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

2022-02-17 09:45刘洋洋
花卉 2022年24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工匠园林

刘洋洋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0 引言

2022 年4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中说道,“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国家迫切需要各类技能人才,更重视人才精益求精、热爱奉献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李克强总理也曾指出,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因此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传授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是适应当前课程思政教育背景,践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在[1]。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要先明确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并提出培养园林设计专业“工匠精神”的必要性,积极拓展人才工匠精神养成途径,引导当代青年肯钻研,敢创新,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当代价值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习惯把各行各业手工艺人称为工匠,他们长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领域,精益求精,为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更形成了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的发展需要每一个人通过劳动来创造,更要通过劳动找到我们的人生价值,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或人生价值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作为新时代的劳动“工匠”,我们发扬的“工匠精神”也应具备新的价值意义,既包含行业劳动者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与专注,也包括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探索改革,还包括为国家发展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爱国主义时代精神。作为国家发展未来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更应积极传承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以劳动为荣,以成为一名“大国工匠”为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劳动价值观念,培养过硬技能,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明确个人职业追求[2]。

2 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流失

中国近现代的园林作品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园林作品的风格都大同小异,细节也不甚讲究。园林创作忽略其专业自身的综合性与人文性,只注重表面功能形式,导致设计与建造都过于模式化,毫无特色,更不用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毫无意境。更有甚者出现一些奇葩设计,严重影响园林行业的形象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这些现状归根结底是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匠心”的流失。工匠精神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磨练专业技能并能自主形成的价值追求,更需要从刚开始专业学习的学生开始系统的培养。从当前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校时间短,各项专业技能的学习面虽广却不精,两年下来学生什么都知道又好像什么都不会。职业态度的培养和人文素养及情怀的塑造也相对匮乏,缺少职业价值引导,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无法形成对专业热爱奉献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理想,对未来的发展与规划也不清晰。“工匠精神”的流失也让园林设计人才培育、行业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多重挑战。

3“工匠精神”回归园林设计专业的必要性

3.1“工匠精神”回归园林设计专业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我国“十三五”规划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年规划,将其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同时,国家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在“美丽中国”“国家公园”“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等行动中进一步得到落实。园林设计专业人员是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任务完成的质量[3]。每一位园林人都要把自己的职业贡献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工匠精神”回归园林设计专业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3.2“工匠精神”是园林行业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造园实践活动作为中国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载体,在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4],创作出北京皇家宫殿、江南私家园林、岭南园林等经典园林流派的同时,也涌出了不少造园名匠,他们“技”“诣”高深,匠心独运,所具备的“工匠精神”更是园林品质的根本保证。没有古代造园家超越造园技艺本身的精神价值追求就不会有如今灿烂的中国园林史。这是也属于园林人的“匠心”,是真正应传承发扬的“工匠精神”。对于园林行业而言,“工匠精神”不是对经典造园手法一成不变的经验照搬,它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建设需求的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更是造园家职业态度的丰满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这种精神蓄力为园林行业发展的内在活力,能推动着整个园林行业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不停向前。行业要敢于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秉承园林“工匠精神”,不断精进设计手法、精准把控施工环节并追求细节的完善,从而不断推进行业改革,以面对国家发展提出的各项挑战。

3.3 工匠精神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培养的职业精神

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到社会需求,都对风景园林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未来园林设计岗位人才的孵化对象,学生需要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崇高的从业精神来应对未来的各项挑战。当代大学生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加上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大都缺少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对待人生和未来职业缺少正确的价值观。从现阶段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园林方案设计能力不突出,不愿从事辛苦的工作,对专业认同度也不高,只有少数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继续从事园林设计、施工相关等本专业工作。这也导致了高职园林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园林设计相关岗位的就业存在感较低,竞争力不强,更不用说通过高职院校培育园林工匠来服务湾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高职教育应该牢牢抓住学生职业理想发育和人生价值养成的关键期,让“工匠精神”成为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与实践技能提升的动力源泉,帮助他们增强职业认同感,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实现人生价值。

4 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需要从“工匠精神”的培育、巩固和传承三个阶段来探索有效途径。

