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奏出世界风:难忘父母甩卖了半个牛群

2022-02-23 01:48耕秋
知音·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图雅乌日安达

耕秋

2021年10月12日,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迎来了安达组合专场音乐会,众多音乐家、教授、学者以及热爱民族音乐的大学生云集于此。《江格尔之赞》《小草》等多首经典曲目接连奏出,观众们陶醉在听觉盛宴中。而那深沉、浑厚、苍劲的马头琴琴音,更是在众多音色中脱颖而出,彰显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音乐会后,安达组合马头琴演奏家乌日根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面对赞誉,他憨厚而真诚地说:“我最要感谢的,是当年父母为我卖掉了那大半个牛群……”

走出草原:牛背上托舉着纸短情长

上世纪90年代,“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来到阿鲁科尔沁旗巡回演出,整个牧区都沸腾了,全旗的百姓都出动了,围着演出队伍把酒言欢。那时候,乌日根的哥哥也是一名乌兰牧骑小演员,13岁的乌日根去看哥哥,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马头琴,陶醉了……

不久的一天,噩耗传来,哥哥突遇车祸去世。乌日根爸妈伤心欲绝,乌日根却作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去学马头琴,延续哥哥的梦想。

妈妈一口回绝:“我们把你哥送出去,结果他连命都丢了。你还要走同样的路吗?我绝不同意!”

乌日根坚定地说:“我喜欢马头琴,我要延续哥哥的梦!”爸爸沉默许久,而后拍板定音:“行!你要是有这个决心,爸妈砸锅卖铁支持你。但是你可想好了,咱们家坚决不允许半途而废!”小乌日根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哥哥说:“哥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乌兰牧骑演员!”

从此乌日根也踏上了音乐道路。

乌日根,1981年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牧区,弟弟恩和比他小两岁,全家以放牧为生。1995年,14岁的乌日根带着爸妈卖了大半个牛群换来的钱,只身去往赤峰艺术学校,攻读马头琴专业。

然而,刚一报到,他就傻了眼,四年学费14000元要求一次性交,他依依不舍离开的牛儿们连学费都没有凑齐。幸好,小乌日根的赤诚打动了校长,容他缓交一半学费。可是,一到课堂上,乌日根又傻了眼。在赤峰,老师是用汉语授课的,那些乐理的教材也全部是汉语。从小讲蒙古语长大的乌日根,看不懂也听不懂。没几天,他就急得满嘴是泡。每天下课,他都求着同学用蒙古语给他复述一遍。为了跟上进度,他晚上蒙着被子打上手电筒,学习汉语。

等到摸上了心心念念的马头琴时,乌日根终于能连蒙带猜地听懂部分普通话了。彼时,老师十分严厉地说:“学马头琴特别苦,手指和手腕受伤都是日常,你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别三天两头哭鼻子。都想好了,要是吃不了这份苦或者跟不上课,立马卷铺盖走人,不要浪费家里的钱!”乌日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万万不能被撵走,可不能让那些牛换来的钱打水漂啊!

日日担心落后被撵走的乌日根,成了全校最刻苦的学生。学校琴房每天中午关停两个小时。身高只有1.44米的小乌日根,藏在门后,躲开大爷的查房,偷偷加练。因为长期超负荷练琴,他的十个手指全部受了伤,指甲缝里日日渗着血。

刚开始,他缠胶布止血继续练,可没两天,胶布就烂掉了。后来,他想了个绝招,往胶布和指腹之间滴502强力胶。胶布变得十分硬,指头弹起琴来非常有力量,乌日根乐不可支,还当妙招介绍给同学。结果,没过多久,他十指全都起泡了。室友一边帮他上药一边逗他:“还让我们跟你学,你这是要一起干废亲同学啊。”乌日根破涕为笑。

在乌日根写给家里的每一封信里,校园从来都如象牙塔,轻松且美好。可他不知道,那些被泪水打湿的信纸变得皱皱巴巴,早都出卖了他。弟弟指着信纸哭:“大哥一定吃了不少苦,纸上全是泪!”妈妈也不停地呜咽:“这字写得七歪八扭的,孩子手上肯定有伤。”可爸爸却嘱咐再三:“谁都不要戳破他,让他以为我们觉得他过得好,心里会舒服一些。”

于是,家人给乌日根的回信也同样美好,牛羊很肥,收入不错……在草原还没通电的那个年代,这每周一封的家书,辗转于汽车、自行车、牛车,寄托着家人的思念,保护着彼此的自尊。

幸运的是,乌日根的刻苦换来了优异的成绩。校长常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他是简朴与上进的典范,号召全校同学向他学习。

乌日根毕业时,校长又亲自送他去呼和浩特参考内蒙古歌舞团。乌日根高分入选,从此,马头琴成了他一生的事业。那天,他仰天长叹,总算没有辜负哥哥的梦想,父母的期望,还有那些被舍弃的牛羊……

