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展览

2022-02-18 01:18
新民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苏国际性书展

作为上海重要的城市地标,上海展览中心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城市变迁。同时,它也承办了许多重要的展览会,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1955年3月,竣工后的中苏友好大厦。

1955年3月15日,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在上海新建的中苏友好大厦开幕。这是中苏友好大厦建成后首个展览会。展览会受到了上海人的追捧,开幕两天时间就有六万多人前往参观。这次展会展示了大量苏联工业产品。其中,载重25吨的自动卸货汽车,引来不少人看热闹。

同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也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举办。

日本商品展览会上,妇女们喜欢的化妆品。

1956年12月1日,上海日本商品展览会在中苏友好大厦开幕。四千中外来宾作为第一批观众进入中苏友好大厦的各个展览馆参观。《人民日报》报道:展览会在上海展出26天,观众达165万多人。在展览期间,有730多位中国技术人员和日本技术人员举行有关农业机械、纺织机器、电气、塑胶、太阳热(能)超高热炉等33类技术交流座谈会。日本商品展览团中100多家日本厂商代表和上海市各进出口公司举行了900多次贸易会谈。12.4万观众观看了展览团带来的日本电影。

展览会最热闹的场所之一是物品购买处。海关对这次展览会的零售品实行免税政策。

1959年上海工业展览会现场展示生产过程。

1959年9月,首个展示上海工业建设成就的上海工业展览会横空出世,一百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展会深度反映我国建国十年来上海工业的发展成就。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

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办于1999年,是我国工业领域面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2006年起,展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标志着“中国工博会”将成为中国的、国际性的交易、展示工业领域新技术和产品的平台和窗口。自2015年起,中国工博会正式移师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2019年5月,“城市荣光——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拉开帷幕。主题展以时间线为轴,分为“解放大上海”“建设新上海”“敢为天下先”“逐梦新时代”四个部分,以中央对上海的关怀指导和发展定位为主线,以城市发展建设成就和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展示重点,集中呈现上海解放70年来的光辉历程。

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2018年5月10日,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主题为“中国品牌 世界共享”。该展会旨在展示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成就,扩大自主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中国自主品牌良好形象,树立品牌经济发展理念,坚定自主品牌发展信心,拉动自主品牌产品消费,促进品牌强国建设,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1988年12月舉行的第二届上海电视节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它是一个完全意义的国际性电视节。其中,白玉兰奖国际电视节目评选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目评奖,上海电视节节目交易市场是中国第一个国际性电视节目交易市场。从1986年起直到2004年,上海电视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从2004年起,正式变为一年一展。

2004年,在原上海图书交易会的基础上举行了2004上海书展,由此,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正式走进大众视野。从那一年开始,几乎每年夏天,上海书展都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如今,上海书展已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书展,逐步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文化盛会,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和全民阅读活动示范平台。

第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第一届上海国际车展于1985年7月3日在上海工业展览馆(原上海展览中心北馆)开幕。开幕的第一天共有2万多人参观了车展。当时的报道称,“这是一次展示80年代汽车工业新成就、谋求汽车工业交流与合作的盛会”。参展厂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共328家厂商参加,展馆面积1万平方米,被分为5个展区。此后,从第二届到第九届,上海展览中心都是上海国际车展举办地。2003年开始,车展先后移至新国际博览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地举行。

资料来源:上观、上海展览中心官网等

猜你喜欢
中苏国际性书展
“空场”书展
县级融媒体国际性大会报道创新探索
电子商务企业CEO的形象管理策划
国际性 历史性 现实性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
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中苏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