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价值探究

2022-02-21 14:04马秀庭
当代体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身体素质分层

马秀庭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对小学阶段孩子的身心素养与整体能力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与国内现今体育发展也有密切联系。所以,小学体育老师务必要强化对体育学科的关注度。而分层教学是一种按照孩子不同需求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同时也是新型的、较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该文就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展开细化分析,为今后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帮助。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致使小学体育教学备受全面关注。鉴于孩子生活环境不同,身心发展速度、身体素养不同,故此为了有效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小学体育老师更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和孩子身心发展相宜的教学办法,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学引用分层教学法是最有效、最適合的选择。同时把分层教学方式科学应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孩子学习体育的热忱,进而促使所有孩子身心获得全面发展。

1 设置差异性体育课程目标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需要按照孩子身心素养与身体素质,把孩子以班单位进行分层教学,可将班级孩子分为三层,而后按照每一层孩子身心素质的基本状况对体育活动设置不同教学目标。例如,在《快乐篮球原地运球》体育教学中,老师在对孩子实施原地运球训练时,可让体能好的一组多做几组训练,体能中等的一组可做适合孩子所能承受的训练量,体能较差的一组可以仿照前两组训练进行学习,而后再动手试一试,此时所分的三组人数可不用相等。通常来讲,体能中等的一组人数是最多的,其他两组的孩子相对少一些,这也比较适合常规分布规律。

2 融合个体差异实施体育教学活动

小学实施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活动目标就是提高孩子体质、肢体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孩子可以较好的了解与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鉴于孩子身心特点及后天的学习习惯不同,致使他们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为性别的不同,男孩的活动量与女孩相比较高。又因为先天特性的差别表现,致使孩子在了解与掌握体育运动能力层面存有一定差别。在每天学习生活中,力求孩子每天均需参加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比如跑、跳活动等,也有一些孩子除了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外几乎不会参加校外的体育活动,但有的不参加运动的孩子比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体育运动量还高。就上述状况,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切实意识到孩子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别,融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体育教育教学规划,凭借分层教学方式组织体育活动,在期末考核期间可制定差异性的评分标准,确保所有孩子均能全面应用自身有利因素展示自我。

3 以学生为主导,实施分层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若采用分层法进行教学,就应该对孩子们实施层次划分。基于新课改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教学不再以老师为主体,而是要让孩子们成为课堂主体。小学体育老师在实施体育教学时,应该全面掌握孩子的兴趣爱好及身体情况,如此方能对孩子因材施教。比如,体育老师在对孩子们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划分,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实施教学,分别用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加以标识。体育老师经过对孩子们整体能力的考查,在他们原有运动能力之上实施以下划分:首先,第一层划分。该层是富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孩子,这些孩子天性较为活泼,热爱各种体育活动,对老师所组织的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同时他们具有过强的竞争意识。老师对该类孩子可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课程,并且强化对该类孩子的体育考试难度,以此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其次,第二层划分。该层主要是由课堂表现相对好一些的孩子组成的,但他们的体育成绩不是十分理想,该部分孩子的考核成绩大致占年级多数以上,成绩处在中上游层面,尽管综合成绩水准还可以,但却逊于成绩过高的孩子,运动爆发力也比较弱。换言之,可用“中规中矩”词语形容该类孩子。这类孩子在三个层次中占比最多所设定的教学计划应该兼顾大部分孩子的学习应求。最后,第三层划分。该层的孩子运动能力不高,通常对体育运动没有任何兴趣可言,部分孩子可能还有出现排斥上体育课的心理。体育老师应该随时注重及纠正孩子的这种心理,同时做出科学的指导,随时排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利用行之有效的鼓励式教学法,辅助孩子们构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4 按照孩子自身兴趣爱好实施分层教学

小学阶段,现今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十分狭小,仅限于在家与学校这两点一线之间,一些孩子也因此忽略了体育锻炼,加上孩子之间在内在潜力、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层面存有诸多差异性,致使小学体育成了孩子一直畏惧的一门学科。但是基于新课改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鉴于体育课堂附有多姿多彩、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办法及锻炼模式,首先按照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实施项目划分,然后按照分类结果系统的划分成不同教学小组。比如,篮球小组、足球小组、短跑小组等,让孩子们按照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进而高效的参加到各种体育活动中去,同时小组间也可实施促使孩子之间的友谊竞赛,在竞赛活动中不但能够提升孩子们协作能力与互助能力,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孩子们竞争能力,强化他们自身竞争意识,进而全面提升孩子们身体素质。另外,在实施体育活动时,孩子们按照自身兴趣爱好自主择取的体育运动小组,能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孩子们学习的踊跃性,并且也能够深化孩子之间的友情,缔造优质的同学关系,也有助于孩子之间实施互助式学习,自主高效的锻炼,继而达到全面提升孩子们身体综合素质,以达到促使体育课堂提升的重要目标。

5 按照孩子学习能力实施分层评价

在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极容易忽视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惯用同种评价体制去评估所有孩子,这样不免会对孩子形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及发展。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应该全面重视孩子的个性发展,切莫仅是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在实施小学体育教学期间,体育老师需要以孩子个性发展为教学评估主体,按照孩子不同层次设定各种适宜孩子发展的评价规制,促使孩子可以逐步完善自我。例如,在简单的跳高学习中,鉴于女孩与男孩的性格不同及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孩子们所跳的高度也有所不同。体育老师应该切实按照孩子自身能力构建不同层次的评价体制,对跳高资质一般的孩子进行鼓励,将他们跳高的自信心构建起来,对资质优等的孩子,老师可按照实际状况对其增加一定难度,让他们逐步超越自我,进而呈现所有孩子身心健康的综合发展。

