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媒体融合视域下的主流媒体传播方式

2022-02-17 18:55◎王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受众融合

◎王 一 邹 军

(红河广播电视台,云南 红河 661199)

5G时代的来临,为主流媒体受众群体的拓展创造了契机。预计2025年,全球5G商用手机的应用量可突破30亿,为主流媒体占据传播方式制高点创造了条件。主流媒体可依托于5G的传播优势,践行中央部署的新主体媒体打造、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传播体系构建的目标,推进主流媒体传播由添加阶段发展至融合阶段,进而基于主流媒体传播质量的提升促进主体媒体的高效融合与长效发展。

媒体机构需要了解5G时代媒体融合视域下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特征,把握5G时代媒体融合主流媒体发展的要求,选择正确的主流媒体传播方式,提升媒体影响效应、竞争实力,依托于新媒体集团构建打造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

一、5G时代媒体融合视域下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新特征

(一)传播速度快

传播速度更快是5G时代网络发展的主要优势,5G网络的传播速度较之前的4G网络有了显著的增长,可以每秒100MB的速度进行信息的高速传播。传播速度增长幅度是4G网络的10倍至100倍之间,并且LET峰值速度可提升至每秒钟10GB左右,可为用户信息传播带来更佳的体验,也可为主流媒体的高效传播创造有利条件。

(二)延迟时间短

5G与4G时代,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显著差别在于二者的延迟时间有较大不同。相较于传统的4G网络而言,5G网络具备更短的延时时间。5G网络的端对端网络传播延时时间比4G网络缩短了90%之多,并且时延不会超过5ms,可在更短的延迟时间支持下为主流媒体的高效率与快速化传播提供有益支持。

(三)网络功耗低

5G网络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提出了要求发生了转变,并且受众接收信息方面也更为注重于网络功耗的高低。而5G网络以其低功耗的优势,可在大屏幕、移动客户端应用中具备良好的应用优势,既可确保主流媒体传播要求得到满足,也可降低应用功耗,既可为用户节约成本,也可显著提升其网络应用体验,有益于受众对主流媒体传播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四)媒体互动性强

媒体互动性强是5G网络优于4G网络的一大显著特征。如清华大学开发出的“阵列像感器宽视场高分辨光场成像关键技术”,此技术可利用极目亿像素相机实现画面的灵活切换,并且信息输出可达到毫秒级,不仅可实现全景式动态画面的直播,也可在直播的同时由导游或主播进行同步讲解,实现了景点直播空间的多维展示,能够增强主流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进而可增强主流媒体传播效果。

二、基于5G时代媒体融合的主流媒体发展要求

(一)推进传播形式融合

基于5G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主流媒体必须对以往单一化的视频传播形式进行转变,并创新传播方式。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技术、产品结构呈现出了持续性的优化与转变趋势,并且已在国家传媒治理层面制定出了清晰、明确的传媒整合目标。短视频自诞生以来关注度不断提升,相较于长视频而言,其时间消耗更少、报告延迟性更低,因而主流媒体传播创新中需要实现长视频及短视频的有机融合。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具备长视频传播的优势,而短视频方面,各大主流媒体也需要建立微视频演播室,通过系列经典微视频时政片制作获取社会关注与技持。同时,主流媒体的发展还需要注重于大小融合。构建大、小两种不同类型屏幕在多维场景下的融合传播新形式。传统视频网络存在版权之争,而基于5G时代媒体融合视域下的主流媒体更为注重于受众及电视之间的连接性,更加关注节目内容及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屏幕边界,特别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下,传统媒体传播的精准度更高、内容传送更加智能,可为主流媒体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媒体技术融合

