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有路 写作有法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突破

2022-02-21 02:26王苗苗
中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关联词作文题论点

王苗苗

全国卷作文更侧重考查宏大主题之下书写个人思考感悟,以任务驱动型写作为主。学生在任务型写作上能满足任务要求,但是还会出现审题偏差、写作思路不清晰等问题;其实,学生还是缺乏对作文题目的深入理解,没能把握好所给材料的层次性、指向性、逻辑关系,在写作思维上没有形成转变。

笔者通过梳理几次考试作文题发现,这些命题多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任务要求时,常会以1~2 个关键词对材料进行关联或统摄,如:八省联考作文题的写作主题是“铭记历史 迎接挑战”。考生可根据这两个关键词进行思辨,找到二者关系。在宏大主题背景下,如果能全面理解材料再思考辨析,将对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有所帮助。笔者以本班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基于以上问题设计写作活动,对学生启发,并进行有效训练。

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3 月5 日,学校举行了雷锋事迹展,展板内容如下:

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热心公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钉子精神。雷锋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贵,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螺丝钉精神。雷锋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艰苦奋斗精神。雷锋出身贫苦,深知生活艰辛。因而,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体现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

展览活动中,有同学深受启发,也有同学反应冷淡,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以“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学生”为话题给学校公众号写一则评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多关注写作本身,而忽略了作文评价在写作指导中的导向作用,其实,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抓住审题要义,注意写作角度选取,结构精巧设置,精当丰富材料等,也会促使学生向写作发展等级迈进,当个体对目标有着清晰认识时,才会更有动力去实现。所以,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学习《高考作文评分考量表》,再让大家结合思辨性作文特点,拟出几条评分细则,在接下来构思中以此作为判断,这样才会把握好重点。

于是,在课前先设计了两个准备活动,准备相关知识,待进行论点提出时参考、结合使用。

一、准备活动

1.根据《高考作文评分参考量表》及平时作文知识积累,设计思辨性作文的评价标准。学生梳理出如下几条:

(1)充分理解主题的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

(2)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精当,结构精巧独特。

(3)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

(4)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

(5)逻辑关系成立,能清晰地阐明二者关系,并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2.搜集关于哲学的相关知识,选取自己理解透彻的内容积累,建立知识小卡片。学生回顾《生活与哲学》,整理出以下几点:

(1)联系与发展

(2)曲折与光明

(3)量变与质变

(4)对立与统一

(5)部分与整体

(6)现象与本质

二、活动过程

历次考试 题目呈现 关系类型南京期初 衣食与修养八省联考 铭记历史 迎接挑战南京一模 贡献一臂之力共创幸福生活南京二模 位置与价值

师:梳理以上作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个作文主题都是有两个关键词构成,写作的方向要先确定二者关系,不能单写一方,也不能顾此失彼。以上几个作文题中大多为条件关系,那么还有哪些简单的逻辑关系,请你以关联词形式呈现。

生: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条件关系:只有……才……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并列关系:不是……而是……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假设关系:如果……就……

师:关于“雷锋精神与当代中学生”一题,请大家尝试用关联词代入法确定观点。

生1:只有学习雷锋精神,当代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生2:虽然雷锋生活的时代离我们较远,但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

生3:不是雷锋精神过时了,而是当代中学生对此了解较少。

生4:如果当代中学生不了解雷锋精神,就不会去践行它。

师:根据已经拟好的评价标准,判断这些论点的可行性。

生:我认为应该首先判断他们是否符合逻辑,如果论点不合逻辑,是无法论证下去的。

师:说得好。那以上观点都符合逻辑吗?

生:我认为第一个观点表述有些绝对化、片面化,第三个观点与第四个观点表意上有重合。

师:判断得合理。以上观点都作为分论点显然缺少条理,不过,这样关联之后,给我们一些启发,当代中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更清晰了,接下来请大家结合材料,稍加变形,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论证结构。

(5 分钟后)

生:我的中心论点是“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与时代结合历久弥新,当代中学生应该更好地践行它。”分论点为“首先,当代中学生对雷锋精神了解过少,造成了对此次展览态度淡漠;其次,雷锋精神影响深远,在每个时代都有雷锋精神的彰显;最后,当代中学生要学习雷锋精神,以此助力,实现个体更大的价值。”

师:请大家再次结合《评分量表》评价一下这个论证结构。

生:充分理解主题的内涵,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有了这么清晰的论证层次,但我还是展开不了论证,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具体写作。

师:论点容易提,论证却困难。“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这一评价,是对论证过程提出的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点学过的哲学知识,请大家拿出我们积累好的卡片,先以“联系与发展”为例,结合作文题,大家看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能与当下哪些人和事联系起来呢?

生1:“沈树忠,被誉为扎根岩层的‘金钉子’,他是第一位荣获地层学国际个人突出贡献奖的亚洲科学家。”这体现了“钉子精神”。

生2:“奉献精神”让我想到与当今社会上那些辛勤耕耘的奉献者,如张桂梅。

生3:广大群众在抗疫期间积极贡献一臂之力,这体现了“螺丝钉精神”。

师:以上同学举例很好,联系也恰当,那么这是当今时代现象,如果借用“发展”的观点,该如何展开呢?

生:可以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思考,这让我想到60 年代的铁人王进喜,他身上很好地体现了“艰苦奋斗”精神,90 年代的李素丽,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奉献精神。时代变化,雷锋精神都会结合时代要求焕发光彩。

师:运用发展的观点,从时代变化来看雷锋精神,这恰好论证了之前提出的中心论点“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与时代结合历久弥新”。

师:以上同学哲学知识掌握牢固,运用恰当。大家课后可根据小卡片上的积累再做思辨练习。这节课,我们巧借关联词、哲学知识,拓展了分论点写作,这只是一个开始,希望我们的卡片会越来越丰富,理路越来越清晰,思维越来越深刻!

三、教后反思

1.借助一点基础逻辑

对于给出关键词的材料作文,学生审题时,容易顾此失彼,因此,借助关联词展开联系,可以保证审题的全面性。将关联词代入审题,并非是思维的模式化,有些学生在进行逻辑关系代入时,照搬照抄,生硬代入,并不能形成合理的论点,这其实需要对材料理解清楚,结合材料含义,对关键词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成的。当然,一次两次这样的练习还不够,笔者在平时教学有意地将“多用关联词表述让你的想法”这一说法反复强调,让学生养成复句表达的习惯,也会多找一些类似的作文题进行思维训练,如“共享与独创”“约束与自觉”等。这需要学生将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挖掘出来,补充出相关信息,然后写出论点。

提供这些关联词,在于给学生在作文审题立意时指出一条路径,当学生熟悉路径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了。

2.借助一些哲学知识

对于思辨性论说文立意还要借助一些哲学知识助推思考,让学生有思考的方向。笔者带领学生从《生活与哲学》这本书中,找出常用的哲学知识,加以整理运用。选择这本教材,是因为他们在高二时已经系统学习过,书里的知识掌握得很好,理解透彻,能够运用自如。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首先要关注其最近发展区,如果借用过于复杂的理论,学生不但不理解,运用更无从谈起,也失去了“跨借”的兴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过:“才之能通,必须晓术。”意在表明能够精通创作,必要懂得作文的方法,一线教师要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范式,学生的思维经过指导训练才可能提升。当然,写作的指导路径并不是唯一的,而借助哪些哲学知识也需要教师的眼光取舍,如何设计有效的写作活动也要依靠教师的灵活把握,这都需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欢
关联词作文题论点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