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作座椅的形制品类与艺术特征探析

2022-02-16 05:51陈惠华ChenHuihuaLiuHa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1期
关键词:背板座椅家具

陈惠华,柳 翰 Chen Huihua & Liu Han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广东东莞 523808)

广府地区地处珠江流域,其文化形态由中原文化与岭南早期百越文化融合发展形成,从山走向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1],以广州为代表的广府地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海上贸易枢纽之一,地域鲜明的广作家具也由此应运而生。广作坐具中以座椅最为普遍,由清代开始,广作座椅随着贸易、文化、生活方式等时代演变,出现了华洋杂陈的风格,座椅形制新颖、品类繁多,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府地区的地域人文发展趋势与社会思想内涵。通过归纳出广作座椅典型品类中的造型与艺术特征,总结出广作椅具在形制结构、装饰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过程,分析得出广作座椅在非遗传承中要如何实现设计发展,延续广作家具匠师精神、打造新形式的“卖花卖石”技艺。记录,很难判断其图样对广作家具发展历程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广东五常酸枝家私》残页中,从记录在册的座椅装饰纹样进行初步图解,可从中分析出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但无实物展示则不足以了解当时文化交融的广度与深度。为此,笔者以珠三角的广作座椅为对象,进行造型构成、装饰表现的分析,探讨清末民初广作座椅的形制种类、镶嵌技艺,对广作家具进行系统理论研究。

1 广作家具的孕育背景

广作家具的文化内涵主要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岭南地域文化和港口商业文化三者,其中港口商业文化促进了中西方文化间交流,赋予了广作家具独特的造型寓意[2]。在乾隆初年为突显广作家具在清朝内廷的地位,由内务府造办处于1736年独立出“广木作”。期间正值西方国家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盛行期,商贸合作带来的欧洲家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家具范式,促使家具出现了大量中体西饰或西体中饰的做法,家具整体器型硕大、风格不失皇族的威严与气派,材料多用珍贵硬木如:紫檀、花梨、酸枝,结构喜一木连作、通体用料清一色,是清朝宫廷家具的主导风格之一。

广作家具的研究多停留在感性认识而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史料佐证,只能从清末民初部分洋行保留的图册如《万全酸枝家私》《广东五常酸枝家私》中获取已有的家具形制与风格样式,但只有图样而无相关的尺寸及年代

2 广作座椅的典型品类与造型探析

“椅子”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唐《济续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3]唐代已有了“椅子”这一称谓。贞观之治后,椅子受佛教文化逐渐演变成垂脚式、高脚靠背椅等。明代,椅子的称谓已经成为风俗。清代座椅喜采用屏风式背,坐背板的板心作装饰,结合浮雕、透雕、嵌石等技艺。座椅加大了坐深、坐宽等尺寸,繁复奢华替代了简练凝重。这一时期,广作座椅吸收了西洋家具的特点,开始趋向秾丽徇烂、静穆奢华的造型方向,迎合了统治阶级的审美需求。

广作座椅以扶手椅的传世数量甚多,在形制品类中,就有部件多种变体与式样。座椅的部件从搭脑、靠背板、扶手、坐面、枨木牙板、腿式、脚部都有多种形制[4],可延伸出多种重组造型,如宫座椅、三角椅、莲花椅等,至今仍不时发现前所未见的奇特品种。

图1 宫座椅造型,清初中期

图2 宫座椅造型,清末民初

图3 莲花椅结构

2.1 扶手椅

扶手椅兴起于清末民初,也是整件实物传世数量最多的座椅形制。早期的扶手椅是由宝座和屏风式罗汉床演变而来[5],椅子上部分为扶手与屏风式靠背板、彼此相互垂直,下部分带有束腰,与杌凳的式样近似,采用栽榫结构进行上下两部分连接。传统广作扶手椅流传甚广,极具广东特色的为宫座椅、莲花椅及躺椅。

2.1.1 宫座椅

宫座椅由太师椅演变而来,是流通最泛的广作座椅。广作宫座椅可以从清初中期到清末民初在椅子的靠背板、扶手、牙板、腿部部件(图1)找到明显的差异性、多样性。清初中期的宫座椅受太师椅造型特点的影响,整体庄严肃穆,靠背常采用屏风式并垂直于座面,后背和扶手为框式结构,后背、扶手与座面皆使用栽榫连接;靠背板多镶嵌云石,扶手、牙条雕刻各种装饰纹饰,腿部上端、足部都有回字纹装饰。

