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高校创业环境的调节效用

2022-02-16 02:41李国彦
关键词:异质性创业者影响

李国彦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36)

一、引言

从全球近三十年的发展变化来看,人口变化、科技变革、经济波动对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伴随制度转型与知识经济的兴起,创业型企业已经成为创造就业、激发创新的重要力量[1]。我国经济处于从传统的劳动力及资源驱动模式进入创新驱动的转型期,创业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大学生创业行为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2]。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相应扶持政策,高校也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提供创业资源。但是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显示,2019 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6%,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4%,创业项目集中在教育、文化娱乐和零售业等较低技术层次领域。[3]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成为创新创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创业是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机会识别和评价后组织各种资源创造商业价值的过程,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是产生创业意向的首要条件,决定创业活动的价值创造潜力[4]。创业者通过对信息和资源的获取与整合过程产生较高的创业警觉性,帮助创业者发掘和评估创业机会。

本文从大学生创业者与外部环境的交融过程出发,讨论社会网络、高校创业环境和创业警觉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在理论上揭示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者创业警觉性水平的影响机制以及高校创业环境在该影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丰富个体创业警觉性形成机制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以期为构建有效的高校创业生态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二、理论背景及研究设计

1.社会网络与创业警觉性

现代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Kirzner 指出,创业警觉性是企业家积极构想未来的一种倾向[5]。Stephen 认为,创业者的内在知识基础、外部社会网络通过影响创业者发现机会的能力直接对创业警觉性水平产生影响[6]。社会网络通过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与资源带来创业机会,社会网络的嵌入性有利于创业者通过创业教育体系获得丰富资源以提升创业绩效[7]。随着社会网络规模的增大,创业者能够获取更丰富、更新颖的创业资源,提高搜寻、解读信息的效率。中外学者在网络强度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上持不同观点,Granovetter 认为,强度较弱的社会网络环境可以避免大量冗余信息的产生[8],国内学者则认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强关系的创业团队认同有利于激发创业者激情、提高创业者努力程度、提升创业协同效率[9]。高密度的社会网络有助于提高网络成员的亲密程度,提高从网络成员获取高价值信息的可能性。创业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密度直接影响有效信息的获取,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产生影响。[10]网络异质性能够为创业者提供交叉型的创业资源,有助于创业者从社会网络中发掘有效资源。[11]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1:社会网络规模对创业警觉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社会网络强度对创业警觉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社会网络密度对创业警觉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社会网络异质性对创业警觉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高校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

(1)高校创业教育的调节作用

大学生创业活动受到来自个体特质和环境的共同影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能够融合学校、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的资源,与学生形成多方联动、相互支撑的运行机制。[12]高校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科研机构、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教师和企业导师在相互交流中学习跨领域的知识和孕育创新思想,这有助于创业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信息流中捕捉、评估创业机会并提高创业警觉性水平,所以高校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的作用过程。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a:高校创业教育正向调节社会网络规模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H5b:高校创业教育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强度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H5c:高校创业教育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密度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H5d:高校创业教育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异质性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2)高校创业政策的调节作用

社会创业政策在大学生个体因素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调节作用[13]。高校创业政策是宏观创业政策的组成部分,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创业政策供给与创业模式的匹配度不高是导致创业者创业成功率较低的重要原因[14]。在创业者早期的创业活动中,创新创业政策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15]配套完善的高校创业政策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获得更多的创业扶持、强化创业信心,所以高校创业政策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的作用过程。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高校创业政策正向调节社会网络规模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H6b:高校创业政策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强度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H6c:高校创业政策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密度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H6d:高校创业政策正向调节社会网络异质性与创业警觉性的作用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影响的研究模型

三、数据与变量

1.数据获取和样本

本研究采用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相结合的形式,面向江苏省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开展调研。在预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家意见完善问卷,正式调研过程共发放问卷430 份,回收有效问卷362 份,有效率为84.19%。

2.变量测量

(1)自变量:社会网络特征。本文使用“核心讨论网”人数的方法描述网络规模[16],使用 Bruderl 的三项测量指标反映网络强度[17],使用网络中的强关系比例来测量网络密度,使用品质差异指数测算网络群体的差异程度。

(2)因变量:创业警觉性。结合Li 的创业警觉性测量量表,使用四道题项测量创业警觉性[18]。

(3)调节变量:高校创业环境。从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政策两个层面,使用八道题项考察创业环境。

(4)控制变量:选取可能会对创业警觉性产生较大影响的性别、成长地区作为控制变量。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1.信度与效度检验

