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变化的发展研究
——以四川省青川县为例

2022-02-21 08:32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赵祥云
内江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青川县体育场地体育器材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赵祥云

本文是对青川县震后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变化进行实地调查,从而客观的分析青川县震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变化对学校体育的影响,指出青川县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得知,灾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育经费,经费的投入是呈波浪式发展。其次,灾后影响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是地形限制,间接的导致学校不能够修建标准的体育场地,在场地建设方面只能够因地制宜。最后,影响到灾后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是设备器材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漏洞。

1 前言

学校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是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保证和条件,将直接关系着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程度和水平[2]。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首先,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震后学校体育发展的文献,进行文献整理、归类。其次,通过向广元市教育局和青川县教育局查找青川县震前以及震后学校体育的相关资料,如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专职体育老师人数、学校体育设施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2.2 实地调查法

通过广元市人民政府网站查找的青川县各类学校信息表,资料包括学校所在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通过抽样来确定实地调查对象。

2.3 访谈法

访谈法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访谈前的准备阶段;第二步:具体访谈阶段;第三步: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在访谈结束后,对学校体育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成文。

2.4 研究时间路线

本研究结构是根据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阶段的划分来确定的,研究结构的时间阶段划分分别为震前阶段、灾害发生期、过渡安置器、重建恢复期、灾后建设期、现代发展期,如时间轴所示[1]。

3 研究结果

3.1 震前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基本情况

学校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是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正常开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同时,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是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保证和条件,将直接关系着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程度和水平[2]。

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震前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相关资料大多已经丢失,因此只能通过访谈教育局领导和学校教师了解青川县震前学校的体育场地与体育器材情况。访谈得知,震前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简陋,全县没有一片塑胶田径场,操场大多为水泥地或者泥土地,有的学校甚至连基本的篮球场、足球场都没有。体育器材缺乏,单杠、双杠等基本的体操教学设备欠缺,田径和球类器材寥寥无几,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个篮球、一个铅球都没有,也没有其它可利用的器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震前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统计表

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短缺主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经费短缺,调查了解到青川县震前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地方政府的补贴,但震前青川县经济落后,政府对学校体育经费的补贴有限,所以不能及时对学校体育场地进行维护和器材更新。

3.2 灾害发生期和过渡安置期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变化研究

汶川地震以后造成体育器材室倒塌、篮球场地地裂、田径场地沉降,青川县所有学校体育场地和公共体育设施均不能正常使用,体育器材受损严重。

在灾后重建的重要过渡阶段,加强学校体育开展对震后学生身心健康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在板房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有着多方面的局限性,首先,过渡安置期间学校教学设施简陋,资源缺乏;其次,板房学校开展体育工作无正规的体育场地,进而造成社会各界捐赠的体育器材无法使用,只能开展占地小和简单易行的体育项目;最后,过渡安置期间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以保证学生安全为主,并不赞成过多的户外活动,不能保证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

3.3 重建恢复期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变化研究

重建恢复期是指灾害发生后一至三年,这一阶段受灾群众情绪趋于稳定,需求逐渐增加;社会经济秩序逐渐恢复;建设性资源需求增加,基础性建设大规模开展[1]。

在重建恢复期阶段,青川县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重建校园和加固已有建筑。所以,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只能在板房进行,另一部分学校由于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没有能力搭建板房,就只能选择在异地进行复学,这一阶段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访谈得知,青川县重建恢复阶段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比震前还简陋,大多以沙土地为主,并无任何标准的体育场地;其次,各类学校乒乓球桌居多,因为占地面积小,便于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2)虽然震后各级学校得到了社会捐赠的很多体育设施、器材,但是由于重建阶段场地匮乏,这些设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3)大多数高中学校体育场地匮乏,体育生要面临升学的压力,因此高中学校的体育训练大多自己找场地、修建场地为主,例如在学校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自制跑道、自己修建铅球场地等。

(4)通过访谈了解,进行异地复课的学校,在学校体育的开展的过程中,灾区学校和当地学校的学生一起利用体育场地和器材开展体育活动,对灾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3.4 灾后建设期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变化的研究

灾后建设期是指震后五年左右,在这一阶段受灾地区重新走上经济、社会发展正轨。经过三年的灾后重建,青川县在学校体育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崭新的、安全的体育场地和配备齐全的体育器材。通过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得知,在震前青川县没有一个标准田径场,如今青川县每一所中小学都配备塑胶跑道,场地、器材设施配备齐全,这是在全市乃至全省都不能够比拟的,震后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震后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统计表

通过表2可以看出,重建后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较震前有了巨大的变化,每一所学校都配备了塑胶跑道、篮球场等,且在体育器材上每一所学校都是配备齐全。甚至有些学校还配备了体育馆、游泳池、学生体质测试室。但是,由于青川县受到地形的限制,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能修建标准的田径场,例如木鱼小学、金子山小学等都是修建的160米、100米等长度不一的田径场。但就是这些不标准的场地,在震前对于青川县学校体育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对震后推动青川县学校体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学校体育设施的综合性功能尤其是防灾减灾功能仍未引起足够重视,重建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不容乐观。

通过调查发现,震后青川县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情况程波浪式发展。首先,在灾后重建期间,由于要满足学校的硬件要求,所以重建时期学校大力修建体育场地,补充器材。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援建单位的捐赠,使其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随着灾后重建的完成,援建单位的离开,再加上地方财政比较薄弱,导致学校体育场地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器材不能及时更新,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经费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最后,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在广元召开,青川县作为承办省运会的县区,有一部分学校承担了比赛项目,所以在经费的拨用上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使场地得到维护,器材得到更新,这一阶段学校体育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省运会专款资金。

4 结论

(1)通过调查得知,灾后影响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最主要的因素是体育经费,灾后的投入是呈波浪式发展。而体育经费是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的发展情况。

(2)其次,灾后影响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是地形限制。由于青川县出于山区,学校建设面积有限,间接的导致学校不能够修建标准的体育场地,在场地建设方面只能够因地制宜。

(3)最后,影响到灾后青川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是设备器材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漏洞。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场地器材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

猜你喜欢
青川县体育场地体育器材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青川县:抓实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明亮的眼睛》
我国体育场地规模现状下运营服务的升级路径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研究
我国冰雪体育器材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第六次与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我国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体育器材短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