6 分层教学需鼓励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尽管老师不给体能较差一组起这种直白的名字,孩子们也会慢慢的认识到自己所在组的水平。故此,老师应该对该组孩子实施多多的鼓励,讓他们知晓体育老师并未抛弃过任何人,反而还会特别关心每个孩子。同时,体育课的分组分层教学是动态的,经过自身努力是可以有很大进步的,进而踊跃参与体育锻炼。另外,鉴于小学阶段孩子的体能均较弱,有可能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所以运动量较少。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为这一组学生精心准备一些体育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花式跳绳,以此鼓励学生在课间进行多多的玩耍,起到提高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的作用。

7 根据切身状况进行分层

在小学教学阶段,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体育课是一项培养孩子合作互助能力、锻炼孩子身体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鉴于小学阶段孩子们身体素质呈多样化的发展,力求体育老师利用在课堂上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与表现对他们实施分层教学,并且按照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身体素质等内容实施高效融合,择取适宜孩子们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在体育课教学中,老师可在球类运动教学中,对孩子们进行分层教学。体育老师首先应该在课上对孩子们进行简单的球类基础知识介绍,而后按照观察孩子们有关球类运动的喜好程度,以及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实施分层组合。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全面培养孩子们运动兴趣,还能够让孩子们踊跃的尝试一些自己不敢做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而有助于孩子们形成优质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孩子们身体健康发展。

8 缩小差异实施分层训练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是其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体育老师在设定教学计划时,务必要将孩子们的基础差异情况与技能储备情况全面思考进去,为各类型的孩子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保证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面向各个孩子,兼顾每名同学。对体育素质优秀的孩子,体育老师可对其要求高一点;对身体素质平平的孩子,标准可适度下降一点点。诸如,在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中,体育老师应该先让孩子们学会蹲踞式的动作要领,然后掌握加速跑与冲刺跑。将此类准备活动做好后,体育老师再将蹲踞式起跑的要领详尽的讲给孩子们听,而后老师需要给他们做示范动作。之后,按照他们的个性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将身体素质较好的孩子分在一组,实施超强度训练,将身体素质不好的孩子分在一组,实施中强度训练。孩子们按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根据练习过程中的训练标准与注意事项实施分层训练。诸如在练习臀部上抬高于肩部等技能型动作时,体育老师可按照孩子们不同层次分开实施成绩记录。如果孩子的训练水平不高,那么就属于低层次,体育老师就应该按照其技术完成状况,适度降低评分标准。如此一来,体育教学可以有效的辅助及缩小孩子之间的身体素质差距,以免呈现两极分化,进而达到孩子们综合身体素质提升的最佳效果。

9 分层教学需激发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能好的孩子在队列活动中玩不够、跑不开,得不到全面的释放与锻炼。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为这一组设置部分具有挑战性的体育任务,让体能好的那组组员互相比拼,甚至与高年级的学生比赛,进而全面激起体能高档组的踊跃性与好胜心,逐步突破自我。例如,体育教师可让该组孩子进行跳远、跑步、跳绳及跳台阶等简单训练,形成良性竞争发展趋势。

10 分层教学需纳入形成性评价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鉴于孩子起点和体育教学的课堂内容不同,对其实施的评价标准自然也不同。但是,为了防止体能高档组孩子察觉到不公平,体育老师需要采用流程性、形成性的评价来呈现期末评价标准的差异化。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详尽记录每节课上各层次孩子当堂学习任务的完成状况,不管他们的实际任务是什么,仅需记录未完成、超额完成及完成三档,直至期末时统一核算未完成、超额完成、完成的数量,由此可算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最少应该占期末成绩的65%左右,以平衡期末考试中身体素养基础的差异。另外,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肯定孩子的努力,促使其获取较好的学习效果,激发孩子们爱上运动。例如,一名不爱运动的孩子开始逐渐变得喜欢跳绳了,体育老师就需随时给予肯定,哪怕跳得不怎么样,也要用激励的语言表扬他们。

11 关注学习流程健全评估标准

小学阶段,孩子的发展与成长都会呈现出动态性的发展特点。由此,体育老师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成长规律,从而在构建体育教学目标时也应该融合孩子各自学习情况与基本水平来实施调整,以此才能让孩子精准的寻到自身的定位,进而推动孩子们踊跃主动的参加到实际教学中去。当然,在此期间,体育老师的教学目标应该分段设置,针对每一分段,老师都应该给予周期性的教学检测,其最终目的就是应该细化了解孩子在近期内的学习状况与学习效果,同时以此为今后教学目标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针对考核的实际流程也应该通过采用分层模式实施,应该以多样化的评价模式来检测孩子的学习成效。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首先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流程不应脱离孩子最初的学情,而是需将最初的学情与检测前的具体状况融合在一起,要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从而帮助孩子构建起优质的学习信心。然后,体育老师也需要多以鼓励的模式去激励孩子,不可仅是一味的和品学兼优孩子进行比较,以此方可有效避免打击到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孩子们构建端正的“三观”。

12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能够高效帮助孩子们发展其体育综合能力与体育水平。按照孩子们各自的特点与自身学习特性,呈现分组的科学化,再针对不同层次的组别,规设适宜其发展的相应教学方案与教学内容,按时实施考核制度也可以让孩子们全面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继而较好的实施自主化学习,体育老师也需要在考核中对自身教学办法加以革新,以此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及积累自身教学经验,让孩子们在切实掌握体育知识同时,全面提高自身学习效率,进而促使国内小学体育教学水平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排头逸夫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身体素质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锻炼
有些唐突
新发现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四百秒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