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不落幕,公共文化服务“出圈”

2022-02-17 08:35向煜
现代苏州 2022年2期
关键词:出圈市民园区

向煜

下班后在轨交站借一本心仪的书,周末午后去听一场涨知识的免费讲座,或者带着孩子一起读绘本、编绘本、画绘本......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让人民的幸福饱腹感陡升。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致力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于全方位、多元化满足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切身体会到,通过矢志不移地坚持文化改革与创新,园区的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不断提升着广大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生活在园区的市民读书越来越方便了——各类图书馆(室)、24小时智能图书馆等阅读服务点283个,“一公里阅读圈”实实在在落地;文化气息更醉人了——园区初步实现“十分钟文化生活圈”,文化设施星罗棋布,每年举办公益文化艺术活动数千场次,受惠市民近千万人次;文化与科技结合更密切了——借助“园区文化云”,很多文化服务可以“一键预约”,就像网购一样便捷......

优质精准得人心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作为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主阵地”,自2019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建设“人文之城、精神家园”的宗旨,以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美育为主要抓手,面向群众、面向高校、面向产业开展特色服务,为园区市民的美好生活注入更多精神文化滋养。

“2018年,为了进一步理顺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体制机制,更好地发挥‘三馆’在园区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提高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转效率,加强园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于是,园区整合了‘三馆’资源,成立了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园区公共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年来,他们一方面不断提升园区公共文化的标识度、美誉度,着力打响具有国际特色、时代特征和园区风格的“江南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为市民提供普惠、均等的公共文化供给外,不断自我加压,朝着公共文化优质与精准的目标奋进。

以园区图书馆为例,在实现阅读均等化普及后,又开始更多地探索以定制馆藏实现精准服务。针对很多上班族无法在工作时间前往图书馆(室)借阅图书,2018年,园区图书馆推出首家位于星海广场的24小时智能图书馆,随后陆续在轨交站、产业园、旅游度假区、社区等多个人流密集处实现布点。

“图书馆还以‘一馆一品’的品牌标准来定义每一个新建的阅读空间。”比如,读者在24小时智能图书馆(创意产业园馆)会看到创新创意、软件与互联网图书专架,在传媒馆能看到文旅主题图书专架,在北部市民中心图书馆能享受独特的人文艺术空间。

文化设施关乎城市品位和未来发展,更关涉民生幸福,所以优质精准更应体现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2021年,北部市民中心的正式运营,让园区北部市民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实际上,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规划北部市民中心的同时,园区还规划布局了南部、东部、西部市民中心,计划通过3到5年的精心打造,形成一个服务更加优质精准,供给更加均衡均等,群众更加满意向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品牌創新赢优势

三年发展,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先后获得了“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最美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等称号,并多次取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等群文奖项。硕果累累的背后,是他们坚持以创新赢得发展优势。

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深入人心,传播更有力度,园区公共文化中心推出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我们一直在丰富园区文化服务供给,但光有供给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让市民知道区内有哪些文化服务,所以我们根据服务的内容进行了统筹归类,形成系列品牌,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更便捷地了解到相关服务信息。”该负责人说。

2021年,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公共文化中心推出了“行走文化季,邂逅园区韵”品牌,围绕“文旅风向季”“江南游艺季”“先锋一百季”“艺术有戏季”四大主题,每季度发布“当季文化流行风向标”,不仅能让居民感受到园区的文艺氛围,也为游客端出具有园区特点的“江南文化”体验大餐。

“同时形成了‘书香汇园区’‘艺术浸园区’‘文旅行园区’三大品牌矩阵,分别对应了‘爱阅之城’‘艺术之城’和‘人文之城’的内涵,旗下还分别有包括万物皆可读、金鸡湖艺术大赏、百‘艺’大咖秀等服务内容和子品牌。”比如,在阅读方面,中心就以新落成的北部市民中心图书馆为主体,策划了特色文化品牌

“北°”。“它既体现了苏州籍唐代诗人陆龟蒙笔下‘向水而生,择善而渡’的江南水乡生活图景,同时‘°’又与‘读’谐音,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江南城市书房的人文涵养。”

每一个品牌都独具匠心,每一个品牌的内容又都与市民息息相关,据透露,2022年度,中心将以“文化园区,美好共生”为品牌季核心,打造前沿对话、高雅艺术、新潮市集、先锋作品等文化风向标。

科技赋能新玩法

聚焦“科技+”,园区公共文化可以说是线下线上服务两翼齐飞。

“书香园区”是园区人最为熟悉的App之一了,除了将借阅功能搬到了线上,此前图书馆还推出了一项名为“我要推荐”的新功能。“在这一功能下,读者可以推荐想阅读但暂时又借不到的图书,图书馆在收到该‘订单’并进行评估后,将第一时间进行图书采购,并以投递的方式将图书寄送到距离读者最近的投递点,大约10个工作日后,该读者即可成为该本新馆藏的首位读者。”

