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的带头人记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中营乡三家台蒙古族村原党支部书记部先瑞

2022-02-21 04:14覃茜子徐升兰
民族大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鹤峰县蒙古族村民

文/覃茜子 徐升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中营乡三家台蒙古族村,是湖北省唯一的蒙古族村,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248户892人。

只要走进三家台蒙古族村,村民无不称赞原村党支部书记,他叫部先瑞,现年68岁的他,曾多年担任三家台蒙古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蒙古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茶叶、药材等经济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部先瑞(左一)与村民穿起民族服装欢迎远方客人

民族村的带头人

1984年,部先瑞担任中营镇大路坪村的党支部书记时,了解到村里62%以上的村民都是蒙古族人。于是他查阅大量史料,多方寻找证据,并先后到北京、武汉等地请权威专家进行考证。而后,经上级政府认定,三家台的部氏家族为铁木真后裔,属于蒙古族。2002年2月,三家台蒙古族村被批准成立,成为湖北省唯一的蒙古族村。

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部先瑞十分重视蒙古族村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不断丰富创建内涵。他结合民族村实际,大力发展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村里成立了蒙古族女子礼仪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设立脱贫科技知识咨询处,为各族群众解答实用科技知识;投入2万元建民族文化标志物,将三家台蒙古族村建设为全国民族风情示范村。作为恩施州人大代表,部先瑞带领村“两委”充分发挥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管水协会、护林员队伍、志愿服务队等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发动党员、调解员、护林员、山长、田长、河长深入田间地头,到组入户开展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了干群配合、专群结合、上下联动的排查机制,让村里各种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得以化解在萌芽,为产业发展、素质提升、项目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有保障的社会环境,实现了“矛盾不出村,人员不上行”的目标,荣获全省“无诉讼村”荣誉。

为大家谋发展

三家台蒙古族村地处鹤峰县最偏远的地理位置,这里山陡坡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谐,部先瑞早出晚归,走村串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解民情、征求民意、集思广益,制定出三家台蒙古族村建设发展规划蓝图。为争取民族优惠政策,争取项目建设,他每年外出时间累积达到四五个月之多,为民服务的脚步永不停歇。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他自费给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奖励,希望他们日后成为国家栋梁人才,建设祖国建设家乡。

部先瑞的家就在三家台蒙古族村四组,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宽裕,他把家里的一切事务交给老伴。为了村里的发展,他经常是几个星期不归家,村里出差经费不够,他就自费乘车、住宿。“他一人为公,我们全家人为他服务。”他老伴说。家人对他的工作非常支持,从未有任何怨言。

凝众力绘画卷

三家台蒙古族村自然环境恶劣,山大人稀、道路崎岖,村民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上学难、办事难,严重制约了三家台蒙古族村奔小康的步伐。2004年,三家台蒙古族村被列为精准脱贫中的深度重点贫困村。

部先瑞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抓住整村推进这一发展机遇,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认真抓好每一项任务落实,不放过每一个环节,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措施,着力推进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户生态家园、村里福利事业等建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三家台蒙古族村完成通村通组路5.2公里,硬化改造通村水泥路8.8公里,建设新办公楼一栋、村卫生室一个,诸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2005年,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财政局给予扶持资金5万元发展魔芋种植200余亩,经过两年的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余亩,茶叶的种植面积也先后发展到400余亩,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现已成为全村的富民产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多年来,部先瑞带领全村群众团结拼搏,使村内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修好了,产业发展了,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好。如今,湛蓝的天空下,远山苍劲如黛,玉带般的公路飘入白云深处,与三家台蒙古族村相映成辉,绘出了一幅村民手足相亲、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

猜你喜欢
鹤峰县蒙古族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浅论鹤峰满堂音中“傩”的保护与传承
蒙古族风格合唱艺术的中西融合与创新
鹤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连片贫困地区体育教师支教成效研究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