运用SPSS 对创业警觉性、高校创业环境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创业警觉性变量的KMO 值为0.806,高校创业环境变量的KMO 值为0.822,这两个变量都通过了Bartlett’s 球形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从创业警觉性四道题项中提取一个主因子,即创业警觉性,提取的主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均超过60%。从高校创业环境八道题项中提取两个主因子,即高校创业教育和高校创业政策,提取的主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均超过60%,说明主因子的解释力较强。依据该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表1 变量因子分析结果

表2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2.研究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对主要研究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见表 3),NC 为社会网络规模,NS 为社会网络强度,ND 为社会网络密度,NH 为社会网络异质性,EE 为高校创业教育,EP 为高校创业政策,EA 为创业警觉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社会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异质性与创业警觉性显著正相关。考虑到社会网络各特征变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自变量的多重共线性会对回归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采用强迫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进行多重共线性检查,结果显示VIF 值小于10,表明社会网络各特征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3 社会网络各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及相关性分析

3.研究假设的检验与结论

表4 描述了大学生社会网络、高校创业环境影响创业警觉性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 是控制变量影响创业警觉性的基本回归模型;模型2 和模型4 是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大学生社会网络特征变量,目的是检验 H1、H2、H3、H4 是否成立;模型3 和模型5 是在模型2 和模型4 的基础之上分别加入社会网络特征变量与高校创业环境交互影响后的全效应模型,目的是检验高校创业教育、高校创业政策在社会网络影响创业警觉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即H5a-5d、H6a-6d 是否成立。

表4 高校环境的调节效应分析

从模型2 和模型4 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网络规模、强度、密度和异质性对创业警觉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因此 H1、H2、H3、H4 均得到了支持。这表明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创业者能接触到的创业信息量越多;随着网络强度的增大,创业者与网络中其他个体与组织的接触越密切,越容易获得有效的帮助;随着网络密度的增大,网络中的信息和资源越容易流向创业者;随着网络异质性的增大,社会网络越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差异化信息,促进创业者将这些新颖信息进行联系。因此大学生创业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水平。

从模型3 和模型5 的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高校创业环境在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调节作用。模型3 显示,高校创业教育强化了网络异质性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β1= 3.443,P1< 0.01),因此 H5d 得到支持。网络规模、网络强度、网络密度与高校创业教育的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因此H5a,H5b,H5c 没有得到支持。模型5 结果显示,高校创业政策强化了网络规模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β1=0.138,P1< 0.05),因此 H6a 得到支持。网络强度、网络密度、网络异质性与高校创业政策的交互项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因此H6b、H6c、H6d没有得到支持。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探讨了高校创业环境对该影响过程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者社会网络、高校创业环境与创业警觉性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采集江苏省高校创业大学生调查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创业警觉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高校创业环境在社会网络影响创业警觉性的过程中发挥部分调节作用。

首先,大学生创业者所嵌入的社会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解读能力。社会网络提供了创业活动所需的各类知识和信息,扩大社会网络的边界有利于大学生获取丰富的创业资源,增强关系强度能够促进社会网络在创业初期给创业者提供情感和物质的支持,提高社会网络的异质性有助于刺激大学生创新所需要的“顿悟”过程,因此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警觉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其次,高校创业环境在大学生社会网络影响创业警觉性的过程中发挥部分调节作用,表现在:第一,高校创业教育活动越丰富,越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通过交流产生更强烈的创业警觉性。第二,高校创业政策越贴合创业者需求,越有利于创业者通过整合创业资源产生创业警觉性。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企业、政府、高校、其他组织的力量不断融合,提高了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创业者获取更加充分的创业知识和软硬件资源,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警觉性。

但是高校创业环境并没有强化社会网络的强度、密度对创业警觉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政策与大学生的实际创业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表现在:一是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缺乏来自不同行业、领域人员的参与,创业资源同质化倾向明显,冗余的创业信息降低了大学生对有效创业信息的吸收效率;二是创业政策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以创业资金为例,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创业者80%的创业资金来源于家庭,因此高校的创业政策并没有真正改变大学生创业资源的根本来源。高校创业教育“不合身”、创业政策“不配套”制约了高校创业环境在大学生创业网络影响创业警觉性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要想真正发挥高校创业环境的积极影响,不仅要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完善创业政策,而且还要开发跨专业的创业课程,创造条件让不同背景的学生、导师共同参与到创业教育活动中,解决创业教育资源同质化的问题;制定和大学生实际创业需求相匹配的创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高校创业资源。

猜你喜欢
异质性创业者影响
城市规模与主观幸福感——基于认知主体异质性的视角
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机制识别与市场价值效应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异质性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冲击分析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桑梓情深的创业者
中国合伙人2 12月18日 致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