4.1 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形成——培育工匠精神

4.1.1 风景园林学院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传播工匠精神的软载体[5],风景园林学院“工匠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口号、符号的传播、开展文化活动和校园主题环境设计来营造。例如充分考虑学院专业的个性,将工匠精神融入学院院训的编制和院徽的设计中,让其成为学院的文化口号和文化符号,成为师生能方便传播的学院精神象征;积极开展园林专业“名师大讲堂”,重温园林历史、传授专业实战技能,分享工匠模范以及优秀园林设计案例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园林工匠精神的内涵,明确职业理想;此外校园环境景观也是最好的园林“工匠精神”展厅,以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校园景观设计移步异景,遍布着风景园林学院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亲自施工的作品,这些优秀师生作品也是最鲜活的精神文化教育案例,让学生在实地观研中,主动地去感悟、尊重、践行、追求工匠精神。

4.1.2 专业课程结构优化及课程思政体系的完善

园林设计专业课程结构要充分考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专业岗位人才类型的需求,从学生成长成才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来明确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目标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制定园林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专业特色,切实增强学生所学专业和从事职业的契合度。要结合园林设计专业实际,深挖“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自然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编写、课堂实施及课后考核评价体系等全过程,确保园林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从专业规范,图纸表达再到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植物及后期绿化养护管理等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与“工匠精神”充分融合,深化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4.1.3 “双师”队伍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精湛、教学能力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基础和保障。专业组建“双师”队伍,要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标准界定,,通过示范建设引领,部分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先行,同时培育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骨干教师、有绝技绝艺的技术技能大师,通过打造领军队伍来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全面提高[6],逐渐增加园林设计专业“双师”教师数量,增强教师自身“工匠精神”的含量,言传身教,让“工匠”意识自然融入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标准。

4.2 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巩固工匠精神

4.2.1 深化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为学生创造实际专业技能锻炼的平台。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7],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评价办法,深化产教融合。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与广州市尚景生态景观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商专业规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优化校内实训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技术、技能学习资源和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深入开展“订单班”,以更高的职业标准定向培养学生,通过岗位示范和师徒帮带,帮助学生从课堂过渡到职场,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成功转化为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园林“工匠精神”的感悟与追求。

4.2.2 积极参加园林职业技能设计竞赛,以赛促教

为了进一步选拔行业人才,锻炼园林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近两年国家、省级及社会各界积极开办了多种含园林设计与现场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竞赛,全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完成给定场地方案设计并根据方案预算采购材料,最后亲自完成现场施工和负责后期的养护管理等内容。竞赛从方案设计成果考查学生对时代热点的关注与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以现场施工效果检验学生园林工程实操技能的专业度与精确度,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做到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积极参加竞赛更能锻炼学生适应团队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团结沟通意识,增加团队集体荣誉感,不仅能让学生将在校所学理论、实践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还能直接对接职场工作氛围,增加职业认同感。竞赛平台能让学生在竞技中巩固所学,以赛促教;在竞争中激发创作热情,以赛明志。

4.3 模范的引领带动——传承工匠精神

在学生职业理想孕育和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不能忽视模范的引领带动作用。学院通过设立园林设计专业的历史名人“文化角”,讲述从古至今为园林行业、学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园林大家的专业成长轨迹,让学生切实感受他们对“工匠精神”的践行过程,激发崇拜心理,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有助于学生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学校也可以也可以定期通过学院公众号,以图文、小视频的形式推送现代园林行业评选的“园林工匠”优秀事迹,让学生感受当代“模范”对于行业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化对时代“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此外学校每年可以通过评选园林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对在校生进行榜样引领教育,打造学生身边的“明星”效应,从而在专业学生中形成优秀价值观念的传递,形成相互激励、竞学比学的浓厚氛围,形成学院工匠精神传承的优秀传统。

5 结语

“工匠精神”从古至今都与园林专业渊源深厚。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更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回归高职园林设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途径,通过“工匠精神”培育、巩固与传承的三个阶段,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品质、爱岗敬业职业精神和创新探索能力,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工匠精神”的意识和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园林设计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工匠园林
90后大工匠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工匠风采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工匠神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