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戏曲的文本图像化探究

2022-02-16 05:14杨嘉逸
艺术评鉴 2022年1期
关键词:插图版画文学作品

杨嘉逸

摘要:我国关于古代小说、戏曲文本图像化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于古代小说、戏曲的文本图像化的研究资料、著作已经十分丰富,从宋代开始流行的小说插图到完整绘出故事情节的连环画册,及演变成民间流行的年画形象;再到民国开始兴起的“洋画片儿”,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图像化作品形式一直在丰富。

关键词:文学作品  插图  文本图像化  版画  连环画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174-03

我國一直有根据文学作品创作绘画作品的习惯,且图像与文字结合紧密,最常见的就是题画诗,这些丰富的文学、绘画作品为文本图像化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最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有绘图像的文本著作——《金刚经》,上面精细的佛教绘画是已知最早的版画作品,迄今已经有一千多年。

而中国最早的插图版的小说作品产生于北宋时期。最早带有插图的小说作品是北宋时期建安书肆出版的《古烈女传》,是古代小说插图的一个起点。两宋时期的印刷技艺的提高和成熟促进了书籍刊刻业的发展,也更好的促进了书籍插图的发展。宋代的插图一般为“上图下文”或“左书右图”,插图背景方便了读者对书籍的理解。尽管印刷技术的提升及小说插图的现象出现,但是更多的插图书籍作品还是以佛教经文著作居多。为了更好的传教,大部分的佛教书籍都插有佛教典故、传教场景的连环画以及众佛画像。

两宋时代印刷技术和版画工艺越来越成熟,元代时,这种小说带插图的形式更加完善,版画的技艺也更加精湛,且在画面的刻画形式也更加多样。元代的商品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且文学、绘画作品也更加偏世俗化。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小说话本、戏曲开始逐渐繁荣。元代的文学作品和戏曲开始兴盛起来,尤其是戏曲更是极为流行。关于戏曲话本的创作出现了一批大家,其中以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为代表,创作了一批经典、传唱度高的话本,例如:《窦娥冤》《单刀会》《墙头马上》《西厢记》等等。小说与戏曲的盛行大大推动了小说插图及连环画的发展,我国现存最早的戏曲连环画就是元代刻本的《西厢记》的残页。

在宋元两代的文化影响下,明代书籍中插图的现象空前繁荣。明代的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民众生活非常富足,与元代一样,明代的市民文化十分兴盛,热衷于小说与戏曲创作。继宋元两代的铺垫之下,小说和戏曲发展到非常高的水平。明代最有代表性的四本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誉为明代“四大奇书”,直到今天也是非常经典的著作。这四本书都有插图版本及连环画形式的刊物,精美的插图推动了书籍的传播。除了这四本外,明代的“三言”“二拍”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著作,现存有明代本的插图本的书籍,可以看出当时连环画及插图的水平已经非常成熟了。戏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牡丹亭》《琵琶记》《浣纱记》。

明代初期,木刻版画被广泛应用开始走向兴盛,但大多精品出自于建安书肆。至明代中后期,我国古代小说戏曲的图像化发展到顶峰时期,是历史上最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文学作品插图,基本上所有的书籍刊物都会配插图,从儿童刊物到古文经典皆附有图,形成了无书不图的盛况。且明代中后期,书籍插图的主要刊刻作品不再主要出自建安书肆,全国各地的书肆都刊刻了许多精品。由于插画的流行,且各书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大书肆纷纷与当时知名的画家合作,以吸引读者购买。画家的参与使得当时的版画作品更加精美,构图形式也更加丰富,诞生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版画作品。其中以陈洪绶的作品最为流传久远,他创作的戏曲作品《西厢记》的插图及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插图《水浒叶子》和《博古叶子》,都是其中的精品。

