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年总目次

2022-02-17 19:10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博士生一流探析

特别策划(研究生教育这十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政策论析

王战军,李旖旎 5-1

数说2012—2021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基于供给、规模与结构的视角

唐广军,王 晴 5-10

本刊专稿

研究型大学一流创新团队的形成与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研究团队为例

季小天,江育恒,赵文华 1-1

动态监测:大数据驱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新范式

王战军,蔺跟荣 2-1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与改革方向

张 炜,汪劲松 3-1

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兼论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在一流大学中的地位

袁广林 4-1

专题综述

面向新时代:推动研究生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综述

李锋亮,吴雨桐 1-9

专业博士教育研究20年:主题比较与路向探寻

翟 月,毛立伟,陈 玥 1-16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与前瞻

王洪才,孙佳鹏 6-1

理论探索

辩论与讲座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情绪影响的研究

刘 星,杨 斌 1-24

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知识观的异化与重塑

罗 琴,么加利 1-30

研究生心理危机从产生到化解的历程研究——基于有真实经历研究生的访谈

康琪琪,刘 裕,余秀兰 1-38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育品牌的调节作用

刘心报,周志平,陈先环,杨善林 2-9

从学习主体到知识主体——知识变迁视域中的研究生主体地位转变

李 忠,周 亮 2-17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素养:内涵、结构与作用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徐 玲,母小勇 2-24

交叉学科教育的现实困境和理想路径

刘 红,谢 冉,任 言 2-32

资金支持如何影响博士后的学术职业发展——基于Nature全球博士后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赵 慧,吴立保 3-8

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投入产出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尤莉娟,高田钦 3-17

从感召到实践——职业使命感对博士生学术创新的作用探析

刘成科,孔 燕 3-25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变迁逻辑与发展走向

马健云 3-31

战略势能视域下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三重逻辑

仇苗苗,姚志友,董维春 4-9

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发展阶段和特征研究

邝宏达,李林英 4-16

演化博弈视域下研究生导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策略及路径研究

赵玉鹏,杨连生,侯坤超 4-23

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要素模型建构及实证分析——基于SECI理论的混合研究

叶 飞,尹珺瑶,田 鹏 4-29

自信与增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教育道路的发展逻辑

姜 澄,黄书光 5-20

“双一流”高校博士延期毕业有损其长期学术生产力吗?

张冰冰,姚聪莉,张雪儿 5-28

考研分数能否精准预测研究生学业表现——基于倾向值匹配(PSM)的实证分析

刘 进,陈恺哲 5-40

博士生自主研究能力的一个分析框架

施悦琪,周海涛 6-8

一流学科建设的知识本性与制度理性

陈 亮 6-15

“人才增量扩充”还是“资源存量优势”——研究生教育规模影响高科技创新的实证研究

崔 盛,田浩然 6-22

培养与质量保障

论法学院对法律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的客观限度——以CBE理论为分析框架

杨德桥 1-46

博士生课程参与困境的诱因及其调适——基于“双一流”高校教育学博士生的个案研究

赵 阔 1-54

我国学位授予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发展特点分析

祝爱武 2-37

理工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基因”是什么?——基于Z大学近五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数据的分析

刘 杰,杨 洋,李芳平,李金龙 2-43

“组会”的育人功能探析

胡永红, 解荣军, 李攻科, 陈 曦 2-52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产出图景与未来关注——基于2000年以来271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

樊晓飞,赵鹏杰,张 健 2-59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综合素养培养课程建设探索——以同济高等讲堂为例

王 芳,樊雅娟,章小清,黄宏伟,赵鸿铎 3-38

一流学科群视域下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

李爱彬,邵 楠, 杨晨美子, 鲁瑞丽 3-44

博士生科研资助的粘性效应:比较优势还是能力分层——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例

张双志 3-51

“双一流”建设视阈下高校导学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案例分析

韩 霞,薛嘉成,杨雯渊 4-35

工程硕士创造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为例

姚 威,储昭卫,胡顺顺,韩 旭 4-42

计算机金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探析

刘 虹,熊 文 4-49

研究生思政课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理路——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黄莹莹 4-55

研究生对学术不端相关问题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初景利,解贺嘉,张冬荣,李 玲 4-60

象牙塔尖的压力与纾解:何以推动博士生心理求助?——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的实证分析

张 娟,赵祥辉 5-47

“双一流”建设视域下研究生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

肖 婷,董 雨,刘 瑞 5-56

研究生非逻辑思维的隐匿与彰显

李润洲 5-62

工科博士生科研项目投入何以提升学术能力——导师指导和课程学习的调节效应

李明磊,王 靖,王 茹,周文辉 6-31

导师能力如何影响研究生科研绩效——基于五所“双一流”高校的调查

郑 烨,李真淼,肖 敏 6-43

博士生导学关系影响机制与导学共同体优化策略

王 扬,刘景超,王显凌晨,王文文 6-53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知识产权专业为例

彭小宝,吴 健,祖洁微 6-59

专业学位教育

研究生“特需项目”终止“后遗症”及其解决思路

陆晓静,姚 云 2-65

赋权增能:提升教育博士培养质量的新路径——以H 大学为例

赵 娟,盛正发 3-68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姗姗,邱均平 3-75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的角色治理:冲突、依存与秩序

王诺斯,杨 玉 5-68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定位与实践路径——基于对其本质属性的考察

李 伟,闫广芬 5-76

招生与就业研究

培养单位如何为博士生不同就业取向做准备——基于全球博士生的调查

付玉媛,韩映雄 6-66

新冠肺炎疫情下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的实践创新——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王筱萌,朱玉春,刘敏建 6-77

学术争鸣

取消“博士论文发表要求”的再审思——基于“三角协调模式”的视角

杨庭颂 1-63

“乐知”的博士生培养质量更高吗?——职业倾向的中介效应

黄 欢,李福林,程 哲 2-81

研究生学位论文析出发表的合法性与合约性

苏 明,陈·巴特尔 2-91

教育评估

学科建设水平评价与成效评价的内涵及应用策略探析

张 瑾,陈 燕,林梦泉 3-83

多元主体视角下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路径选择

刘泽文,罗英姿,叶 淼 3-90

专题研究

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基于2021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的分析

蓝文婷,罗建平 2-72

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义康,李海芬,王 一 3-57

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难点与突破路径

逄红梅,陶启坤,康 洁 3-61

学位争议的校内申诉解决机制探析

顾海波,李 雪 4-66

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力的现实困境与法律规制

康韩笑,祁占勇 4-72

自设交叉学科的分布及其支撑学科的关联性——基于高校自设交叉学科的数据分析

马廷奇,郑政捷 6-81

“双一流”建设

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设置标准探析——兼论设置“知识产权”交叉学科的可行性

崔育宝, 许斌丰, 陈 伟 1-72

国外研究生教育

美国研究型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革新路径与演进机理

胡德鑫,纪 璇 4-80

如何改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基于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程晋宽,李云鹏,薛 李 4-90

以群体智能引领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来自佐治亚大学的经验与启示

马永红,马万里 5-82

美国如何支持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基于CGS最佳实践的分析

叶晓力,蔡敬民,徐培鑫 5-89

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培养之路在何方——来自早稻田大学教职大学院的启示

陈 庆,杨 颉 6-91

比较教育研究

重构与再造: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博士培养模式演变研究

张学良,张 炜 1-80

国际一流大学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组织形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刘 畅,吴瑞林 1-88

猜你喜欢
博士生一流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VR阅读探析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