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传统村落空间的类型及保护

2022-02-23 04:53张洁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

张洁

关键词:传统村落;空间类型;村落保護

200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6%,2013年城市人口已超越农村人口达到51.27%,至2018年上升到59.58%,尤其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以高达67.76%的数据居于领先,当地GDP产值与其成正比增长,中、西部地区紧随其后。在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下,承载着我国乡土文化根性与传统劳作方式的传统村落一部分被城镇化取而代之,一部分因人口流失而逐渐人去屋空。传统村落的空心化现象是城镇化与现代化的产物,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所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现象,但传统的形成过程并非一成不变,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也并非互不相容,重点在于如何认识和界定传统与村落的关系与价值。

一、传统村落空间的范畴及类型概述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传统村落的认知主要侧重于以建筑本体为对象的物质空间层面的研究,“文化空间”这一概念的提出弥补了建筑空间研究在精神方面的不足,越来越多的文化学者开始关注并参与到村落保护的队伍中,研究视角呈现出“建筑空间-景观空间-文化空间”的转向趋势。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中,“传统村落”这一概念被定义为“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因此,空间意义上的传统村落空间应当是物质、精神与人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的多维度的网络结构,是由山川、河流、气候、土壤、植被、建筑以及地方性知识、历史、权力、血缘等共同构成的集合单位。

从空间的物质属性角度来看,传统村落空间可以分为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两大类型。

(一)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

物质空间具有物质的、可见的、实在的特性,包括自然生态空间、聚落空间、生活空间等具有物质属性的空间类型。

自然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为主导功能的国土空间,涵盖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它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地域文化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较之其他空间形态来说,传统聚落空间在建筑领域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指人类聚居的空间场所,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需求,此外还包括其他与人类活动相关的仪式场所、娱乐场所等。聚落空间根据基本属性的不同,有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之分。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依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空间而定,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元,不同地域的村落空间形态差异明显。这里仅从地形、地貌角度对全国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作出分类,主要包括平原型、丘陵型、山地型、草原型、沙漠型以及沿海型,从大的分布范围来看基本呈现九宫格式布局,即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均依次为草原-平原/山地-沿海,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游牧-农作-渔猎。

(二)传统村落的

非物质空间非物质空间包括文化空间、交往空间、伦理空间等不具备物质属性的空间类型。

文化空间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公布的《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提出。本文所指的是文化属性的文化空间范畴,即“岁时性的民间节日、神圣的宗教聚会纪念日、周期性的民间集贸市场、季节性的情爱交流场所、娱乐性的歌会舞节、盛大的祭祀礼仪及其场所、语言、族群的各种独特文化,独特的历史传统,等等”。

伦理空间一般由关系和准则两个维度构成,孟子提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五伦”即是对这种关系范畴的界定,与之相对的准则是忠、孝、悌、忍、善。可见准则依据关系而定,二者相互制约形成区别于法制层面的公共秩序。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是乡土性的,而伦理则是维系乡土社会结构的差序网络,但在日益“空心”的村落空间中,网络成员的流失不仅使其难以生成新的联结来维持原有结构,甚至进一步加速了村落结构的内部瓦解。

以上两个层面的空间类型是构成传统村落空间整体的必备要素。需要说明的是,物质与非物质两大空间是相互依存又形态独立的共生关系,二者之间各有分工,而非物质空间则作为不同物质空间的联结网络使其得以按照相应的社会机制有序运转。

二、传统村落空间的当代变迁

前文提到,自然生态空间是聚落形态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聚落形态的不同又会对文化空间产生影响,多维度空间经过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结构化的村落空间,村落是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村落空间是乡民进行生产与交往活动的空间载体。但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整体趋势下,传统意义上的村落空间已身处转型的摸索之中。

(一)聚落空间与村落转型

早在1980年代我国刚步入社会转型初期时,老一辈学者就曾针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发表观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之弊端对于现代化进程的阻碍,二是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关注重点在于如何尽快富起来,甚至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何兹全先生认为“为了避免封建的东西借先进之名而发威风,还是缓谈继承为好”,因此存续在传统村落空间中的文化传统被冠以落后之名在一段时期内被现代文化强行“置换”,在传统中赖以生存的传统技艺、民俗活动失去土壤。21世纪以来,国内经济实现稳步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社会结构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传统乡村居民固有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村落原有的传统功能难以满足现代居民的新需求,加之城镇化建设力度增加,前者加剧了乡村人口规模化地涌向城市,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将村落改造成城市。尽管近年来在政府的号召下,以回归传统为主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工艺复兴已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潮流,大批城市人口聚焦乡村旅游,为地方经济带来效益提升的同时也留住了村民,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大量投入重金打造的特色村落、特色小镇面临没有游客的窘境。无论收益如何,脱离了传统、流于表面化的村落转型往往体现出先天不足的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已先后完成五批认定工作,虽总量庞大,但不同省区之间仍有较大悬殊。首先,从目前的名录统计数据来看有两个特点较为突出,一是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交通不便利,文化相对闭塞的多山地区,先天的地理条件在传统村落与外界之间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一方面保护了当地原有的文化面貌,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其自身经济的发展;二是传统村落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具体分布于中西部山区,以云南、贵州最为突出,如云南白族聚居区、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村落认定数量居于全国榜首。其次,分析名录认定的地区数量差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部分省市城镇化率较高,开发与转型的时间较早;二是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与保护意识不足;三是地理条件与交通的限制也会对普查工作的难度产生影响。

