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利用绘本资源,让“道法”课堂彰显魅力

2022-02-16 08:03黎凤仙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绘本资源道德与法治小学

黎凤仙

【摘要】绘本是以“图+文”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故事读物,其画面饱满,文字通俗易懂、直观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始,巧妙地利用绘本资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绘本资源;道德与法治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将书本与实际紧紧相连,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但现实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资源仅是教材,造成教学资源比较单一,难以联系生活,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实效性低。

近来,我校进行了“绘本资源与《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整合”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利用绘本资源,能让道法课堂更有实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人教版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为例,我们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绘本资源,可以把绘本资源作为教材的辅补,相机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用绘本的力量慢慢地触动学生的内心和行为,从而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归属、精神引领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善用绘本,激趣兴趣

在教学中,一个好的导入对整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感性思维比较丰富,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单纯的说教和阅读文字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绘本是以“图+文”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故事读物,其画面饱满,文字通俗易懂,直观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上课伊始,巧妙地利用绘本资源进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有事半功陪的作用。

在讲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时,我们首先引入绘本故事《南瓜汤》,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绘本。讲述的是三只小动物,猫、鸭、松鼠的故事。它们的关系非常好,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做南瓜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一直以来,它们生活得平静又快乐。直到有一天,和谐的生活有了变化:三个好朋友吵架了,因为鸭子不想自己总是放盐,于是偷偷拿了汤勺,试图想搅拌一下汤,因此爆发了一场冲突。鸭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离家出走了。过了很久,鸭子都没有回来。它们终于发现,没有鸭子来往南瓜汤里放盐,南瓜汤怎么煮都不好喝。松鼠与猫于是开始懊悔,开始哭了起来,到处去找鸭子,但怎么也找不着。当它们失望地回到小白屋的时候,它们却发现,小鸭子已经回来了。于是,它们抛开心思,把自己的想法跟伙伴们沟通。最后,它们又煮出来了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湯……课堂上,学生们都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故事讲完,教师可适时抛出问题:到底是什么打破三个朋友间的平静?这次冲突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后,顺势追问:如果当时鸭子让步,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这样就很自然地由绘本导入了新课教学。猫、松鼠、小鸭子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就像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情境。这种能和学生生活体验相连接的绘本,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巧用绘本,指引体验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变,自主意识变得更强,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与父母有隔阂和矛盾。那么,如何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敢于倾诉,学会聆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寻求解决的方法?

在教学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时,教师可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家人的用心,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与家人沟通并化解矛盾。在讲授“互相理解”时插入绘本故事《不要和青蛙跳绳》。在故事中,读一年级的小男孩壳壳经历了“在家—离家—归家”的心路历程。故事开始,妈妈把缺了几颗子的跳棋扔掉了。可她不知道这是爷爷送给壳壳的生日礼物。于是,母子俩的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壳壳走出家门,来到了院子里。通过一场“天马行空式”的幻想,不仅发现了自己对妈妈的爱,而且负面情绪也得以释放和消解。最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共进晚餐。这温馨的画面证明了亲情的回归。故事讲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妈妈或者是壳壳,你会怎么做?怎样读懂妈妈的心呢?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真实看法。就这样,学生与绘本中的主人公进行对比、深思,认识到与家人产生矛盾时要学会表达出自己的困惑,认识到主动沟通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活用绘本,领悟道理

经典绘本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画面,折射和反映出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生活。学生通过阅读图文合奏的绘本,能够直观地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世界各地的文化,开拓国际视野,培养环保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若能摒弃空洞的说教,引用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以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感化学生,那学生一定会在深化道德认识的过程中,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

“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4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应负的责任,懂得珍爱地球,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在学完第一课时的最后一部分“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后,相机引出《我家不见了》这本有关保护地球环境的绘本。这本绘本提倡环保,教育我们要爱护家园,保护地球。这么美好的画卷,现在却黯然失色,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绘本故事里找一找,看一看吧。待学生看完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从绘本故事中,你找到答案了吗?你们的心情如何?通过绘本故事再现情景,让学生再一次深入体会到,环境污染会让人类面临着更严峻的生存问题。尤其是绘本中多次出现“我家不见了”这句话,似乎每一次的出现都在警示学生要保护环境。

总言而之,整合绘本资源,并恰当合理地融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规范其行为,使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变得更强,从而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储娟.绘本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67.

[2]陈晓莹.基于绘本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亚太教育,2019(9):87.

[3]于洋.绘本资源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8.

责任编辑  赵双娟

猜你喜欢
绘本资源道德与法治小学
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借力打力巧用绘本
选择性使用绘本资源,引领幼儿早期阅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运用绘本激活课堂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