清末民初,宫座椅融合了西方文化,品类更为繁多、造型更为丰富、装饰题材也增添了不少创新图腾。整体造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上曲下直”[6](图2),上面靠背扶手部分借鉴了西洋家具优美的曲线造型,下面部分沿袭传统宫座椅结构,只在座面下牙板部分进行了简略的造型、雕刻处理;另外一种是整体西式造型搭配中式纹样,将西方优美的家具造型用传统家具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6]。

2.1.2 莲花椅

莲花椅是清末民初时期常见的广作扶手椅品类,造型糅合了中西方的装饰特点。座椅背板一般为镶石外框板,造型多变,以镶石板为中心延伸出曲花枝状的靠背框架结构。座面采用攒边结构,前宽后窄,扶手喜用弯曲变形灵芝纹。部分莲花椅座面前方突起(图3),有“鲤鱼肚”(座面前方突出的半圆和前凸的卷牙,构成的弧形座面),座面下方有束腰结构,束腰以下前牙稍突出,为变形的“蟹壳”牙板。椅腿的连腿枨位置较高,做工字枨,腿足受英国安妮女王风格影响,同作曲线状。

2.1.3 躺椅

躺椅亦称为“睡椅”。早期躺椅多以竹制,至清初广作家具出现木制躺椅的形制。躺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体式躺椅,由躺椅与脚凳组成(图4c),其中脚凳可拉出,根据不同使用阶段将脚凳抽取缩进,这类躺椅类型一直延续至清末民初[7];另一种是一体式躺椅,这类躺椅无脚凳,形制多样:座椅上部分仰靠背(图4b),平镶拼接座面,下部分沿袭传统座椅造型;座椅靠枕、靠背、座面融为一体,造型整体曲线型(图4a);座椅的靠背与脚踏板用机关相连接,当靠背向座面折叠时,脚踏板同时收缩于座面下(图4d);当靠背向后折叠时,脚踏板从座面下伸出[8]。

2.2 靠背椅

靠背椅就是靠背无扶手[9]、搭脑不出头的椅子。靠背一般由两侧两根立材、一根搭脑构成椅背框架,居中嵌有不同结构造型靠背板。清代中后期,出现了各种式样的靠背椅,广作座椅中的“小姐椅”,就是百姓家中常见的一种座椅。

2.2.1 屏背椅

屏背椅是清式家具的特有品种,其靠背犹如一座座屏,靠背板镶嵌云石或铲地浮雕出洋花、委角等几何图案,颇具特色。广作屏背椅形制上常见有两种,分独屏式屏背椅和三屏式屏背椅。座椅无扶手,靠背为屏风式,靠背板下端两侧有站牙构件,均采用镶板结构,底下为工字枨或管脚枨。

2.2.2 小姐椅

小姐椅溯源于古代仕女闺房中陈设的座椅样式,后常置于书房内室[10]。小姐椅没有固定的形制,造型玲珑精巧,没有扶手且座面前高后低、尺寸极窄。清末民初,广作小姐椅多为中式基本形制而施以西洋手法(图5),座椅各部件的形态和雕刻都融入了大量西式装饰元素。靠背板、搭脑、座面、牙板、腿足、线脚的形制和装饰内容都能体现出匠师独具匠心的细节刻画,如靠背板会装饰洋花纹样雕刻、前腿做马鞍形式样[11]。

3 广作座椅的艺术特征与设计发展

广府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源地之一,其承载了西方文化进行融会传承的平台。在相互动、善包容、共发展的环境辐射下,广作家具从形制品类、用料选材、装饰手法都呈现出中国家具史上最具有代表性、最高制作水平。工匠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通过技艺及材料的展现,将广作家具瑰丽多姿的雕刻、镶嵌等艺术表现得奢华不苟,中西风格的融合恰到好处而自然协调。其中座椅更是传世数量最多,雷同极少的品类。