奔向世界:马头琴余音流入千家万户

2002年,已经是一名马头琴表演者的乌日根,回乡过年,全村百姓都很激动,视他为晚辈中的骄傲。他爸妈更是喜不自禁,大摆宴席,宴请乡邻。

乡亲们围着篝火喝酒唱歌,足足闹腾了一个星期。乌日根弹着马头琴,望着草原上舞动的家人,一层苦尽甘来的薄泪氤氲在眼前……

那一年,乌日根回到呼和浩特时,惊讶地在皮箱里发现了弟弟写给他的信。信中,弟弟腼腆地写道:“哥哥,有件事,不好意思当面和你说,也不好意思电话里给你讲,只好给你写了这封信……”

原来,当年恩和眼见爸妈供乌日根学琴十分辛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初二那年,他主动辍学放牛。但其实,他也很喜欢马头琴,很想跟哥哥一样,走上心仪的道路。如今,哥哥学业有成,恩和很想问问,是否可以投奔他,到呼和浩特学习马头琴。

那个午后,乌日根握着信纸,泪奔了。他立即跑到单位电话亭给家里打了电话,要求弟弟马上到自己身边来。就这样,恩和离开草原,来到了呼和浩特。乌日根紧紧抱住他,说:“你只管好好学,哥供你!”那以后,乌日根一边上班一边打工。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利用起来,中午到蒙古族饭店拉马头琴,晚上到酒吧驻唱。而弟弟也拿出和哥哥一样的劲头,拼命学习。隔年,恩和考上了呼和浩特民族学校,乌日根负责了他的所有费用。

远在草原的爸妈几次三番给乌日根打钱,他们总是说:“你才工作,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爸妈还没老,家里的牛羊比以前值钱不少……”乌日根却将那些钱全都退了回去,他拍着胸脯跟爸妈说:“你们不知道,我在城里,可能挣了!别说恩和的学费了,连娶媳妇的钱都能攒出来了!”爸爸忍不住逗他:“那你倒是娶个媳妇给我们看看啊?”乌日根一下子臊红了脸。

其实,乌日根还真遇到了心仪的姑娘。2003年,乌日根在饭店演出时,认识了主持人斯琴图雅。彼时,图雅还是位学生,做兼职主持人勤工俭学。当她得知乌日根已经工作了,还出来赚第二份钱,十分钦佩。而乌日根也同样被美丽又上进的图雅深深吸引。有一次,他们演出到很晚,乌日根不放心图雅一个人走夜路,主动送她回校。结果,他惊讶地发现图雅居然和恩和是同学。缘分,悄悄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

同年,乌日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组成了安达组合。

2006年,安达组合过五关斩六将,杀入了CCTV青年歌手大赛决赛。图雅一同去了北京。安达组合紧张地备赛,从来没有空闲好好看一场节目。图雅却没有遗漏任何一场,她认认真真将每场比赛的智能问答题目都誊录下来,每晚定时为安达组合补充知识,成为他们最靠谱的智囊导师。

那一年,安达组合拿下了青歌赛首个原生态组合冠军。乌日根父母在电视机前十分激动,庆祝的长调响彻草原上空。乌日根妈妈流着泪说:“儿子的幸运都是他的努力修来的!”从此,安达组合演出不断,马头琴的琴音迅速流入祖国万家灯火。那年春节,乌日根在广东省深圳市演出,新年钟声响起时,他先给爸妈拜了年,紧接着拨通了斯琴图雅的电话。结果,嘴笨的他,连一句“我想你”都没说出口。但爱,却跨越祖国的大好河山,串成了线……

2009年3月,安达组合应邀赴美巡演。同年6月,他们随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出访俄罗斯,参加“庆祝中俄两国建交60周年暨中国文化节开幕式”演出……这支来自草原的乐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原生态音乐组合的实力。

走回草原:最美的琴音是桃李满天下

事业的飞升,让乌日根成为整个家族的骄傲。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爸妈渐渐将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他的婚恋问题上。电话里,爸爸旧事重提:“乌日根,你说出的话,到底什么时候兑现?六七年前你就跟我说,娶媳妇很简单。那现在媳妇呢?在哪呢?你是不是吹的?是不是根本没有姑娘喜欢你?”

面对爸爸机关枪一样的质问,乌日根满脸涨红,豁出去了:“哎呀,你们就乱操心!我早就找好对象了!你们看内蒙古电视台少儿频道,有个叫斯琴图雅的主持人,那就是我给你们找的儿媳妇!”

乌日根爸妈一连守着电视机好几天,把斯琴图雅的镜头锁得死死的。然后,不等爸爸催,乌日根妈妈就已经连环电话轰炸乌日根:“这么好的姑娘,还不结婚等啥呢?抓紧啊!别让人给抢了!”