主流媒体的发展,还需逐步向媒体技术的融合应用方向转化。2017年,新华社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首个人工智能媒体平台Media Brain,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整合应用,实现了以音视频为核心的新闻内容生产过程的全覆盖。2020年初,基于脑媒体的智能媒体云被发布,在其智能性、移动性特征支持下可实现热点监控、新闻内容的自动发布与审核,使媒体传播的视频通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智能云媒体不仅新闻制作效率更高,还可结合需求完成PGC及MCU的编制,且数据可视化效果更佳。同时,还可增强服务的统一性,依托于大数据功能实现规模化云数据分析,并可在智能媒体算法中心、完整性金融媒体数据联盟技术应用下,基于操作平台层面实现PC端、手机端及智能云媒体的集成化,为手机、电脑终端及大屏幕的协同工作实现提供支持。依托于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脑媒体、智能云媒体的发展还将不断创新,可为主流媒体的智能化改革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5G时代媒体融合视域下主流媒体传播方式的创新路径

(一)把握需求转变,优化新闻供给内容

基于5G时代媒体的融合发展背景,全国各地的媒体集团不断打造融媒体新闻中心,一些省份县级城市建设的融媒体新闻中心多达上百家。基于新闻供给理念的支持,主流媒体传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培育与发展用户思维,将自身的身份由原本的新闻信息生产者转化为新闻信息服务者,以用户的新闻信息获取需求为依据,通过适合的新闻内容创新与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服务体验。同时,还需在新闻供给内容合理调整的同时,转变以往根据节目定位设置新闻内容的新闻内容供给方式,要注重于受众个人信息的收集、喜好特点的了解,从而分析新闻供给内容的调整方向。以受众信息需求的分析与把握为基础,明确具体的新闻供给导向,从而为主流媒体新闻的高效、精准传播提供支持。

(二)增强媒介接触度,强化空间场量新变量把控力

5G时代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需要构建适宜性的空间场景,并基于与之配合度较高的智能媒体实现新闻信息向受众的有效传播,确保新闻信息能够精准、快速传播至受众处。在此过程中,主流媒体需要利用乡村振兴的契机,结合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程,把握住农村居民这一媒体传播市场中占据份额较高的群体,通过农村传播市场的大力开拓,为主流媒体的传播覆盖范围扩大提供支持。同时,还应以5G技术为基础,促进广播电视及交通等方面的有机互联,打造城乡交通媒体应用场景,也可依托于5G技术增强广播电视与娱乐消费、购物之间的关注度,并实现广播电视与“三农”等直播之间的有效互联,进而为不同媒介之间的充分接触创造机会,通过空间场景新变量的有效控制为5G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的有效传播奠定稳固的基础。

(三)加强受众分布分析,拓展新闻传播渠道

主流媒体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以现有受众为目标,同时也要注重于潜在受众的挖掘与开发。在主流媒体传播方式创新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内容的优化更新、传播方式创新调整稳定目前现存的用户,通过新闻节目吸引力提升、服务品质优化增强其对主流媒体的忠诚度,从而减少受众流失率。另一方面,也要在5G技术支持下,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对受众心中传统新闻媒体的印象进行精准的分析,从而根据分析结果实现收视人群的准确确定,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进行新闻内容生产传播途径的优选与应用,结合受众的分布状况、分布规律,利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扩大主流媒体传播的有效性与广泛性。

(四)收集与应用多类型新闻素材

1.引入关注度较高的国家政策信息内容

主流媒体信息传播中,应注重于关乎民众利益的国家政策措施的收集与引入,如要将国家重大会议或活动信息、国家发展规划信息作为重点,将之纳入到新闻内容编创过程当中,从而增强新闻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这是由于受众往往对此类问题关注度较高,从而可自主进行相关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同时,由于不同媒体在新闻编创方面存在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因而新闻工作者需要通过新闻稿件的优化以增强新闻内容或形式的独特性与吸引力。这便要求主流媒体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依于创新思维调整新闻稿内容、设计新颖的稿件编排结构。同时还要注重于媒体传播方式的创新,可依托于现有媒体、结合先进的传播技术增强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进而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增强主流媒体的竞争力,强化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度,进而提高国家政策相关新闻内容传播的广泛性。

