺项、不完整或有错误,针对性不强,缺乏操作性。强制性条文执行不到位,监理机构未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明确设置执行和检查强制性条文的环节和要求,对施工单位存在的质量问题未及时督促整理。

2.2 质量监督检测情况

无锡市从2016年开启了市、区(县)两级分级监督管理的新模式,各市、区(县)水利质量监督机构从成立、队伍组建到独立开展监督工作,目前基本做到全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全覆盖,但在补短板、强监管的水利改革总基调的形势下,分级质量监督监管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亟需加强和改善。

2020—2021年,无锡市发展和安全质量管理中心(原无锡市水利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站)委托检测单位对36个工程实体开展了质量监督检测,分别对原材料、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的19个项目进行检测。检测情况表明,原材料、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数量、结构尺寸、层面高程、启闭机制造、视屏监视系统安装、计算机监控系统安装、盘柜安装及运行质量、接地电阻、电缆安装、水泵试运行、闸门及启闭机试运行、清污机试运行等项目质量控制较好;钢筋保护层厚度、金属复合涂层厚度检测合格率偏低,水泵安装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2.1 质量监督管理力度不一

质量监督专职质监人员不足,大多数监督人员除了质量监督工作还需承担工程安全监督任务,部分地区质监员兼职任务较重,监督力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建设强度要求。质量监督人员专业技术力量不足。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但部分工作人员专业不对口,未有从事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经验,监管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且质监人员在质量监督管理中把控力度有差异。

2.2.2 质量监督工作经验不足

参建单位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工作经费不足。目前无锡市水利工程主要为防洪安保、水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各市(县)、区每年水利投资增多,工程建设任务繁重,但质量监督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开展监督检测或邀请专业人员协助开展监督工作,也不能全面配备简易检测工具,且水利工程远离城市骨干道路,配备交通工具不足,质监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效率不高。

2.2.3 质量监督效率不高

目前,市(县)、区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手段还是依靠质监员现场巡查检查的方式展开,配合一定的监督检测辅助支撑,监督模式单一,未能建立信息化的监督体系以提高监督效率,同时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多数口头整改或以质量检查意见表形式书面明确整改,缺乏运用信用体系等保证工程质量的市场手段进行有效管控,监督效率不高。

3 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要明确法人的主体地位,创建法人专项考核措施,完善法人管理制度,加强法人队伍建设及专业力量的配备。同时针对资质不全的施工单位要严格监管,对于施工能力不强的企业要进行整改。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标底制定机制,对工程项目的评标和决标工作进行严格监管,保证中标价格科学,不能随意拉低水利工程价格,同时监管水利工程项目的分包和转包现象,加强对重点投标企业的监管,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3-4]。

3.2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

施工企业队伍的选择往往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这就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在招投标阶段就要严选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制定合法、合规、合理的一系列招投标及履约考核管理规定,最大程度地优选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让有信誉的优秀企业进入市场,让缺乏信誉的不良企业逐步淘汰出市场,净化整个水利施工市场。

3.3 健全施工图纸审查制度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要求,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使用。各项目法人要落实好施工图审查责任主体,扎实推进施工图审查,规范审查形式和程序,通过施工图审查,可以减少设计变更,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廉政风险,切实保障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质量。

3.4 加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

进一步调整完善现有监督人员结构,对无法独立完成的机构,可依托《水利工程质量工作清单》相关要求,采用购买服务或者其他方式完善和提升监督队伍,规范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3.5 强化质量监管意识

聚焦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突出问题,加强问题排查和整改落实并形成闭环,切实落实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工作,建立执行强制性条文的长效机制,及时更新完善强制性条文,提高强制性条文执行的自觉性。

3.6 提升质量监督员业务能力

建立质量监督人员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积极参加相关质量竞赛培训,定期举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培训班,加强现场监督实践,邀请专业监督人员通过现场教学或者外出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的认识,加大监督力度,提升质量监督人员业务能力。

3.7 提高质量监督效能

依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移动工作平台,加快建立信息化项目监督管理工作,探索和总结提升质量监督效率的方式和手段,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联动工作,建立监督与执法联动机制,同时及时建立项目参建单位的质量监督信用体系或红黑名单,规范质量行为,强化参建单位及参建人员质量责任,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提高质量监督效率和权威性。

3.8 开展质量精细化管理

应加强辖区内受监项目各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建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制,模板化的工程实体质量,尝试精细化质量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品质。对大中型工程推行BIM技术,推进智慧工地创建,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水平。

3.9 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在现有质量监督巡查的基础上,定期召开市县、区质量监督座谈交流工作,组织区级质量监督机构之间的监督实践交流互动工作,构建涵盖区市(县)、区监督情况的质量统计分析制度或质量监督通报工作,不断提升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4 结语

本文针对无锡市水利工程质量的实际情况,从质量监督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目前各参建方在控制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质量监督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剖析了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为目的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猜你喜欢
施工图水利工程监督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互联网+”施工图联合审查的设计应用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