其实,在乌日根心里,他早就认定图雅是自己的妻子了。只不过,那些年,他四处演出,图雅考入内蒙古电视台,也正是事业冲刺的紧要关头,婚姻之事就慢了下来。彼时,被爸妈这样日日相催,乌日根也顾不上什么浪漫了,连一句表白都没有,就拉上斯琴图雅看房子搞装修……

2009年9月,乌日根和图雅在呼和浩特举办了盛大的婚礼。两个家族所有的家人都从草原奔来,很多外国媒体也赶来祝贺,并被考究的中国文化折服。身着蒙古服盛装出席的乌日根爸妈既骄傲又兴奋。乌日根爸爸激动地说:“这一生做得最对的决定,就是送儿子学了马头琴!”

2010年底,两人的大女儿出生了。然而,安达组合的全球巡演马不停蹄,女儿出生第16天,乌日根就要去北京参加央视春晚。委屈与思念席卷了图雅的心头,婴儿的啼哭声和妻子的啜泣声将乌日根的心都疼碎了。可是,身为组合成员,他不能因为个人耽误集体的事。幸亏,爸妈及时从草原赶来,接下了帮他照顾妻女的重任。乌日根带着对家人满心的愧疚登上了飞机……

巧合的是,这种愧疚在3年后,再一次上演。2013年秋天,图雅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又是第16天,乌日根又要出国了。母亲忍不住训责乌日根:“图雅嫁给你,除了相思就是受罪!坐月子是女人最难的时候,你却两次都抛下她!”大女儿也抓住乌日根的衣袖央求:“爸爸,你别走,你才回来又要走!”乌日根望着一家老小,心如刀割。

两年后,乌日根又一次出国前,图雅正在电视台筹备节目,忙得不可开交。乌日根心疼妻子,最后,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带着大女儿去巡演,弥补缺失的陪伴。大女儿兴奋得不行,抱着爸爸左啃右亲。

然而,乌日根万万没想到,那是他“噩梦”的开始……大女儿到欧洲后,完全吃不惯当地的饮食。可安达组合的演出两三天就是一站,很多地方都没有中国餐厅。大女儿又喊又叫:“我不吃面包!我要吃奶奶做的饭,妈妈炒的菜!”乌日根实在没了辙,自己买个电饭锅,走到哪背到哪,给女儿煮米饭。

好几次,别人在后台调试乐器时,乌日根都在煮大米饭。但米饭尚且好对付,却不是每次都有条件炒菜。着急的时候,他就将随身带着的牛奶倒入碗中,给女儿弄牛奶泡饭,焦头烂额的乌日根因此被大家打趣为“安达奶爸”。

那一次,乌日根彻底体会到了妻子和母亲的不容易。从那天起,但凡在家,他都竭尽所能地承担家务,用最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2015年,安达组合已经走遍了美国的40多个州和英国的所有城市。国外的演出模式非常多样,除了音乐会,他们还经常受邀去大学、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演出。那些孩子对马头琴非常感興趣,常常围着他们问个不停。因为孩子们太过热情,很多学校还会复请他们,普及马头琴文化。

乌日根心生遗憾,祖国的民族艺术在国外广受欢迎,在国内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扬。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让民族音乐后继有人。

2016年,内蒙古艺术学院向安达组合抛出橄榄枝,期望他们到高校任教。乌日根当即接受邀请。

当年,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班成立了,填补了国内民族音乐高等教育的空白。紧跟着,安达班发展成民族音乐系,后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在那里,学生们可以同时学习马头琴、长调、呼麦等多项专业。为了带好“小安达们”,安达组合推掉了很多国外的演出,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学上。

如今,安达班已经招收了六届学生,而这些学生正日益成为中国原生态音乐的新生力量。2017年,出自安达班的Jangaa组合斩获“网易云音乐——音乐新力量”第一名和全国校园歌手大赛十强。2019年,安达班学员赴俄罗斯参加第三届图瓦世界呼麦大赛暨国际艺术节,荣获传统组组合金奖。

每次看到学生取得成绩,乌日根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妻子忍不住打趣他:“我怎么感觉,比你自己拿下青歌赛冠军时还要兴奋呢?”

乌日根握着妻子的手,袒露心声:“老婆,我兴奋的不是这些奖项,而是我挚爱的音乐有了传承人,就像我们有了两个女儿一样。”图雅露出蒙古姑娘爽朗的笑声,说:“傻瓜,我怎么会不懂你的心思?乌日根老师,你要继续努力,早日桃李满天下!”

目前,安达组合的足迹已经踏遍了20多个国家。从走向世界,到走回草原,他们始终在做一件事,让世界认识我们,让我们传承我们!

而乌日根一家也在呼和浩特扎下根。年终岁末,家里的墙上,又多了一张全家福,乌日根和妻女簇拥在老人身侧,艳丽的蒙古长袍衬托着最美的幸福。

编辑/李雪莲

猜你喜欢
图雅乌日安达
数据分析
永远的钢铁『安达』
乌日嘎和他的乌润合尔
乌日嘎的蒙古马
安达的圣山
图雅的诗
蒙药萨乌日勒为主方治疗萨病临床疗效分析
安达情
影视教学中的社会性别意识解析
——以电影《图雅的婚事》为例
真实的生命遥望——解读《图雅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