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折叠畸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22-02-18 06:39兰云霞
当代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胆囊复发率微创

兰云霞

(大连市友谊医院肝胆外科,辽宁 大连 116001)

胆囊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发生的结石疾病,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有研究[1]表明,我国胆结石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引发胆囊结石的病因较多,如体质肥胖、肝硬化和遗传因素等,该病极易引起并发症,确诊后应立即治疗,若未能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引发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且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及胆管会增加癌变风险[2]。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较多,以手术为主,目前主流手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行微创保胆手术已被广泛应用,双镜联合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在保胆手术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了因胆囊折叠畸形形成的胆囊结石,这种术式在保留胆囊的同时也大大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成为微创保胆手术的补充术式。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折叠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折叠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6~65岁,平均(38.65±7.18)岁;病程2~7 年,平均(4.15±1.16)年;结石数目2~5 个,平均(3.12±0.78)个;受教育时间6~15年,平均(9.16±2.33)年。观察组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27~66岁,平均(39.12±7.66)岁;病程3~8年,平均(5.12±1.12)年;结石数目1~4 个,平均(2.88±0.65)个;受教育时间 9~15 年,平均(12.33±2.11)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彩超、CT或MRI诊断为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折叠畸形;近端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患者有保胆意愿。排除标准:合并器质性损伤、重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全麻,在患者脐下1 cm 做一1 cm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经腹腔镜探查胆囊情况,于胆囊底部电钩切开1 cm 切口,取出胆囊内结石,进一步胆道直镜置入胆囊腔内检查有无残留结石及息肉,待取净结石及息肉后可吸收线缝合胆囊底部切口,置放腹腔引流管,缝合腹壁切口,无菌包扎。

观察组采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全麻,通过腹腔镜探查,沿着胆囊折叠线切除远端胆囊腔,近端保留胆囊腔取净结石并置入胆道直镜检查近端胆囊腔确认无残留结石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近端胆囊切口,置放腹腔引流管,缝合腹壁切口。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②比较两组术后2 年慢性胆囊炎发生率。③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年生活质量[3],包括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状态及主观症状,每项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④采用本院自拟术后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⑤比较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或连续校正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天数比较 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天数比较()

表1 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天数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25 25肠功能恢复时间(h)9.12±2.22 9.03±1.93 0.212 0.833住院天数(d)10.15±2.33 8.45±1.89 0.984 0.323

2.2 两组术后2年慢性胆囊炎比较 观察组术后2年慢性胆囊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2年慢性胆囊炎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术前、术后2 年生活质量比较 术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年,观察组心理状态、生理状态、社会状态及主观症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前、术后2年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术前、术后2年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25 25心理状态术前3.25±1.23 3.42±1.05 0.743 0.459术后5.12±1.65 7.13±1.23 4.883 0.000生理状态术前2.13±1.11 2.32±1.02 0.631 0.532术后4.68±1.33 6.69±1.66 4.725 0.000社会状态术前3.33±1.34 3.45±1.26 0.326 0.746术后5.66±1.58 7.19±1.34 3.693 0.000主观症状术前2.57±1.21 2.48±1.46 0.237 0.813术后5.39±1.39 6.71±1.87 2.833 0.006

2.5 两组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比较[n(%)]

3 讨论

胆囊结石是一种高发胆道系统疾病,胆道系统感染或胆汁淤积是该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按发病部位分类可分为胆管炎和胆囊炎[4]。胆囊结石病程较长,且易复发,癌变风险高,为防止病情加重应积极治疗[5]。目前临床上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切口小的优点,但还需切除胆囊,胆囊作为人体重要的功能性器官,切除后对患者会产生一系列的术后综合征。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最大优点为在保留胆囊的基础上,解决了畸形胆囊形成结石的病因,不但保证人体的正常生理结构,且显著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率。有研究[6]表明,该方法不仅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出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不仅对消化系统影响较小,同时能较快的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与郑柳[7]研究结果一致。同时,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术后2 年慢性胆囊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应用腹腔镜及胆道镜操作可确保保留胆囊无残留结石,手术创伤更小、肠功能恢复快,与卓世鹏等[8]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术后满意度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2年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不仅可提高患者满意度,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率。

综上所述,双镜联合微创保胆胆囊部分切除术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折叠畸形患者行保胆手术治疗,可降低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率,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慢性胆囊炎发生情况,提高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胆囊复发率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