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评价效能与问题审视

2022-02-23 00:00喻小琴陆贤彬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办学育人

喻小琴 陆贤彬

摘      要 办学标准具有多重实践意义,对它的分析可以为了解学校发展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40年来江苏省普通高中办学标准进行了分析,聚焦“合格/基本合格”“实验示范性”“高品质示范”等核心主题词,此处表述不清楚,可让作者参与修改。在梳理普通高中办学标准实践历程的基础上,对办学标准引导普通高中发展的评价效能进行分析的,并就几对矛盾关系对普通高中办学标准与办学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进而提出优化策略。

关 键 词 办学标准  普通高中  评价效能  问题审视

引用格式 喻小琴,陆贤彬.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评价效能与问题审视[J].教学与管理,2022(04):25-28.

一、办学标准的意义理解

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学校办学标准和指标体系的认识、认定也不一样,未形成统一的学校办学标准定义。

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1]办学标准是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发的引领、规范学校发展的政策,是学校发展可以为或不可以为的规则,规定了学校办学的实践范围、行动规范和发展方向。其制定初衷是为了形成公共秩序,并具有以下多重意义:第一,办学标准成为学校发展底线达标的判定尺度。办学标准不是“天花板式”的无限预设,是对学校发展底线达标的规定,为不同学校提出了适合性、差异性达标底线和最低的标尺依据,是所有学校在最近的未来通过发展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二,办学标准通过消解混乱强化了相似的有序发展。办学标准是在统一规定、准则和依据指导下,对办学内容、活动和结果等进行的设计和限定,规定学校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消除了混乱和不必要的多样,所有学校呈现出相似、有秩序同质化发展状态。第三,办学标准实现了预期验证与有限质量提升关联。从对结果的导向看,办学标准是对学校阶段发展目标预期的设定,也体现了其质量提升功能。当然,办学标准并非无限促进学校品质提升,而因其统一性、一致性和秩序性等特质,决定质量提升作用是有限的,是在一定限度内的提升引领。第四,办学标准是公共意志规约与保障的政策话语表达。办学标准政策是政策制定者的教育意愿和意志表达,拥有话语表达权和指挥权,从顶层和整体上决定学校如何办,学校办成什么样。同时,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确保每所学校始终在正确轨道前行。

二、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实践探寻

1980年以来,江苏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经历了无标准、重点高中合格标准、星级高中评估标准,以及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标准等阶段。

1.重点高中办学“合格/基本合格”标准(1989-2002年)

这一阶段办学标准以“合格/基本合格”为目标导向,以“严格遵守、执行规章”为总体要求,在引导普通高中发展实践中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体现基本办学条件达标。要求学校没有危房,课桌椅配套齐全;有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设备达到《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基本标准》;数理化生等具备两名学生一组进行分组实验条件;在师资队伍方面,校长达到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教师学历合格要求在80%以上,学历不合格的教师中,50周岁以下者须达到专业合格。第二,关注学生成绩和兴趣发展。合格/基本合格标准都很重视学生智力培养和能力发展,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大面积提高,及格率、优秀率、连续升学率、升学率在当地居前列。合格标准同时注重发展学生兴趣特长,要求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充分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第三,注重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要求学校在对外发挥主动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内自主进行管理改革,建立领导体制,改革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积极解决教师的福利待遇问题,做好教学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供应,物资设备保管和使用良好。

2.“实验示范性”标准(2003年-)

江苏建立一星到五星五个等级的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标准,其中四星级评估标准相当于国家示范高中标准,体现了“实验示范性”要求:第一,体现优质特色现代化发展。教师群体优秀,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60%以上;校长有先进办学理念、独特办学思想,改革创新意识强。此外,有自身特有的传统优势、办学特色和良好办学声誉,有独特的校园设计,文化品位高,基本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第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实施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局面。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与机制,有丰富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和优质示范课,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选择需求。學生“学业成绩优良、学习负担合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第三,信息技术创新变革。要求学校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运用水平较高,在实现校内外资源整合的同时,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学校管理的深度结合,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制度、治理方式的创新。第四,在规划、规范与开放中发展学校。学校要有先进性、示范性、适切性、可行性和成效性等特征的学校发展规划。校务公开,管理民主,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机制,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开放制度,重视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3.“高品质示范”标准(2018年-)

