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落款与用印小议

2022-02-18 01:15许俊
公关世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款识题款落款

许俊

對于画家来说要有全面的文化素养,是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条件。而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学习诗文、书法、篆刻是直接关乎中国画创作与品位的基本要素。例如,近现代中国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在这些方面都可为高手,亦可在每一个门类中堪称大师。从画面上看,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一般包括绘画形象、书法款识和篆刻印章。对于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来说,了解一些书法与落款、篆刻与用印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中国书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就中国画的落款与用印而言亦有很深的学问,下面就以此谈谈我个人学习、研究与运用的体会。

中国画的落款,亦可称之题识或题记,统称为款识。款识原是指青铜器上显示的文字,有古文记述是“款在外,识在内”皆为记述其事,也有说“凹字为款,凸文为识”,后引申为中国画上落款的通称。中国画的款识始于唐以前,但至宋代还未广泛运用,自元代文人画滥觞而成为常态,或说成为中国画的一部分。古人谓书画同源,亦有书画同法之说,是指用笔的起源和法则相通。落款可分为:署名款,画家签名;上款,是画家将作品赠与他人的姓名及称谓;题目款,是作品的标题;落花款,画家在作品中所题写的诗文杂语,也有他人在作品上的补提。如以款识的字数多少来区分,字数较多的被称为“长款”,字数较少或只题画家姓名的被称为“穷款”。落款体现了画家的书法功力,所以学画中国画一定要通晓书法,不是说画家均要成为书法家,起码应根据画家自己的绘画风格掌握一、二种书体,因为这是与绘画作品上的款识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工笔画来说题款多以工整的小楷字体为宜,写意画落款多为行书,大写意作品往往以行草书为之。除使用以上书体外,亦有将篆书和隶书用在款识中,且多用在题目款上。当然,题款书体并无定法和严格要求,大多数画家一般常用行书,不过运用何种书体是由画家个人专长和志趣所选,但书体与绘画的用笔形式一定要统一。画中题款字体宜小不宜大,避免喧宾夺主。款识应该以画面的需要和协调为准,但也有相反为之的亦别有情趣,有时破“格”往往又可得新意,其中分寸与度的把握全凭个人的理解和运用。款识是要根据画面的整体布局来设计安排的,它能使画面布局紧凑、画面平衡、构图完整等。题画时画家常在姓名(或字号)后写上“写”“画”“制”等字,对这些字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字面的意思。“写”即“泻”,“泻”是倾泻画家情感的意思。“画”即“化”, 是画家用心感化的意思。“制” 即“志” 是为体现画家之志向。在此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题“写”就是画的写意画、题“制”画的就是工笔画。例如齐白石、潘天寿就常常在其大写意花鸟作品上题写“制”字,这就可以说明题款的用字中也有着丰富的意趣和内涵。落款已成为一幅完整中国画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款识中的诗文亦可增强画之意境,题款显示的书法艺术亦可体现出我们民族绘画的独特风格。

中国画上印章的使用是从元代以后广泛兴起的,现在已成为中国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管画家使用的印章的大小如何,是阴文还是阳文,红红的一块颜色在画中是非常醒目的,是一幅中国画的组成部分。我以为,学画中国画,不但要学好书法会落款,最好也能治印,这样一幅中国画才可称之为“独立完成”之作。如不会治印,于此也不必强求,但起码对印章的使用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印章的使用有着特定的法则,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体现了华夏先民朴素的辩证思维。如果一张中国画作品,在用印上不讲究,对于作品本身的艺术效果也是要打折扣的。总体来说,一幅作品上所用印章的风格,要与作品的风格相一致。但绝不是以豪放浑厚(如吴昌硕的印风)与精巧细致(如黄牧甫的印风)的区别而简单对待的。要根据画面给人的整体感觉和画上题字的大小,以及书体的风格而决定。一般为用印的大小等同于题款中姓名的字体的大小,或比其字体略小为宜。阴文、阳文印章的使用要根据题字数与整幅画面的轻重关系来定。我们常见古人于落款处用阴阳两方印,其阴文为画家的字或号,阳文多为画家的姓名,也有反之而为的现象。阴阳文印章同时使用也是很讲究的,一般阴纹印章在上,阳纹印章在下。如是方形与圆形印章连用,一般方形印章在上,圆形印章在下。如清代画家石涛、现代画家张大千的用印亦是很好的例证。前人对此用法并没有细说,但用中国传统文化去释解,就可以说得很明白。比如《易经》中就是用阴阳变化来释“道”的。阴可以解释为代表坤(地),阳可以解释为代表乾(天)。在《易经》中有六十四卦,按古人之说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与联系,而这种排列是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间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坤为阴,和之为天地。”在《易经》卦象中,坤在上乾在下是“泰”卦为大吉,而乾在上坤在下是“否”卦,是为最不好的卦相。因为地在上、天在下与我们所知的自然常态是相反,而这相反正体现着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变化亦代表着生命的运动,只有运动着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又如,以北京城的地坛和天坛的建筑布局为例,亦是按“泰”卦设置。天坛建筑为圆形,地坛建筑为方形,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中既有“天圆地方”之说,天“圆”象征着运动,地“方”象征着静止。地坛在内城之北,天坛在内城之南,北为上南为下正是地理图标的定式。在这里“阴与阳”“坤与乾”“地与天”“阴与阳”“方与圆”,两者一上一下的结合构成了大吉的“泰”卦。北京城正是处在这个巨大的、不断变化的“泰”卦气场中,这是古人建造北京城时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安排。从《易经》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维,到京城的“天坛”与“地坛”的南北布局,再到书画中阴阳印章的使用,它们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画中除款识用印外,四个边角,或画的四边,都可以用印,这些被称之为“引首章”“压角章”“边章”,亦统称为“闭章”。一幅画用印多少,要看画面构图的需要,一般以奇数为好,并注意阴阳印章交替使用。印章除有平衡画面、完善构图外,印章内的文字也有很丰富的内容,有记书房画室斋号的,有记年代年龄的,亦有体现画家的志向和情趣的,这给中国画作品又增添了更多内含。

中国画的落款与用印,作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画面产生的相互生发、相互变化、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作为画家是不可忽视的。而作为观者来说,解读落款与用印,也是欣赏一幅中国画作品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

许 俊

字畅之,号黑山扈人。1960年生于北京。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外聘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猜你喜欢
款识题款落款
宋徽宗:“天下第一”还是“斜杠青年”
落款
浅谈中国画题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图说书法
墨韵书香
中国画落款与钤印研究
钱松喦书画之真伪研究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古玩落款有讲究
浅谈中国画题款之提升画作审美价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