通过传统广作座椅的艺术特征,探析现代广作家具在形制结构、装饰工艺上传承与创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着力于广作座椅在非遗传承中榫卯结构、造型线条、图案雕刻等方面的提升和创新。

图4 不同形制的躺椅

图6 广作座椅部分构件

图5 小姐椅

图7 嵌螺钿工艺

3.1 艺术特征表现

3.1.1 材料与造型特征

清初中期,广作座椅多用同一木料,甚有一料一器的表现,常见木料为黄花梨、紫檀和酸枝等优质硬木,清末民初则大量使用草木莉、坤甸木、铁力木制作,但仍然以一木连作、用料一致为贵的观念;在镶嵌材料上,以石材、螺钿、广作工艺品(珐琅、银铜、玉石、骨片等)较为常见,早期的装饰部位多以座具外层轮廓线的边材构成,镶嵌装饰体现在靠背板(或屏背板)、搭脑、扶手、牙板辅之,根据不同形制的座椅进行装饰,有时甚至通体镶嵌装饰。

广作座椅在洛可可与巴洛克风格的熏陶下,大胆地融合了西方家具式样和装饰,从肃穆端庄的“垂直”造型逐渐替代为追求曲线和端庄为基调的造型形式感。椅具也开始讲究人体功能,改变了传统广作的靠背垂直结构和腿部的支撑结构,创新实践出莲花椅、三角椅、躺椅等新颖形制、舒适的椅具。

而在广作座椅的不同构件部分中,注重融入C形和S形曲线,丰富了纹样装饰的表现形式,如:搭脑、靠背板、座面、腿足、扶手(图6)在清后期的造型特点[12],糅合了不同的风格、吸收了西式家具形制进行造型、装饰元素的重构,形成别具特色的广作风格。

3.1.2 装饰与工艺特征

广作座椅的装饰内容丰富,中西图案的糅合呈现出新的视觉效果,常见一张座椅中混合了多个体系的图案,通过雕刻、镶嵌的技艺实现纹饰和形制上的高度统一,极大地加强了椅具在视觉效果上的表现,在艺术及文化造诣上更能体现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果。

广作座椅在其纹样题材、构图方式上,都能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符号特征,如酷似中国牡丹的西番莲花纹,引用西洋经典的卷草、滴珠、盾牌、麦穗等纹样[13],座椅的装饰也从清初期的椅具的外轮廓结构框架包含装饰部位,演变成结构框架外附上装饰部位。而装饰元素则是从座椅器型的搭脑、靠背板至外轮廓与椅具结构框架完全融合,与木料独有的纹路形成广作座椅的艺术特征。

广作匠师在民间,常被戏称为“卖花(雕刻)卖石(镶嵌)”人[14]。在工艺手法上采用雕刻为主,镶嵌为辅来体现其独特的地域艺术风格。广作雕刻注重纹饰厚重感、不露刀凿痕迹,雕刻上表现出来的立体感和前后的空间感较强。在广作大椅上的雕刻面积可覆盖至十之八九,甚至采用通体满雕;一般椅具则根据形制及需求,在不同部件上综合运用雕刻技法,如椅具的椅背板、劵口和扶手的表面多会采用浮雕,需要深入部件进行透雕的搭脑则采用通雕,而部件器型四面皆可观赏,如:搭脑两端、腿足及各式角牙等则采用圆雕进行立体雕刻。

镶嵌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在广作家具中“镶”表现为木材攒边,内装其他材质的面板;“嵌”则表现为在家具表面挖槽剔沟,把其他材质的嵌件装入槽内粘牢[15]。广作座椅多保留木料原始的材质、纹样与色泽进行差异视觉构成[16],镶嵌多不见漆以达到视觉层次冲击的装饰表现。广作座椅的常见镶嵌手艺以镶石、镶木、嵌螺钿、嵌珐琅为主,镶嵌工艺有框式镶嵌法、平嵌法及凸嵌法。其中螺钿镶嵌技艺是广作家具的装饰精髓跟视觉艺术表现,以满嵌式和主题镶嵌进行制作,但凡螺钿嵌的广作家具均视为珍品[17]。