高品质示范高中评估标准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高品质示范”为发展定位:第一,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标准第一条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规律”。要求学校形成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多元育人体系,建立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特色人才机制,有完善的选课制度、系统的活动体系和有效服务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第二,创立领先发展品牌。主要要求在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师资队伍、学校评价和学生社团等方面形成创新做法。如,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整体规划,落实教师专业发展举措,校长或教师领军人物在省内外知名;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有一批高水平、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艺术团体、体育团队、科技社团等品牌社团和项目等。第三,发挥学校典范和影响力作用。要在课程改革、学生指导、育人模式等方面提炼出经验,形成典范,成为展示江苏高中课改成果的示范窗口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创新典型。形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经验和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化经验,在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本特色育人模式和学校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影响力作用。第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生态。一方面要求学校加强与党团组织、家庭社会互动、整合资源,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学校发展营造可持续发展良好育人生态。另一方面重视与国外同行、学校、机构等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向国外同行推介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和办学经验,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吸引外国学生来校学习、交流和生活。

三、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评价效能

江苏普通高中办学标准从省域层面发挥了校外评估推动普通高中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

1.整体建构江苏省普通高中40年发展样态

三类标准为江苏普通高中40年发展构建了“一条主线、双重关系并存”整体样态。“一条主线”即在办学标准政策引导下,江苏普通高中发展历经了合格/基本合格——实验示范性——高品质示范等阶段。不同阶段标准既独立存在,又依次推进,提档升级。当后者取代前者时,新标准的出台使学校发展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如星级高中标准推出时,重点高中合格标准便被取消。“双重关系并存”指不同标准间同时存在着并存与递进关系。如2018年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标准颁布后,四星级高中评估标准依旧被使用,形成两类标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局面。但从学校建设要求看,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学校必须是有10年以上时间的四星级高中,二者之间又具有递进和升级关系。

2.引导与规约普通高中发展的评价管理功能

办学标准实现了从问责到帮助学校发展转向。问责转化并不是不去问责,而是包括学校如何遵守国家标准和规定,对学校提供服务质量的专业判断,学校内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以及基于资源和其他投入的学校质量输出的判断。各类标准中的指标体系、建设要求和评估细则等为学校明确优势、反思不足、解决问题、改变氛围、促进信息交流、共享和讨论等提供方向性引导,同时也规约了学校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行为方式。

3.反映办学标准评价的实践行动张力

不同阶段办学标准有一贯的共性坚持,即每一阶段都以部分普通高中优先发展为战略思路和总体设计,“优先发展”“典型带动”成为江苏普通高中40年发展实践经验,也呈现出不同阶段发展的差异要求。如主体责任实现了从遵照标准的被动执行者到基于标准的自主、创新发展的积极担责者变化;发展内容体现了从关注办学条件、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到学校整体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再到校内外融通、创新人才培养的转变;发展空间形成了从有限的校内空间到逐步开放的校外合作空间,再到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生态空间的拓展;办学成效体现了从发展学校自身到每一所学校都创新,从而发挥示范影响作用的变化。

4.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评价激励价值

在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20所首批建设立项学校和12所培育学校(2019年)中,有29所首批重点高中、30所首批四星级高中,分别达到91%和94%。29所首批重点高中有27所成为首批四星级高中,推进率高达93%。首批30所四星级高中和第二批2所四星级高中全都成为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培育)学校。32所学校基本上保持着最初形成的领先发展地位,成为江苏省普通高中先行改革试点、创新探索学校代表。

四、普通高中办学标准实施的问题审视

办学标准与办学实践因其遵循不同行为逻辑,秉持不同价值导向而产生差异,一方面需要维护教育相关者关系稳定,形成政策权力,推动学校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实践问题,形成发展经验,提升办学质量,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

1.“政策认同、对标找差”与“现场实践、问题解决”的矛盾

办学标准是政策制定者意愿的表达和达成,過滤了学校发展情境和具体化的复杂现场,呈现出共通性、抽象性和秩序化等特征,其引导性评价需要“政策认同、对标找差”。“政策认同”是前提,是一种态度取向。希尔斯慢认为:“即便在行政系统中,当总统制定政策时也不可能只依靠自己发号施令就能够使政策得以顺利贯彻实施,也必须得到他人的配合和支持,并获得一些人的赞同、其他一些人的默许,同时还需要另外一些人的热心帮助。”[2]它是正当性理论框架下的信任和预期,只有在标准认同基础上学校相关者才能去接受标准引导行为。“对标找差”是办学标准提出的学校发展行为要求,是对照标准的学校办学行为改进和教育质量提升。“政策认同”“对标找差”更多关注标准系统本身和标准值的呈现,是行政权势话语的间接表达,而没有站在学校发展立场来诊断学校发展中的实践问题,缺少从学校现场和现场存在的真实问题出发提出和确立、建设标准,使办学标准缺乏可靠、有力的数据、证据支撑,因而无法关照到学校个性化发展中“现场实践、问题解决”的真实需求。