清朝小说、戏曲的图像化创作相对前朝来说已经开始走向衰弱。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会对小说和戏曲中的思想进行束缚或者说思想引导。清朝统治者的巩固措施更为严苛,大兴文字狱,禁毁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其中大部分经典的小说和戏曲话本都被列为禁书,禁止民众阅读。在这种严苛的政策下人人自危,自然关于小说、戏曲的文本插图的创作就大量减少,但是出现了许多具有教化意义的插图版书籍及大量表现劳作和歌颂战争的版画作品。清代关于四大名著的插图版画作品仍然还有许多,就《红楼梦》这个作品题材来说,就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绣像本、年画本、连环画形式等。清代初期盛行小说人物形象的绣像,舍去场景的描绘,着重于刻画人物形象和人物特征。对小说题材的年画创作同样很多,年画也符合了民间群众对文艺的喜好需求。在清代时期,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也是热门创作的题材。其中《聊斋志异图说》和《聊斋志异全图》都是非常精美的连环画形式的图册,这两本图册都不同于一般民间刊物,书籍的包装和绘画水平也非常精细。这两本图册显示出了当时连环画创作的高水平,画面以工代写,人物、环境刻画无一不细致。清朝末年的连环画也十分兴起,中国最初的“小人书”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民国时期,由于西方的印刷技术引进及西方绘画技法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题材的图像作品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为了向中国销售外国香烟发明了一种“洋画片”。这种“洋画片”画在与火柴盒大小差不多的卡片上,附在香烟盒内,集齐一套“画片儿”就能兑换一包香烟。为了吸引顾客,洋画上绘有“水浒一百零八将”、戏曲人物、《红楼梦》之类的根据小说、戏曲话本而创作的图本卡片。后来洋画被应用到儿童教育方面,用这种图片卡纸的形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寓教于乐。由于各大出版社的技术水平提高,除了洋画这种表现形式,还出版许多“回回画”的刊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连环画。早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报社就开始用石印的方式在画报上刊登短小的连环画,其中以《电视斋画》为代表。中国第一部石印的连环画刊物也于清朝末年出版,其中用小说题材来创作的“回回画”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三国志》和《石头记》为题材所绘制的《三国演义全图》和《金玉缘画集》。有了清朝末期连环画创作的铺垫,为后期民国时期出版的大量连环画刊物打下了基础,民国初期出版了《三国志》《水浒》《西游记》等一系列长篇连环画的图册。

关于古代小说、戏曲的文本图像化研究一直以来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最早对于图本的研究是从版画研究开始的,后来由于国外图像学的研究开始兴起,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才开始重点研究“文字图像化”,到今天也不过20年时间。在早期中国对于古代文学作品图像化的研究多是收集各个时期的刻印画集、书谱等,并将其编纂成册,出版了许多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图像的画录,根据这些搜集到的画册资料来研究中国的版画史、年画史、连环画史等等,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内最初開始研究版画的是鲁迅,他是最早将西方版画知识传播到中国的人。他不仅向中国人介绍西方版画,还倡导了新木刻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版画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且对于收录和翻刻民间版画工作做出了贡献。鲁迅先生认为,至宋元到明清以来,插图的目的是吸引大家购买及增加读书者的兴趣和理解。在书籍中插入图像,不仅能使书籍更富有欣赏性、美感以及趣味性,同时插图对书籍内容有补充作用,也能使读者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更加理解作品内容。同时期的郑振铎也是研究古典文学版画的大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收集带有插图的古籍,20年以来收集了一万多册。他收集的古籍多为小说和戏曲话本,并根据收集的资料编纂了《中国版画史略》一书,详细讲解明代小说、戏曲作品的版画、插图的历史。除了小说和戏曲图本,他在其它著作中也收录研究了很多根据古代文学作品所绘的图像作品,最经典的作品如《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九歌图》等等,这都是有关文本图像化的资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傅惜华和阿英都是古代小说、戏曲图像的收藏家和研究者。他们都是国内最初对古代小说、戏曲图像的研究学者,但是对于图像的研究不够全面,只是局限于研究版画及版画史。直到20世纪末对于古代小说、戏曲的图像研究才进入正轨,但是这一批学者和收藏家收集的一大批资料都为后世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对于古代小说、戏曲作品的文本图像化研究课题逐渐增多,大部分都是关于明清小说和戏曲研究,所以说资料是十分丰富的。明代和清代距今相对来说较近,对于研究和收集资料来说也是比较容易的。这些研究主要是:“语——图”互译角度、插图版式研究、文本图像化研究、图像传播学角度、图像叙事功能研究等方面,目前较为空缺的是从图像的传播学和图像的作用出发的论文研究。对于图像学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把目光放在了图像学研究上,迄今研究时间不过几十年。图像学的研究是从西方开始的,且研究时间和成果都比国内的研究更有优势。但是中国传统的绘画一直是诗、书、画、印一体的,文字与图像的结合紧密,不像西方国家的绘画一直处于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国有大量的图像作品可以运用于研究文本图像化及文字与图像的关系,所以国内的研究应当再继续深入下去。

