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化语境下传统民居的再生应用
——以上海养云安缦酒店空间设计为例

2022-02-14 09:04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刘雅培
艺术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云安古宅民居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刘雅培

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塑造了各个地域环境下不同形制的建筑形态,其中的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不同地域环境、宗族观念、生活习惯、生产方式等因素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外观、建筑结构、建造材料、平面布局、装饰造型等特色。但大量的普通民居建筑在历经工业化革命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下被拆除;特色名人故居及古镇被保留修复后作为旅游观光展现;乡村老宅民居因不合适现代人居住而出现荒废或者随意改造搭建的现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审美文化的逐步提高,在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文化”及发展“软实力”文化的背景下,许多设计师开始寻找本土文化的精髓,继而提倡“本土化”“民族化”“在地风格”的建造设计理念。目前,针对传统民居建筑以住宿性质层面的改造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应用新技术搭配新材料修复改造传统民居,更新室内功能与设施设备,达到符合当代人居住需求的模式,这类体现在乡村建设中尤为突出;另一种是应用国际化设计手法结合在地风格改造修建融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民宿或者酒店。在打造本土化的高端休闲住宿空间中,享誉国际化的安缦度假酒店便是经典。安缦度假酒店在我国有四家(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杭州法云安缦酒店、丽江大研安缦酒店、北京颐和安缦酒店),其中上海养云安缦酒店区别于单一地模仿传统建筑风格与追求奢华的时尚元素堆砌,在展现本土文化与国际化的融合中最具特色。

一、上海养云安缦酒店项目概况

上海养云安缦酒店是国内的第四家连锁酒店,位列全球第三十家,于2018年初正式营业,用地面积达195761.6平方米,建筑面积占99114 平方米,建筑规划地上2 层、地下1层,地点位于隐秘、幽静的上海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附近有高尔夫俱乐部、网球中心、森林公园、青登河等人文及自然景观。酒店由澳大利亚国际著名建筑大师Kerry Hill、英国景观设计师Dan Pearson, 联合精通中国古建筑的工程师、植物学家、工匠团队共同规划设计完成。在远离市区的环境下,养云安缦酒店以“避世”风格传承了江西赣派民居形制特色。与国内其他三家安缦酒店不同,养云安缦为异地修建,其缘起于江西省抚州市修建水库,因此涉及当地大量的古宅建筑及古香樟树需要保护,江西企业家马达东先生组建专家团队到30多个村落将原拆的近50座明清古宅编号打包迁至上海,后与国际安缦形成合作,重新规划组建了养云安缦13栋明清风格老宅院落,同时配套新建了24间现代标准套房,连同周边迁移成活的上千棵古香樟树,秉承国际化设计手法,将酒店融入拥有明清两代悠久历史的建筑肌理中,共同构造了当代极简、清隽、静谧的酒店空间环境。

目前该酒店内配套了舒适的服务设施,包含酒店大堂、会议室、宴会厅、影院、各类餐厅(意餐厅、日餐厅、辣竹中餐厅、湖边咖啡厅)、雪茄廊、商铺零售店、酒水吧、水疗、理疗室、瑜伽室、健身房、室内外泳池、展厅、俱乐部等现代化的休闲娱乐空间,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共融。为迎合与古宅相协调的环境氛围,酒店在装饰装修的材料、色彩及层高方面基本与古宅相匹配,使得新旧空间的规划设计达到高度的协调。上海养云安缦酒店以不张扬的高级感呈现,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经典格调,创造了传统与当代、融合与创新的空间语境。在新与旧的空间转换中,重新修复的明清古宅是养云安缦酒店的精华,代表了江西赣派民居的新生力量,因此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上海养云安缦酒店赣派建筑空间的表现载体

(一)建筑及院落空间的组合形态

养云安缦酒店环境秉承修身养心、崇尚天然、敬畏造化的精神品格,营造了“水云养以湖,山云养以室。居山复近水,云相兹合一”的意境空间。设计者们充分尊重江西形势派风水文化,以“开天门、闭地户、水口建筑”为布局形式,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无不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隐喻了儒、道、佛的精神内涵。传统赣派民居建筑在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内敛、忠孝思想的等级秩序下形成了传统空间的礼制,产生了民居建筑祖堂、门厅、正屋、厢房、廊道、横屋等格局形式,通常以家族人口规模的大小设置天井围合的三间、五间至九间等不同的户型格局;遵循道家顺其自然,尊重规律,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了天井、院落的格局形态;遵循佛家文化境随心转,讲究心灵化与境界化,以“静谧”为隐世空间氛围,塑造了高墙、大厅、立柱、小窗的建筑形态。养云安缦酒店在尊重传统建筑观念布局的形式下结合国际化建筑语境:“功能主义”“以人为本”“自然主义”等设计思潮,立足于当代人的生活,组合的建筑空间以天井为中心的轴对称布局形式,酒店的公共空间居中,私密空间分居两侧。为改良围合高墙建筑,而造成室内阴暗、潮湿的不良环境,重新规划组建的建筑设置了内庭院、采光窗、门洞、窗洞、槅扇等建筑元素与景观元素围合成通风采光的内向型院落布局形态;每栋建筑单体与外围营建的水塘、泳池、小桥、栈道、植被等环境景观元素又形成外向型的院落形态。建筑内外庭院在现代西方简约设计的园林中引入了江南传统园林的意象手法,体现了含蓄又包容的格局形态,更显古宅的大气风范。建筑与景观元素之间采用直线与半圆弧交织的路径形成串联,组合成自然与人文的空间院落,既提供给顾客地域归属感与安全感,又让酒店空间具有更好的环境感染力与亲和力(图1)。

