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术西传的特征

2022-02-22 23:59任相原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造纸术特征

任相原

关键词:造纸术;西传;特征

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西传,给西方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影响;

对其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目前学术界不乏关于中国造纸术的研究,也不乏关于中国造纸术西传的研究;但却未有文章对中国造纸术西传的特征进行全面地分析、总结。因此,探究中国造纸术西传的特征不但可以丰富有关中国造纸术的研究,也可以从中国造纸术西传的历史中总结东西文明交流的启示。

一、中国造纸术的西传进程是非常缓慢的

中国造纸术的西传是沿着丝绸之路传播的,新疆是造纸术西传的第一站。有的研究者认为,“新疆地区造纸的历史向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初”;有的学者也认为,“造纸术在北朝至唐初传入高昌(吐鲁番地区),到了唐朝中叶沿着丝路传到了于阗”。因此,最晚不过唐初,造纸术已由中原地区传到新疆地区。

公元751年的“怛逻斯之战”后,造纸技术由被俘的中国工匠传到了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将这些被俘虏的中国工匠押至撒马尔罕(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并在撒马尔罕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造纸厂。公元794年,阿拉伯人又在哈里发的首都巴格达建立第二个造纸厂,造纸术传入西亚;公元10世纪,阿拉伯人又在大马士革开设了造纸厂。公元641年,北非被阿拉伯人征服,开罗成为当时阿拉伯文化、宗教和政治的中心。公元900年左右,阿拉伯人在开罗建立起了非洲的第一个造纸厂。此后,造纸技术开始分成两条路线传播:“一条是经过摩洛哥再渡海于1150年到达欧洲的西班牙;另一条是通过地中海进入西西里岛于1276年传至意大利,再转到欧洲各地。”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造纸技术在欧洲传播的重要中转点。1189年,西班牙人在法国的赫洛尔(Herault)建起造纸厂,造纸技术传入法国。1323年,法国人将造纸技术传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460年,法国人又将该技术传入英国的赫特佛德。1575年,西班牙人在美洲的墨西哥建造纸厂。1694年,在荷兰造纸专家列顿豪斯的帮助下,美国费城建立起仅有4名造纸工人的造纸厂。1803年,美国移民沃尔特·韦尔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创立该国第一家造纸厂。1276年,意大利中部蒙地法诺建立起了第一家造纸厂;1320年,意大利人将造纸技术传至德国。1350年,瑞士有了造纸工厂。1370年,造纸术传入奥地利。“1567年在莫斯科(Moscow)郊区卡尼诺(Kanino)建起了一家造纸工场。”“他们聘用德国人员来办事,沿用欧洲的手工造纸法。”“1698年俄国人又把造纸术传到挪威。”“中国造纸术于19世纪后期最后传入大洋洲。”“1868年,墨尔本建立起了澳大利亚第一家造纸工场。”至此,造纸术最终完成西传。

中国造纸术向西传播,首先传至亚洲的中部,以后又由亚洲的西部经过非洲的北部到达欧洲,再由欧洲传播到美洲和大洋洲。造纸术从公元2至3世纪首先在中原地区运用和普及开始,至最后向西传播到澳大利亚,历史长达近2000年。公元2世纪造纸技术经改良推广开来,经历大约5个多世纪才传入阿拉伯世界;又经历了大约两个多世纪,由阿拉伯传入非洲;其回传至欧洲又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后又经历了近六个世纪才传遍欧洲。造纸术由欧洲传遍美洲又经历了两个多世纪,并最终在半个多世纪后传至澳洲。可以看出,造纸术西传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

二、造纸术的西传路径为由点到体、以大城市为枢纽、从先进到落后地区

造纸术在西传过程中,首先是沿着丝绸之路由中原传播到新疆地区,经过公元751年的怛逻斯之战,传播到阿拉伯地区。公元8世纪后半期,阿拉伯人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在撒马尔罕建立起多家造纸厂。撒马尔罕因为其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位承担起学习和传播中国造纸术的任务。此后几百年里,“撒马尔罕纸”因其质地优良,畅行于中亚、西亚。后来阿拉伯又在巴比倫、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城市建立多家造纸厂,其中,大马士革建立的造纸厂规模较大,成为向非洲和欧洲出口纸张的重镇。北非隔地中海北望欧洲,南接南部非洲,西临大西洋,东边有红海,是连接亚非欧三个大洲的重要枢纽。巴格达与大马士革距离北非较近,又同是阿拉伯的势力范围,造纸术自然而然的传入到了当时北非的大城市开罗,进而在开罗分成两条线路传播:一条继续向西,经过摩洛哥到达西班牙;另一条通过地中海传入意大利再到欧洲内陆。西班牙和意大利成为造纸术传遍全球的最后两个中心点。西班牙的造纸术先传入法国以及美洲的墨西哥,法国又将其传入荷兰、英国,而荷兰又将造纸术传入了美国,美国又将其传入加拿大。意大利对造纸术进行了技术改良和革新后,意大利纸远销欧洲、北非、西亚等伊斯兰地区;随之造纸技术传入德国;进而发散到瑞士、奥地利、俄罗斯和挪威等国。19世纪后期,伴随着“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崛起,造纸术又被带到大洋洲,其西传最终完成。