2.注重民生相关内容的挖掘与报道

民生题材的新闻内容更加贴近受众生活,因而更易于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可对新闻内容的广泛传播产生促进作用。如垃圾分类在当今时代生活问题中关注度较高,因而主流媒体可将此方面的新闻资料作为重点收集与开发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民众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同时也可注重于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对于垃圾分类管理相关的问题进行报道,分析垃圾分类实施遇到的难题与阻碍,依托于主流媒体社会价值的充分彰显促进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可在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多元化新媒体平台传播途径的支持下,实现新闻背后故事的深入挖掘,既可实现新闻内容的广泛传播与宣传,也可通过契合受众需求的新闻产品打造推动新闻产品向大众文化产品方向的发展。在受众接受新闻之后,便可自主进行新闻内容转发推荐,从而可实现主流媒体新闻的有效传播。

(五)联合商业平台,基于整合交流传播理念提升传播效果

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于自身优势的展现,也要提高对互联网思想优势的发挥,加强与商业平台之间的合作,引导商业平台主动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主流媒体需要秉持整合交流传播的新理念,与多个商业平台进行联合,利用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渠道,通过与各大平台的协同配合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传播体系,从而重塑传统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形象。如2019年国庆阅兵报道时,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便以直播节目编创的新形式吸收了高达15亿的观众,取得了7.14亿的直播收视频次。同时,一些商业平台还自主参与了主流媒体的合作,以腾讯视频为代表的长期视频播放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短期视频平台纷纷构建了防疫战板块,成为了疫情期间极为重要的宣传途径,通过直播平台影响带动作用的展现,为广大公众提供了积极的宣传引导,实现了多元化宣传内容的供给,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提供了大力支持。

(六)科学应用VLOG传播形式、增强受众接受度

为提高新闻传播的新颖性、有效性,可将VLOG传播形式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如央视新闻报道时,便以公众较为熟悉的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作为视频主角,推翻了原本受众心中固定化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形象,使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极大地提升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VLOG传播是一种选题内容存在限制的传播形式,央视新闻主播以国际大规模新闻主题为核心,依托于VLOG传播形式,并未改变节目的主题,只是通过传播形式的调整便使选定主题的宽度得以进一步拓展。主持人以第一视角、通过多个维度将国家主席外交活动参与中的背后故事进行了展示,以独特的视角进行了新闻内容的呈现,但同时并未偏离节目主题范围。同时,还在节目中穿插了一些镜头外工作人员的情况,增强了新闻节目的真实度与合理性,更易于被受众所接受。

(七)培育融媒体人才,基于新闻传播服务优化增强受众满意度

5G时代背景下,媒体之间不断融合发展,主流媒体必然要通过新闻服务环境的调整与优化为主流媒体传播效果的提升提供环境保障。新闻服务环境创新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硬环境,新闻服务展现需要的物质环境均需要做出改变;二是软环境,要注重于新闻服务精神环境的打造,做到这两方面环境的优化,方可确保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高效、优质实施。主流媒体需要注重于专业性融媒体人才的培育,利用好5G技术,打造一个沉浸效果佳、参与度高的新型新闻服务模式,为用户所接受的新闻服务体验效果增强提供支持。在能力高、素质强的专业记者支持下,在人机协作方式的科学应用之下,打造出内容层次更深、更具温度的优质新闻产品,通过更佳的服务体验提供增强受众对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满意度。

四、结语

5G时代背景下,为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效果,需要注重于融合传播形式的创新、融合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主流媒体传播方式优化,增强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竞争实力。主流媒体应把握需求转变、优化新闻供给内容、促进媒介接触度、强化空间场量新变量把控力、加强受众分布分析、拓展新闻传播渠道、收集与应用多类型新闻素材、联合商业平台、基于整合交流传播理念提升传播效果、科学应用VLOG传播形式、增强受众接受度、培育融媒体人才、基于新闻传播服务优化增强受众满意度,通过这些措施应用打造更具活力的融媒体传播环境,为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优化开展提供支持,从而将媒体行业推进至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轨道。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带刺的苍耳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看西夏佛经的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