平原地区的传统聚落因地理交通的便利,开放性相对较高,易于接受经济全球化与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新事物,乡村城镇化率居于领先,且建设成本相对较低,故留守人口与山区相比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城镇化带来的基础设施较完善,教育、醫疗、娱乐等资源配给度高,大大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在城乡一体化、贫富差异被弱化的情况下,降低了外出谋生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便利的交通与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其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增收,有些收益较好的村落不仅留住了本地居民,还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口驻村创业,以至形成一条规模化的生产链。而山地牧区则因其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以及交通的闭塞导致其区域内现代化进程缓慢,甚至许多历史悠久、存续良好的传统村落仍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对此我国从整体性保护入手专门设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与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相呼应。

(二)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

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是来自两种不同传统的运行机制,中国的传统社会是通过血缘与地缘关系连结而成的关系网络。费孝通在《礼治秩序》一文中分析了“礼”和“法”的不同来自维持规范力量的不同,法依赖的是政治权利,而礼依赖的是社会传统[4]。尽管这个观点提出于1940年代,但其对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内在规律作出了区分。在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乡村正在经历由礼治到法治的过渡与适应,并在很长的一个阶段内仍将处于这样的过渡状态。礼对现代人的约束力逐渐减弱,法与礼的冲突可说是中西文明体系的冲突。

社会学学者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的组合,“一旦有机整体的某一部分事实上或在概念上同整体分开,它就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社会是人活动的产物;社会是一种客观现实。人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因此,传统礼俗与现代社会相悖的矛盾体现在两种互动模式与评判机制的冲突,一方面是身处现代社会的传统礼俗,另一方面是建立在传统礼俗思维下的现代社会,二者将发生本质变化。从这个视角来看,保护传统文化与传统村落的实质是寻找两种社会机制的平衡模式。

三、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途径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应如何改造?改造的尺度又是什么?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改造应从村落问题的源头分析,当前传统村落空心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功能缺失、生产力不足、福利保障不完善三个方面。物质是精神的前提,保护完整活态的村落的前提是留住村落中生活的人,人是村落空间的主体,失去了主体的村落仅剩下物质空间,即使在旧址的基础上开发旅游也无法挽救逝去的村落传统。当前社会正处于全球性的发展与变革之中,人的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均在新旧交替中,故从保护传统村落空间整体的角度对保护途径试作以下几点探讨。

(一)加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均衡资源分配,改善人居质量。这一点在新农村建设中进展较快,但在偏远山区的传统村落中却难以见效,尤其是交通不便、缺乏区位优势且在短期内难以获得经济收益的传统村落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如果地方政府无法给与足够的扶持力度,传统村落名录的认定将失去意义。此外,由于乡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合理推行互助式的养老模式可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的投入,同时尽快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为当地人创造一个集生活质量与保障于一体的居住环境。

(二)培育地方性品牌,提高生产内驱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传统村落的保护如果仅凭政府自上而下的扶持与学者挨家挨户地记录抢救是无法长久的,保护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的根本在于生产力。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三管齐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传统工艺成为生产扶贫的首要途径。重视地方及民族特色品牌建设,一方面可通过扩大生产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为村民提供创业、就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青壮劳力的外流及适婚女性外嫁的情况,保障村落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以经济增长反哺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复兴,实现村落文化空间活态延续。

(三)完善道路及交通方式,保障生产运输通道。前文已经分析过地理条件与交通设施对于村落发展的限制。在路况较差、交通不便的村落发展旅游或手工艺生产等行业必然会受其道路条件制约,村里的人出不去,村外的人进不来,生产销售同样受限。过度的封闭使其长期限于与外界脱节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中,而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模式又随着人力的外流逐渐崩溃,留守村民的老龄化、生产工具的落后导致作物产量锐减与耕地浪费,这是许多偏远地区传统村落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因此完善道路与交通迫在眉睫。

(四)确立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和意识,保护村落历史风貌。在制定村落保护计划时,首先应充分认识文化基因在传统村落空间传续过程中的重要性,其通过历时的、持续的、动态的整合及筛选过程而形成体系化的村落文化传统,并以其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所抽象化的符号形态呈现于村落空间的各个方面。其次,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相互依存、相互表征,缺一不可。整体性保护观点的提出已经持续多年,但在实际规划中仍难以实施,尤其体现在一些村落在被开发旅游的过程中照搬某地成功模式的情况,导致传统村落不见传统、特色村镇不见特色,此类对传统村落的置换与重构所造成的结果是不可逆的。因此,采取跨界、跨学科合作与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根据具体的空间类型与特征共同商讨保护方案,对于科学、有效地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张双敏)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构成分析及保护策略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现状与发展模式的探究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