2.“单一同质的规范要求”与“多样特色的个性发展”的矛盾

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差异性发展也成为一种需求,但以统一、规范、建构、控制为要义的单一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无法担起这一责任。在同一标准导向下,学校发展追求的是确保学校的地位和优势,遵循制度合法性的同质化,是远离学校自身现实性、独特性的同质建设和模仿参照,与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间存在不和谐状态。如何权衡二者关系、如何完善弥补办学标准政策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另外,办学标准政策引导下的江苏普通高中发展并不能推动全省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从1989年到2002年重点高中政策结束时,全省有重点高中312所,约占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849所)的37%;从2003年到2020年18年间,四星级高中308所,占全省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36%。办学标准精英化导向让大部分(60%以上)学校处于“标准缺席”状态,无法满足促进每一所普通高中都获得个性化特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3.“办学标准的底线要求”与“激励学校持续超越式发展”的矛盾

办学标准是对学校发展的底线要求,是指导学校办学、改革和发展的起点,而无法预设学校发展的高度。底线要求、静态标准与跨越发展、动态实践之间构成二维关系,不同的关系建构创生多种发展可能。静态标准与底线要求关联构成最低维度,即学校发展完全由办学标准引领,而最高维度是动态实践与不断超越相关联,学校可以超越办学标准成为发展的自觉主体。二维关系意味着不只是办学标准引领学校发展,学校自觉亦可以变革办学标准依据,学校需要遵循办学标准,更应跨越标准限度,探寻最大发展可能。但办学标准底线要求如何真实地激励学校不断超越?有研究者认为,优质学校评判标准有3种代表性理解:一是实质性尺度,它既能让优生更优,又能让差生变好;二是世俗性尺度,只需要升学率,能满足社会对高升学率的期待;三是行政性尺度,即教育行政部门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软、硬件方面有不同的评价与验收标准,符合高标准的学校[3]。总之,统一的底线标准无法满足家长、社会对学校发展的多样优质需求。

4.“优先发展、典型示范的引领性评价”与“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的普适性评价”的矛盾

整体看,江苏普通高中办学标准具有明显的“重点、优质、名校”导向性,“优先发展”“典型示范”成为这类学校存在的重要价值之一。“典型示范”是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学校治理方式,在以点带面,先行发展学校带动落后学校和推动江苏普通高中整体、全面发展中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示范性和引领性功能,但带来了优质学校发展层级固化。这是缺乏大决策思维导致的政策缺失,是暂时性、被动性选择,意味着还没找到统筹江苏普通高中整体发展的全面系统管理模式、先进经验和成功路径。“典型示范”也是多元发展局面未打开、照搬沿袭以往经验的做法,是缺乏生成办学标准新生长点和新改革动力的原地踏步,与当下倡导学校治理方式变革的普适性价值之间存在着距离性矛盾,并将进一步带来江苏普通高中整体质量不高、发展进度缓慢等系列问题。

五、优化普通高中办学标准的策略建议

1.办学标准的整体设计体现对办学实践关键问题的回应

与实践逻辑首先关注学校行动、学校发展不同,政策逻辑较为优先关注教育相关者间的关系稳定,维持相关者关系稳定并不妨碍办学标准对办学实践问题的关照。办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无法用罗列的方式提出,也不可能提出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应把真实的办学实践问题纳入到办学标准的整体设计和思考中去,并鼓励学校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2.鼓励普通高中办学标准形成多样、特色和包容发展的局面

当下的办学标准更多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标准或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指向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或普通高中优质学校发展。普通高中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特色学校等都缺乏应有的办学标准引导,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中根据普通高中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办学标准类别,從而解决统一办学标准与多样特色个性学校发展间的缺位、错位矛盾。

3.办学标准须兼顾规范底线要求与弹性发展空间预留的统一

办学标准应立足于规范学校发展基础、起点基础上,引导学校发挥自身潜力、优势,创造性地设计学校发展的未来走向。正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制定,必须有利于学校优势的挖掘,有利于学校合作能力建设,有利于促进公平和提升质量,有利于在改革创新中贯彻“育人为本”。只有实现办学标准底线坚守与无限引导之间的融合,才能彰显办学标准基础要求与弹性可能统一的双重品质。

4.深度挖掘办学标准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的延展影响力

普通高中整体发展固然须要树立示范典型,而更应该面向每一所学校,以办学标准为载体,推进教育治理方式改革,发挥多方参与治理普通高中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教育质量评价专业平台和信息化软、硬件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评估,探索推动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和个性化发展的全面系统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利娟.大学生对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认同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7:11.原文出自Thomas R.Dye,Understan-

ding Public Policy(6th.,ed.),Engle 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inc,1987.P.2.

[2] 希尔斯慢.美国是何如治理的[M].曹大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3.

[3]  张新平.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办学标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2-33.

【责任编辑  武磊磊】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办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普通高中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