这样贴心的线上“新玩法”谁会不爱呢?当然,公共文化服务的线上创新不止于此。

该负责人还表示,“以‘园区文化云’平台为例,我们建成了一个覆盖园区、街道(社工委)、社区的三级公共文化平台,整合园区各类文化场馆、文化活动等文化资源,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资源互联和共享。”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整合云预约、云赏艺、云借阅“三朵云”公共文化自助服务平台,打造更智慧的文化应用场景,24小时闭门“不谢客”,服务“不打烊”。

金鸡湖美术馆一年四大展览是爱好者们翘首企盼的艺术“大餐”,除了苏州本地市民外,长三角乃至全国不少地方的人们也都会特意前来“打卡”。“由于受疫情影响,很多粉丝可能无法场场来到现场,于是我们打造了‘云赏艺’平台,开启线上观展新模式。”

打开该平台,记者感受到了一个沉浸式移动展厅——720°全景展示,VR模式体验沉浸,不仅仿佛亲临展览现场,还能获得更加丰富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在云赏艺平台上,除了当下正在进行的展览,往期展览也可以“一键直达”。

“云借阅”可提供海量图书一键借阅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移動图书阅读体验,“云预约”平台则依托“园区文化云”,实现一键预约文化活动、一掌尽享书香资源、一镜沉浸展览场景。此外配合苏州市“城市阅读一卡通”工程,他们还进行了“苏仓”读者端建设,接入苏州市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让园区居民共享苏州大市图书资源。

利用高科技发达和数字技术领先的优势,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会进一步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我们将推进‘园区文化云2.0版’‘书香园区’平台升级改造,加强信息系统业务协同、数据联动,以及云端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优化‘在线预约’‘图书网借中心’等平台功能,加强公共文化短视(音)频、慕课等数字资源建设,提升数字资源总量、样态和质量,打造公共文化资源库群,丰富数字化供给。”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据透露,未来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还将策划举办“云上市民文化节”,打造“域精彩、云赛场、云剧场、云展厅、云讲堂、大美育、长三角、云市集”等在线云文化产品,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数字公共文化服务。

“生态圈”注活力

“众人添柴火焰高”,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一家之力、一方之智往往微不足道。“我们有那么多的企业、那么多的人才可以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来,我们要用足融合的力量,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生态圈’。”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北部市民中心图书馆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与‘中国最美书店’之一钟书阁书店合作,引入‘图书馆+书店+咖啡吧’的新模式,打破了图书馆里学习与休闲的壁垒。一方面借助钟书阁的设计和布置,把北部图书馆建造了一座面向居民和家庭的温馨阅读场所,成为新的‘网红点’,另一方面,依托钟书阁资源,实现书籍周周上新的目标。”此外,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还与钟书阁联手在北部市民中心图书馆开展了各类活动,“我们了解市民需求,钟书阁有办活动的资源和经验,两者结合大大提高了市民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同时还更好地打响了园区公共文化的品牌。”

三年来,园区公共文化中心一直致力于“牵手”社会资源。“在游客集中的地方,我们建设了文化馆、图书馆分馆,并与景区景点、咨询服务点、游客集散中心功能相结合,提供最新的文旅活动信息和数字文化服务,完善和提升全区近140个旅游景区咨询服务点、酒店商超、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属性,开展阅读推广、文化演艺、非遗展示等活动,为旅游服务注入公共文化内涵。”

据悉,园区公共文化中心已经逐步建立起涵盖19家酒店、商超、咖啡馆、书店、银行等组织的“园区阅读联盟体系”,并与诚品书店、苏州中心联合推出世界读书日“阅读寻宝”图书漂流活动,将一批旅游景点、大型商业综合体转化为新型文旅空间,促使工商业空间不断转化,让城市更具人文特质。

当然,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还积极与“大咖”资源联动。2021年,其联合“知乎城市苏州”推出“我在园区·发现美好生活”知乎话题大赛,吸引参与浏览量超120万次,让更多人知道了园区有多美。此外,从最初成立的“何建明文学工作室”“范小青与当代作家研究中心”,到主导赖声川戏剧表演工作坊落户园区,“名家效应”愈发凸显。

说到“何建明文学工作室”,就不得不提2021年,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联合园区宣传和统战部、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三集广播连续剧《丁香》。“我们以何建明《雨花台的那片丁香》的文字为基础,制作了这部广播剧,以声音为媒介,生动展现了苏州籍烈士丁香与阿乐那段壮烈凄美的爱情故事。”

事实上,我们一直呼唤能够有更多讲述苏州故事的作品登上舞台,毋庸置疑其也需要多方合力。“未来,我们还将探索与国有院团、民营院团、行业协会、民非组织、社会机构等‘作品联创、资源联动、活动联办、信息联通’的合作机制,制作推出讲述苏州故事、体现江南风骨、具有园区特色的主旋律扛鼎之作。”园区公共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强调。

猜你喜欢
出圈市民园区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萌囧动物出圈记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纪检新手“出圈”记
用音乐奏响电竞“出圈”号角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