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汤联合rhG-CSF治疗晚期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观察

2022-02-23 06:37李崇慧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骨髓胃癌化疗

张 明,李崇慧

(1.安徽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二科,安徽 合肥 230031)

胃癌是全球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1],近30年来,我国居民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高居我国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恶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约40万例,占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胃癌患者总数的约40%[2]。我国胃癌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早期低发现率以及5年低生存率的特点[3],因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且我国胃镜常规检查尚未普及,患者确诊时大多已属晚期,多伴有局部及远处转移,故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成为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方式之一[4]。然而化疗会损伤患者骨髓微环境或髓系祖细胞,进而导致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很多患者因为严重的骨髓抑制被迫中止化疗,从而出现癌细胞转移和扩散,最终降低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5]。国医大师徐经世创立的升白汤在我院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故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升白汤联合rhG-CSF治疗晚期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二科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排除不能经口进食者和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者,共纳入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rhG-CSF+升白汤)和对照组(rhG-CSF)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0~78岁,平均(63.45±10.01)岁;KPS评分:60~90分,平均(72.46±10.67)分。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2~76岁,平均(64.56±8.47)岁;KPS评分60~90分,平均(73.21±9.63)分。两组患者均为中度至低度分化的腺癌(IV期)。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阶段和KP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诊断,至少有1个可测量的病变灶,估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一线常规化疗方案,化疗前已排除相关化疗禁忌证,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需行细胞学和(或)病理组织学查验,以确诊为原发性晚期胃癌;②均符合国际抗癌联盟(UICC)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6]的诊断和分期标准;③全部患者入院前均未参与放疗和化疗,估计生存时间不低于90天,心功能、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未见显著异常;④在纳入临床研究前,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或由患者家属代为签署。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的肝肾功能和(或)凝血功能异样者;②化疗禁忌证者;③KPS评分<60分者;④临床观察进程中在院信息丢失者。

1.4 研究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XELOX方案化疗,具体方案如下:第1~14天口服卡培他滨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65),1 000 mg/m3,bid(早、晚餐前30 min);静脉滴注奥沙利铂注射液(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47),130 mg/m3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持续静脉滴注2~6 h,第1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89),400 mg/m3加入到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第1天。21天为1个治疗周期。

对照组:rhG-CSF(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0050)150 μg皮下注射,化疗结束后用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白汤,药物组成:生黄芪30 g,北沙参20 g,仙鹤草20 g,石斛15 g,灵芝10 g。日2剂,早晚2次分服。

化疗完成后,两组患者均查验血常规作为治疗前数据,下次化疗前再次复测血常规数据作为治疗后数据。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情况,相关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生活质量KPS评价:上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分;降低: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10分;稳定: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的绝对值≤10。有效率=(组别总例数-上升例数)/组别总例数×100%。骨髓抑制分度标准[7]见表1。

表1 骨髓抑制分度标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则降低更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WBC、N、PLT和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BC、N、PLT、Hb比较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评分量(KPS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比较 (n)

3 讨论

晚期胃癌的特点:①患者就诊时已合并远处转移;②手术有局限,且术后可能出现癌细胞复发及转移;③绝大多数患者已基本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主要治疗目的[8]。姑息化疗在晚期胃癌的综合性治疗中仍占据核心地位,目前XELOX[9]方案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

目前输血、各种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某些中成药是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导致骨髓抑制的主要措施,虽然均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价格昂贵,患者经济负担重,某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发热、过敏、皮疹等并发症,部分患者依从性差,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中医虽然没有骨髓抑制这一说法,但化疗后患者常常伴有乏力倦怠,动则气短,少气懒言,语声低沉,自汗盗汗,面色萎黄,舌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等临床表现,故可将其纳入“虚劳”或者“血虚”等范畴[10]。

徐经世老师认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肿瘤进展,进而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用药更注重调节人体脾胃功能,脾胃乃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康健则气血得以源源化生,脏腑、经络得以不断充养,外可御邪毒,内可守正气,是故以此为诊治要义。中医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时应该注重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尤其是肺、脾、肾三脏,故治疗上当以扶正补益、顾护正气为主,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11]。徐老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自创升白汤,用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症状,方中生黄芪药性甘微温,功能补气升阳、生津养血、固表止汗,其补气之功非他药所能替代;仙鹤草药性苦涩平,功能养血止血,与黄芪配伍,可补益气血,常用于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治疗;北沙参药性甘微苦,功能养阴生津,津血同源,合黄芪共奏养阴补血之功;石斛药性甘微寒,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之效,可用之调理中焦脾胃,有养阴不助湿的特点;灵芝药性甘平,能补血气心神,滋养肺肾之气,改善患者食欲。全方药味精炼,药性平和,治养结合,临床应用时疗效可观。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12-13]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其有效成分黄芪多糖对肿瘤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仙鹤草抗肿瘤效果肯定,其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14];石斛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进而达到一定抗肿瘤细胞增殖的功效,此外还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15-16];灵芝中含有的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灵芝免疫调节蛋白等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影响肿瘤细胞的代谢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等作用,故而能够起到很好的抗肿瘤作用[17];北沙参提取物对胃腺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8]。

综上所述,升白汤联合rhG-CSF治疗晚期胃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具有降低其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升高WBC、N、PLT和Hb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髓胃癌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最后一个夜晚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赞美骨髓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