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2022-02-21 00:50党洁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旧知对称轴折痕

学习资料的再次或多次运用,一向认为是初高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着力于单次完成即可。实际上,小学生也具备这种学习力和学习习惯培养的可能性。从MPCK视角下,对学习资料的合理有效反复使用,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贴合学生实情、找准教学起点,而且能自然而然地搭建学习台阶,外显数学知识的连续性、逻辑性,指导学生进行承前启后的深度学习。

一、旧竹生新笋,具体思维的唤醒

北师大版教材将“图形的运动”分为两段四次,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学生第二次感知轴对称图形,是在二年级上册“图形的变化”初步体验基础上的一次进阶。以往的教学基本上是沿用教材中“爱心、小鱼、喜字”等开篇引入,二上时通过剪一剪得到的“T恤、王字、海星、枫叶”这些学习经验则成了记忆。

师:同学们,轴对称(一)学习单第一题仔细看看它,想起了什么?

生:我的这张学习单是100分,剪的图案都还在,很漂亮!

生:最难剪的就是T恤了,需要折、画、剪。

生:我刚开始剪的时候没想到“对折”的办法呢,是同桌启发了我。

生:我剪失败了,这些都是订正之后贴上去的。

师:同学们动手的记忆很深刻!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这些图形从中间分开,两边一样。

生:沿着中间的线对折,左右两边的图形会重在一起。

【设计意图:借助学习单,将学生记忆链条外显,巧妙引导复习旧知,发现记忆盲点,进行回忆或重温,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知识层面的勾连后自然进入“看图说话找相似”的新知开篇;同时,无形中培养学生整理收纳学习资料的良好习惯】

二、新笋发嫩芽,抽象思维的酝酿

二上的学习单成为学习《轴对称(一)》的天然素材,帮助学生联想回忆原有知识,对旧知的准确性、完整度进行复述和补充,唤醒直观思维。此时,学习单如同“记忆卡”,让即将学习的新知识顺利软着陆。紧接着,这份学习资料还可继续使用,真正实现“承前启后”。

(一)议一议

师:大家认为这些图形左右两边是一样的,怎么验证呢?

生:我想折一折,折叠之后,两边图形就叠在一起了。

师:叠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完全重合?

生:是的。

生:我觉得画一画就够了,这些图形当时就是将纸片对折之后剪出来的,把折痕画出来就可以。

生:可是我当时剪的图形贴在学习单上了,折起来不方便。

师:类似这样的情况,孩子们可以使用附页1中图1(即爱心、小鱼图形)来完成。

【设计意图: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二上学习单遗失,有的粘贴后对再次折叠形成干扰,此时教材原有资料正是有效素材,也将学生的视角从旧知再生中引向新图新意】

(二)折一折

学生既可使用二上的学习单中的“T恤、王字、海星、枫叶、十字、中字”,也可使用教材提供的“爱心、小鱼、喜字、房子、字母A”,甚至兴趣浓厚的学生把上述材料都作为折叠素材。充分的操作下得到“图形的运动”直观体验,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完全重合”的表象。

【设计意图:由“剪”至“折”,同样是动手操作,但学生思维层次尝试由直观到抽象的量变突破。操作对象由生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聚焦到图形本身,操作活动由折、画、剪简化为折。具体行为的减少,加速几何思维在大脑中构建】

(三)认一认

数学的学习如果一直停留在操作层面,习得的知识是零散的、粗浅的,还需要及时进行“下定义”、“辨析”等精加工,將经验上升到认知并进行固化。

师:(学习单第二题)认一认、填一填

师:(学习单第三题)下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不是的画×。

【设计意图:学习单第2、3题的设置,将“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从折、画的操作活动中提取出来,引导学生严谨科学地下定义;同时,为了及时巩固对定义的理解,完成判断练习,直接而有效。实现数学思维由具体到一般、由直观到抽象的发展】

三、新花长旧知,发散思维的创生

傅种孙在《高中平面几何》的自序中说“几何之务,不在知其然,而在知其所以然;不在知其所以然,而在何由以知其所以然?”尽管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其思维能力、空间概念还在发展,但这并不碍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何由以知其所以然”。

(一)作图初体验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有同学认为把折痕画出来就能找出对称轴。怎么画呢?

生:用虚线画,我发现数学书就是用的虚线。

生:还是得先对折,用铅笔把折痕描出来,描的时候可以请尺子来帮忙。

【设计意图:北师大教材“图形的运动”板块中,作图主要是第二学段(即五、六年级)的内容,三年级对于作图方法和“对称轴必须是直径(对角线、折痕)所在的直线”的理解不作评价和考试要求。但数学学习的目的绝非应试,在不给学生增负的前提下,顺应学情适当延伸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二)三字埋伏笔

生:我发现“王”字除了左右对折是轴对称图形外,还可以上下对折。

生:“十”字和“中”也是这样!

师:让我们把这三个字的另一条折痕也画一画。这样一来,王、十、中三个字有了两条折痕,也就是……

生:两条对称轴。

师:所以,“凡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生:错!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复习旧知”“对折素材”后,实现了学习单的第3次运用——提供发散思维的原材料。本课教材择取爱心、小鱼、喜字、房子、字母A这五个图形目的在于“对称轴只有一条”,规避了其他可能性。此处借用的“王、十、中”并非刻意创设,而是就着已有学习资料的适当延展】

(三)开放性留白

师:(学习单第四题)试着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学习单第4次运用目的正是“新花长旧知”,经过三字埋伏笔的点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生疑。正如古代学者朱熹所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开放性留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也将成为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的学习素材,实现学习单的相互补充、循环往复】

学生的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以MPCK视角为理论依托,以学习单为抓手,因“生”制宜搭建思维台阶,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脉络;同时,充分挖掘学习资料的价值,实现一题多思、多解、多用,巧妙变身“订正单”“复习单”等,引领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傅种孙.高中平面几何教科书(序)[M].北京:算学丛刻社,1933.

[2]张奠宙,巩子坤,任敏龙,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3.

[3]章建跃.学会用数学的方式解读内容设计教学[J].数学通报,2019,58(1):8.

作者简介:

党洁,女,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民新学校,一级教师,办公室副主任,集团附属幼儿园法人、理事长。扎根一线,踏实求索。

(责任编辑:张晓东)

猜你喜欢
旧知对称轴折痕
皮鞋如何除折痕
岁末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折痕
从对称轴想起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双舱船
有几条对称轴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