可以看出,造纸术西传的路径,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最终传遍欧美洲及大洋洲的。从其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城市可以看出,其传播的路径又是沿着发达的大城市,再从发达的大城市通往发达的大城市。例如:撒马尔罕、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蒙地法诺、阿姆斯特丹、莫斯科等造纸城市,都是当时一个国家的大城市或者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这是因为当时的城市不但承载了大量的人口,而且又是文明传播的重要枢纽。城市的繁华促进了造纸厂的建立,而纸的生产又带动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进而又加速了城市文明的跃升。从造纸技术传播的地区来看,其又是从先进地区逐渐传往落后地区的。造纸技术从当时相对先进的中国,传入阿拉伯地区之后,促进了阿拉伯国家对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吸收,“推动了阿拉伯科学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昌盛和繁荣”。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后,推动了欧洲科学的繁荣和文化的进步、知识的传播和理性主义的兴起,对于促进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欧洲人民从落后、愚昧的黑暗中世纪解放出来发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伴随着欧洲文明的提升,以及大航海的到来,欧洲的殖民者又将造纸术带到了更加落后的美洲地区,推动了美洲的文明开化。可见造纸术的传播是由先进地区逐步传播到落后地区的,对人类文明的提升起到了厥功至伟的作用。

三、造纸术的西传在欧洲呈现出分阶段的特征

中国造纸术在欧洲的传播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为12世纪至13世纪。阿拉伯人将造纸技术传入西班牙和意大利,进而传遍欧洲和其他国家,前文已有叙述。第二阶段为18世纪至19世纪。此时的欧洲早已有了本土造纸技术,而且经历了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但因造纸原料单一,造麻纸用的破布供应不足,同时又不能造大幅麻纸,于是又从中国引入造皮纸、竹纸及造大幅纸技术。此阶段亦可称为中国造纸技术的再传入阶段。

18世纪以后,随着欧洲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和印刷业的发展,社会上耗纸量与日俱增。由于单一生产麻纸,使原料破布的供应严重短缺;各国纸厂普遍面临原料危机,纷纷倒闭,不但威胁着造纸业的发展也威胁到了印刷业。在人们探索可以代替破布的其他生产原料的同时,纸厂也在想法设法的抄造平滑纸,以便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并在激烈的竞争中推出新产品。因为原料和工艺问题,纸价开始不断上扬。为降低成本,改革造纸原料和工艺成为当时各国各届关注的一致问题,加上18世纪欧洲大陆掀起的“中国热”;这時的欧洲人就将目光共同转向了造纸业经久不衰的中国。

从中国获得技术信息的最典型人物,是1774年至1776年任法国财政大臣的经济学家杜尔阁。为发展本国的造纸业,这位州长率先采取措施引进中国技术。1766年,经北京留法两青年高类思和杨德望的帮助,杜尔阁得到了其所希望得到的中国纸帘、各种造纸原料标本及纸样,连同技术说明材料,其通过商船被寄运到法国,使该国首先获益。美国开国元老和科学家富兰克林1793年发表在《美国哲学学会会报》上,题为《论中国人造大幅单面平滑纸的方法》的论文,批评了欧美通用的造纸方法,介绍了中国造大幅平滑纸的方法,表达了18世纪欧美人在造纸技术上想要向中国人学习的普遍愿望。18世纪末,清乾隆年间由中国画师所手绘的造纸全套工艺过程的工笔设色组画,由在京师的耶稣会士蒋友仁(Michel Benoist,1715—1744)寄往巴黎,并在欧美传播开来。明代的《天工开物》早在18世纪就传到巴黎,并公开发表于法国科学学院刊物中,任何人都可阅读。此外,清康熙年间(1662—1722)研制出的“圆筒侧理纸”,以及中国以不滤水的材料将大纸帘间隔成几段,从而用一帘一次抄出几张纸的技术以及以白色矿物粉与胶水刷于纸表面实行表面涂布的技术,都传入欧洲。这些内容的传入,为欧洲提供了所缺乏的“10项造纸技术和技术思想”,对欧洲传统造纸生产中所用原料、制造工艺、基本设备等方面的改变和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其脱离了中世纪技术面目并对原有造纸技术路线作出了新的调整。尤其是“中国的抄纸竹帘的可弯曲性体现了一种先进的造纸思维方式,因而有极大的发展前途,是通向近代造纸机的必要阶梯”。以至于美国著名纸史学家亨特也说:“今天的大机器造纸工业,是根据两千年前最初的东方(中国)竹帘纸模建造的。”

由此可见,造纸术的西传在欧洲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分阶段完成的。欧洲国家在引入中国造纸术的第一阶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造纸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中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欧洲国家在面临造纸危机的情况下,不得不再次从中国重新学习新的造纸技术和思想,而这些造纸技术和造纸思想为近代欧洲的大机器造纸技术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结语

造纸术虽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但是其西传的过程确不是一帆风顺和迅速的,而是缓慢、曲折、分阶段完成的。通过分析造纸术西传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历史长河中,许多对人类有积极贡献的发明,由于一系列的因素,在全世界的传播具有和中国造纸术西传类似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古代这种开放、无私的胸怀,值得现代那些为了经济利益,而控制先进技术、抑制人类文明成果传播发展的国家效仿与学习。

猜你喜欢
造纸术特征
《天工开物》里的造纸术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古埃及比中国更早发明造纸术?
我学会了造纸
抓特征解方程组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
创意时代的新奇造纸术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