图1 养云安缦酒店院落环境

(二)建筑空间的造型形态

养云安缦酒店应用赣派民居建筑的历史元素进行修复改造,体现了“本土化”设计的语境。建筑外观至上而下,屋顶为黑瓦的人字形坡屋顶,通过以天井为中心,屋面纵横交错有序穿插,马头墙高于屋脊,基本以“三山式”阶梯型的清水白线防火马头墙形成错落有序的节奏感,使得轮廓线更明朗,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建筑外墙体皆是青砖立斗、斗中灌泥,古朴厚重。总体建筑呈现出围合的方块状,这种连续的、完整的实体边界不仅实现了领域属性, 而且也导致其内向性加强。建筑内部层高为一层半,内结构框架还原梁柱结构体系,应用榫卯构件的传统手作装修工艺,顶棚直接暴露木制结构;厅堂承重的立面空间用插梁式或抬梁式的大木作结构;靠墙的立面墙面上方以穿斗式木构件贴面形式呈现,下方墙面采用木鼓壁隔墙作护墙板。建筑的承重方面以采用斜撑来代替斗拱,省工、省料,显得建筑不会过于沉重(图2)。

图2 修复的古宅建筑外观及室内

此外,在建筑造型的装饰方面,养云安缦酒店建筑外墙体保留了门罩、题刻等石雕构件;建筑构件中保留了槅扇、月梁、挑托、插栱等木雕构件,修复了古建装饰的人物、风景、植物、几何、文字等图案,向世人呈现了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艺。

(三)建筑空间的功能布局

古宅新的功能布局涉及到古宅的功能性、人性化与舒适度要求。传统古建民居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现代装修与设施,如传统民居客厅及餐厅功能定位不明确;正房与厢房等卧室空间阴暗、潮湿;灶房与卫生间往往在旁屋搭建;室内空间尺寸不符合当代家具陈设尺寸等一系列问题。要将其改造为酒店,并同时满足抗震、消防、节能、防火、隔声等要求,实质上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性。安缦总设计师Kerry Hill 将传统民居空间改造为适应当代人生活、休闲等宜居空间的构想格局,他利用传统梁柱的框架结构特性,区别传统的礼制性的隔间形式,以国际化的设计手法布局人性化空间,通过槅扇、门洞、窗洞、立柱进行虚空间的分割,形成内部功能性房间的共享;室内空间搭配天井、内庭院的设计格局,使得室内视线通透,避免了古宅潮湿、阴暗、压抑的空间氛围。每个空间定义现代化的功能设施,规划设计了一卧、二卧、四卧、五卧类别的传统院落式客房,同时兼具休闲的附属空间:会客厅、起居室、备餐间、书房、卫浴间、餐厅、化妆间、储藏室、更衣室等,每幢面积从800平方米到1000平方米不等。在设施设备上配备了基础的现代家居陈设品:衣橱、咖啡机、升降式电视、保险柜、无线网络、空调系统、地暖、壁炉、浴缸等。

(四)新旧材质的搭配应用

养云安缦酒店以搬迁而来的传统砖、木、瓦、石为基础材料适当搭配现代化的建材,如以木制的梁架结构结合铜质节点构件还原建筑结构形态;部分吊顶在保留传统木结构基础上搭配穿孔保温板、石膏板及安装空调设施;立面隔断造型为不影响采光,采用玻璃搭配镂空的木质槅扇;卫浴间部分墙面采用干挂灰黑色哑光石材;室内地面铺石青色的传统砖搭配木地板,朴实又舒适。建筑院墙采用江西本地中灰色石材及混泥土砖,不同块材不同疏密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墙面质感与光影效果。为迎合古建筑外衣,室内客房所配备的现代家具陈设,如床、桌子、椅子、柜体、茶几、衣橱、雕花木格内饰、门、窗都是简约的木制风格;同时,石制的洗手盆及浴缸、铜质的水龙头、挂镜等现代材质的应用,设计手法既有浓郁的民居风格特色又有现代工业风的呈现。