3.2 广作椅具的设计发展探析

3.2.1 形制与形式的融合

椅具是家具品类中最大的分支,其形制式样多[18]。其中西洋文化造就了独特韵味的广作风格,从座椅的器型、装饰纹样都对广作椅具的设计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座椅从初期端庄肃穆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演变成可通过匠师饰廓渐融、装饰杂糅的表现手段,形成婉约细腻、整体自然协调的多型重组形式。创新出适应当时社会背景、人群身心需求的新中式座椅样式,如:通体雕刻的传统座椅上部分构件与西式的工字枨或X型枨、三弯腿式糅合在一起;在座椅背板、座面镶嵌云石,既达到美观效果,也适用于夏季清凉消暑;在偏厅、书房,将座椅的靠背从垂直改为倾斜角度,搭脑加厚改为圆型竹条枕,便于日常休憩。在当前的社会背景条件下,让广作家具正式走入寻常百姓家庭[19]。延续了中式文化内涵、也继承了西式文化的精髓,形成一种妙笔生花的自然协调美感,融合为广作独有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家具造型方法。现代新广作的家具设计,要既能体现广作传统文化内涵的基本形制,又能融合外来风格、材料技法、元素符号等的形式主义,优化其传统广作家具的造型方法、拓展造型思路,更要注重当下社会群体的生活习惯、需求去探索新广作家具的设计发展之路。

3.2.2 装饰技艺与匠心精神的延续

广作家具传承美名至今,其中匠师的高超技艺与工匠精神功不可没。广作椅具的精美奢华除了体现在造型法则外,其制作工艺手法、材料处理等都达到了“型、艺、材、韵”四点具备的状态。以“卖花卖石”为视觉特征符号的广作家具,其雕刻、镶嵌的表现技艺更需要沿袭传统、精细完工,而在装饰的题材与材料上,广作匠师引用新材料探索新的装饰表现,从而成就广作家具有别于其他流派的螺钿嵌、珐琅嵌手法。传统工匠在装饰技艺的精神追求,为新广作家具的传承打下了良好的基因,在原有的广作家具基础上加以改良,现代新广作应坚守“借古开今、化古为新”,既适应了现代群体的审美观,也延续了广作家具的优良传统。

3.2.3 新式生活的需求

传统广作椅具的形制式样都基于清末民初的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椅具通过贵重的材料、极致的工艺和使用的场合来体现阶级层次与审美诉求。其使用空间根据宅邸建筑,以厅堂为主,如广州市西关民俗屋的正厅室内复原陈设中,椅具就会根据家庭地位依次放置,厅堂中轴线陈设的一般为用料贵重、雕刻精致、肃穆端庄的宫座椅,造型朴素的扶手椅与椅几成对放置在厅内靠墙两侧,形成阶级秩序感;小姐楼则会放置玲珑精巧、尺寸窄小的小姐椅,以衬托房主闺女身份。广作椅具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传统伦理阶级制度的消散、居室建筑空间格局的改变[20],开始引用低廉的硬木材料、创新出适应社会生活的椅具品种,逐渐向平民化、西洋化转变以适应时代潮流。现代新广作家具设计要秉承传统广作精神,多尝试性价比更高的材料、提炼装饰精髓,根据当代不同消费群体定位来进行设计研发。基于传统广作的器型式样根据其使用场合、频率、性质形成需求分析与设计定位等,让新广作家具既能适应时代居室空间,又能适应国人新式生活的需求。

4 结语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下,广作家具注重形式,力求以创新、新奇制胜,从构件造型到装饰工艺,都能反映出其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条件[21]。座椅无论从家具品类形制还是传世数量都最能体现广作家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价值。其造型法则的多元化、装饰技艺的创新性、尺寸的灵活度都对不同地区乃至现在新广作家具设计都有深刻的影响力[22-23]。新广作家具在顺势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恪守传统广作匠师精神、传承广作家具文化内涵去实践创新,形成适应独特地域特色的广作味道。

猜你喜欢
背板座椅家具
2020年中国光伏技术发展报告
—— 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进展(10)
乐凯太阳能电池背板:强劲支持光伏产业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
奔驰S350车驾驶人侧座椅不能加热
浅谈背板制作及发展趋势
家具
SAF-TE技术在磁盘阵列背板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