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与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

2022-02-18 06:39郝照辉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治疗仪

郝照辉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康复一科,辽宁 辽阳 111000)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指交感神经末梢在椎间盘受损、颈椎结构异常、颈部慢性损伤以及颈部感染等因素的刺激下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典型症状有头痛、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心悸胸闷、畏寒发热等症状,不仅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还降低其生活质量[1]。临床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如颈椎牵引、按摩推拿等,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其综合疗效并不理想。相关研究指出,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在疼痛治疗与功能康复方面效果显著,通过照射星状神经节,能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进行有效的无创治疗[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与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 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男 14 例,女 29 例;年龄 35~68 岁,平均(55.13±5.57)岁;病程1~5 年,平均(3.16±0.45)年。观察组男 13 例,女30 例;年龄35~70 岁,平均(55.65±5.83)岁;病程1~5 年,平均(3.19±0.62)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均经体格检查、颈部MRI 检查以及X 线检查确诊;生命体征良好;无精神异常、认知异常;可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骨科疾病;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颈椎牵引、按摩推拿等康复治疗:患者取坐位,颈部稍微前倾10°~30°,利用大于患者体质量0.08~0.1 倍的牵引力对其颈部进行牵引,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牵引力,每天实施1~2次,每次20~30 min,共治疗10 d;采用推法对患者的头部与颈部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按摩,采用拿捏法对患者颈椎上的穴位进行按摩。

观察组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使用ZIR-IB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北京庄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患者取平卧位,颈部稍微向后伸展;将SG型探头输出光设置为1 800 mW,焦点直径设置为7 mm,将探头置于环状软骨水平线至同肌后缘的交界处,照射时间为2 s,每隔4 s 照射1次,双侧交替进行照射,每次治疗20 min,每隔2 天治疗1次,共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0 d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用笔依次写出数字0~10,告知患者0表示无痛,10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数字越大表明疼痛感越明显,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指出一个代表自身目前疼痛程度的数字[3]。②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 个月对两组患者交感神经症状进行评分,症状有眩晕、头痛、视物不清、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肢体麻木、畏寒发热、多汗或少汗共8 项,每项计分0~3 分,总分24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③于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均消失,生活恢复正常,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生活基本正常,无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或复发。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交感神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与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治疗后1个月10.88±1.34 5.41±1.79 7.61<0.05例数43 43 VAS评分治疗前7.75±1.09 7.18±1.38 0.98>0.05治疗后10 d 3.64±0.15 2.16±0.23 18.08<0.05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治疗前18.51±1.57 18.45±1.13 0.07>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交感神经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个位置,在颈部发生炎症、慢性损伤或外伤的情况下,会引起颈椎椎间盘退化或颈椎结构异常,进而刺激颈部周围的交感神经,从而引发头痛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交感神经紊乱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4]。因此,尽早采取治疗极为重要。

临床针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康复保守治疗为主,如实施颈部牵引、推拿按摩等,其中,通过颈部牵引能增加椎间隙的宽度,有利于缓解椎间盘的压力,减轻关节压迫,使颈椎列线恢复正常的状态;同时,椎动脉曲折、痉挛现象也会随着牵引而得到纠正,有利于改善大脑供血,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5]。推拿按摩是通过推法、拿捏等手法来改变患者颈部生理病理过程的一种疗法,能有效改善颈部的气血运行状态以及组织代谢,有利于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局部炎症水肿、充血的吸收与消退,有利于患者颈部功能的恢复[6]。康复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康复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 评分以及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可更有效缓解其疼痛感,促进其临床症状快速改善。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是目前在物理疗法中比较先进的设备,通过对人体神经节、痛点等部位进行照射,能有效调节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目的,具有无创、高效、无毒副作用的优点[7]。通过使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星状神经节进行照射,可起到星状神经节阻滞的作用,能对患者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解除星状神经节过度紧张以及功能亢进的状态,扩张患者头部、颈部的血管,进而改善其颈部与脑部血流量,增强机体抗炎作用,并进一步减轻颈部炎症或慢性损伤对交感神经末梢产生的刺激与压迫,从而有效缓解患者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8]。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以及代谢异常,进而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并带走引起疼痛的炎症介质,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9]。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应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与康复治疗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颈部牵引、推拿按摩以及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均具有各自的优势,能从不同的机制上治疗该病,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预防或减少疾病复发[10]。

综上所述,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照射星状神经节与康复治疗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的效果确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其临床症状,使其尽快恢复至正常的生活状态。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节治疗仪
肝巨噬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影响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