到了现代社会,各种科技的进步,加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紧密,产生了以前所没有的创作形式。首先是摄影技术和影视剧的兴起,古代小说、戏曲纷纷被改编成影视剧,最为经典的就是四大名著系列的翻拍电视剧和《聊斋志异》的影视剧作品。其次在当代艺术的流行之下,以蔡国强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家们也运用了许多中国古典小说典故的概念元素,比如说《草船借箭》这个作品就是出自于小说《三国志》中的一个故事。还有现在游戏动画飞速发展,CG原画的动漫人物设计都有使用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中的人物,现在最流行的游戏——王者荣耀,其中就有许多人物角色是来自于这些古典作品,比如说关羽、张飞、貂蝉、猪八戒、哪吒等等,还有游戏的“皮肤”也有“游园惊梦”元素。在面对儿童的教育上,除了很多根据古代小说作品制作动画片之外,还有很多新编或改编的连环画及漫画作品。再加之近些年来对于国学文化复兴的倡导,对于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也相对重视起来,这些小说、戏曲文本都可以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元素,古为今用,用现在的材料和技术让古典文学作品在现代焕发新生命。

21世纪我们进入到了一个“读图时代”,技术的提升带来了图像“霸屏”的现象,各种媒体、媒介的图片充斥眼球,图像带有趣味性和直观性,动摇了文字的地位,这也是图像所带来的弊端。图像、影像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吸引力巨大,人们对于文字作品的重视有所下降。现代音像、书籍、游戏等作品对于原作的改编,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不尊重原著的情况,会给青少年及不了解原著的人带来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的情况已经渐渐出现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但是笔者认为未来这个情况依然会不断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全世界都要面对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公维军,阳玉平.意图力与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个性化关系研究——以明清小说文本为例[J].明清小说研究,2019(04):141-155.

[2]李芬兰,孙逊.中国古代小说图像研究说略[J].明清小说研究,2007(04):9-18.

[3]高玉海,罗炅.语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小说插图叙事——以明清六大古典小说俄译本为中心[J].明清小说研究,2019(03):113-124.

[4]颜彦.明清小说戏曲插图中的公私空间及其图式分析[J].贵州文史丛刊,2019(03):95-101.

[5]胡小梅.古代小说图像“插诗”现象探析——以明刊“三言”为中心[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9(01):19-29.

[6]王林.绘本艺术的可能性——从图文关系说起[J].美术,2017(07):13,12.

[7]张人方.基于图文关系的连环画文化转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8]晏旸.论连环画创作与文学研究之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5(22):211-211.

[9]杨彦.明代以降《赵氏孤儿》图像叙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年.

[10]王东波.当代审美文化视域中的绘本[D].扬州:扬州大学,2010年.

猜你喜欢
插图版画文学作品
版画作品选登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