(五)光与色的调和

养云安缦酒店以木色、白色为主的色调处处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舒适性。为改良原传统民居压抑、阴暗的视觉效果,室内空间善于应用自然采光及人工光源。在自然采光方面,Kerry Hill 用他最擅长的现代手法,合理设置槅扇、窗、门洞的尺寸,还应用木制镂空顶及纵横排列的混泥土墙砖将自然的光影斑驳充盈在酒店各处,达到光色调和的温度感与室内环境的柔和度,图案基本采用现代几何构成手法高度概括了传统花格窗的意象,在不同时段,空间构造投射出赋予变化的光影效果,如同流动的祥云,呼应着养云主题。室内人工光源方面,应用LED 灯光隐性处理手法,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同时更加衬托了古宅居室静谧、养心、舒适的环境氛围(图3)。

图3 酒店室内人工光源与自然采光处理手法

(六)简约的家具陈设

养云安缦酒店室内配置的家具陈设都兼具功能性与简约的装饰性,家具陈设:床品、写字台、茶几、衣橱、桌椅、柜体、灯具基本造型简约、硬朗朴实;室外利用原木、石材、植物、水缸等作为陈设小品,更能勾起对传统人文的记忆。养云安缦酒店装饰陈设避免设计上装饰手法的堆砌和单纯对传统的模仿,更多地从空间着眼,少即是多、旧物新用的设计手法,营造了“凝神静气”的精神空间。

三、上海养云安缦酒店建筑空间设计美感与艺术表现手法

(一)留形取神——再现

每一个地域环境都应有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记忆,我国历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养云安缦酒店汲取江西天井民居建筑特色为载体,采用了再现的设计手法,从建筑形制上、用材工艺技术上、雕刻绘画的装饰上再现了赣派民居的建筑风格特色,展现了江西民居传统建筑与营造技艺,将人们对传统的记忆在新时代展现,为顾客带来跨越时间、空间的独特体验与感受,印证中国古话“见出已知入,观往以知来”的憧憬意象。

(二)空间塑造——重构

重构是艺术设计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创新思维设计表现手法。养云安缦酒店设计的空间将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构、重组、再设计,较多体现在酒店室内功能分区上,将不适应当代人生活的旧空间,进行转化,重构了一个舒适性、人性化,兼具民族时代特色的宜居空间。其次,应用新材料、BIM 技术,将现代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电器产品融入古宅中。酒店选用的室内家具陈设在酒店空间的搭配布局方面重新构造了功能性的模式,并与传统建筑在风格、样式、色调、质感上形成了和谐(图4)。

图4 养云安缦酒店古宅内装修

(三)时空对话——对比

对比是艺术设计的技巧,其特点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作对照,经过设计,求得互补和满足。纵观养云安缦酒店整体的规划设计,其对比明显体现在新旧建筑方面,养云安缦酒店中现代标准套房设计、配套厢房、庭阁及大堂吧、餐厅等空间区域采用的是较为现代简约的空间设计手法,其与传统古宅产生了新旧空间的明显对比。其次对比手法还表现在传统内庭院与外景观方面,古宅建筑空间围合的内向性与西方理念下景观设计的外向性形成建筑环境隐秘空间与开放空间的对比。安缦酒店将中式的内敛、含蓄与西方开放、包容把握得当,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

(四)天人合一——意境

“意境”是人处于某种环境中产生的情愫,在处理建筑空间的意境方面,养云安缦酒店巧妙地借助建筑的灰空间,通过天井、月亮门、窗洞、门洞这些中式传统建筑的语言交汇在一起,采用框景、借景、对景、组景等中式园林设计手法将天空、草地、山石、竹子、荷花、羽毛枫、松柏、南天竺等景观元素与室内视线相呼应,以外部的自然景观引入建筑内部空间,强化景观特色的意向,通过景观与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增强空间层次感与流动感,使建筑空间获得景观上的延伸,进而达到自然、人、空间与文化意境上的融合。

四、结语

建筑是一个国家城市发展极具文化渗透力的形象,任何一个建筑空间的营造都体现了当代的文化价值观。养云安缦酒店将赣派古民居涅槃重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基于充分尊重地域文化,善于营造人性化空间,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将其转变成实用性功能空间,才能发挥其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安缦酒店的系列设计实现了地域性和当代手法的完美结合,其研究对保护传统民居形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对未来中国本土化的建筑住宅空间设计及公共空间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云安古宅民居
凉风有信
ORLICZ-LORENTZ SEQUENCE SPACES EQUIPPE WITH THE ORLICZ NORM*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云安村里闯富路
民居智库
古宅
异乡人
云安的耳洞
奇趣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