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党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作用探析

2022-02-18 20:48苏云虹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入党党史党员

苏云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高校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大学生党员都是高校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是一个富有影响力的优秀群体。在新形势下,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好大学生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而践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大学生党员在党史知识的学习教育中,努力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高个人的思想政治素养、政治自觉性,变成德才兼具、全面发展的人,变成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一、当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新挑战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作为联系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大学生队伍纽带与桥梁的大学生党员更是其中的积极分子,他们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渴望知识,追求进步,作为网络行为的主体在这种大背景下和以往大学生党员相比,势必会有迥然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党员缺乏社会经验,对外界的思想较容易受到影响,社会价值观也尚在形成期,政治信仰容易被淡化。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正确引导、有效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是抓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二)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难以把握

入党动机是党员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入党动机端正是党组织对入党申请人最基本的要求。入党动机是否正确,这不但关乎党组织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为创造入党条件而产生的正确思想意识导向和内在动力,也关乎能否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一直不渝地坚守中国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理念,永葆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色。由于入党动机具有隐蔽性,且现在入党动机端正并不代表以后也端正,加上许多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不够,容易受外界新思想的影响,导致心理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入党动机受到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党员主体地位缺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党员的主体地位是党员在党内的政治生活及各项活动中的政治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大学生党员既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普通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但是学生身份意识往往大于党员身份意识,对自身更是一名党员的身份有所忽视。在入党之前,尽管通过了党校初级班、发展对象培训班的系统学习与考核,但却从没有认真地进行过理论上的系统学习,造成了部分学生党员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当个人利益与集体权利产生严重矛盾时,往往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和普通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党员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有部分在校生没有摆正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不主动参与校内、院系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在紧要关头没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效应,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认为只要学习好,自己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忽略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大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有时流于形式

现在很多高校的学生党支部都配有书记和委员,但是对于书记和委员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及培训。随着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的人数不断增加,规模逐渐扩大,书记和委员还担任其他岗位的工作,不能很好地兼顾到位,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上也不能很好地了解。加上经费有限,很多支部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三会一课”地点频繁更换,组织生活会也基本上是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理论学习方式单一,没有活动氛围等,导致支部的整体战斗力下降,学生党员的教育也流于表面形式,没有起到入心入肺的效果。

二、党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的影响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大学生党员了解历史的本质,对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党员自觉抵御错误思潮,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

大学生党员们可以经过党史课程教育,熟悉我们党形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丰功伟绩和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从而全面掌握党史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坚持传播理想信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激发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把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的有关精神作为依据,准确把握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在认真学习党史的过程中,要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分析看待党从成立到现在过程中所有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会议等,要站在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情景中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判,并站在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情况中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坚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的不实心态,真正学通弄懂党史,从而坚定政治立场,把好前进方向,从而形成党史知识框架,全面了解党史,自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二)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三观,实现立德树人实效

新时代,立德树人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息、深厚爱国情怀的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百年党史的形成,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可以带动广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建立正确的三观,正确看待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斗争经历和伟大成就引领大学生党员干部鼓舞斗志、确定前进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领大学生党员干部坚定信心、汇聚正能量,用党的实践创新精神和历史成功经验引领大学生党员干部启发心智、砥砺品质,激发大学生党员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自觉树立远大志向。

(三)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党员实现认知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大学生党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加强党性修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坚定理想信念。将党史学习与教育同涵养个人品格、规范个人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更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并有意识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大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当下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进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为热爱党和爱国主义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树立感恩之心,报效国家。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文化精神财富,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育人教育素材。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他们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与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共同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大学生党员在认知与行动的高度统一。

(四)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四个自信”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当今,市场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社会思想观念日趋变化,引导社会发展思潮、汇聚思想共识的任务艰巨繁杂。部分大学生党员受社会历史虚无主义及实用价值观念的严重影响,产生了信念迷茫、“四个自信”弱化、道德观念严重滑坡、能力素养低下等现象。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发展阶段增强思想政治育人效能的实际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道路、中国话语最生动的真实代表,深入开展党史知识学习教育是坚定“四个自信”的现实需要,是继往开来,开启崭新征途的时代召唤。透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广大大学生党员认识当今世界,根植于中华大地熟悉的国情与民意,厚植爱国情感,培育努力奋斗、干事创新的精气神,坚定投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念。

(五)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所有高校都重视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共同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的社会价值目标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目标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都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的丰富内涵和实际需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凝练与集中表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党史教育是党在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培养大学生特别是培养大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工作中,党史学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主席所说,只有将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史上走的路搞清楚,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还是新时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下党史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进一步提出要更加充分发挥党史教育资政育人的作用。李忠杰在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记者采访时也指出:“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问题,争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推向前进的一个着力点,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切入点。”由此可见,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党员而言的重要性。它也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综上所述,通过关注历史、研读历史、总结历史,才能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贯穿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需要,将使大学生党员从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中奋起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从对历史的深刻掌握与用心思索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奋进。强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完善党史教育功能,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御错误的意识形态思潮,也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党员提高思想政治素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清历史变局,把握潮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入党党史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