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综合治疗脑性瘫痪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2022-02-23 06:38周钊鹤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证候针刺患儿

周钊鹤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 儿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是指一年内频繁发生呼吸道感染,根据其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本病婴幼儿多见[1-2]。脑性瘫痪患儿免疫力一般较正常儿童低,更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康复疗程期间经常因呼吸道感染而中断治疗,影响康复进程,且脑性瘫痪患儿服药较正常儿童更为困难,因而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一个长期过程。针刺疗法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但因穴位的刺激量较大,同时针刺的疼痛限制了针刺疗法的推广,因此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创立了毫针长时留针法,使用平刺及关键穴位针刺的方法减少患儿痛苦,增强穴位刺激,大大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以来,其对脑性瘫痪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儿童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34例1.5~6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脑性瘫痪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7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出生周龄、出生体质量、GMFCS分级、脑瘫分型等整体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n)

1.2 入选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①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3],诊断所需时间段为1年,并将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气管-支气管炎)单独计算次数用于诊断。②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标准:参照2012年《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③脑性瘫痪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指南》编写委员会《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5]。

1.2.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脑性瘫痪诊断;②符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西医诊断;③年龄:入选年龄限定在1.5~6 岁;④病程:病程至少1年(非急性感染期患儿,且急性感染期恢复后至少1周)。

1.2.3 排除标准 ①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原发病的患儿;②近1年内用过免疫抑制剂者或免疫增强剂的患儿,以及服用过其他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药物的患儿;③合并严重心、肝、肾、消化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的患儿;④确诊为癫痫的患儿。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维生素AD滴剂口服治疗,治疗组同时予太渊穴、太溪穴、三阴交穴毫针长时留针治疗,使用毫针平刺,方向为经脉循行顺向,进针0.5寸~1寸,留针1 h,每周3次,治疗3个月。

1.4 疗效评价

1.4.1 疗效标准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医证候治疗效果评定根据卫生部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其中临床痊愈,证候积分减少率≥90%;显效,证候积分减少率≥60%,<90%;有效,证候积分减少率≥30%,<6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率<30%。证候积分减少率=(治疗前证候积分和-治疗后证候积分和)/治疗前证候积分和×100%。总有效率以痊愈、显效、有效计数。

1.4.2 观察指标 ①呼吸道感染次数、平均病程和病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评估;②中医证候疗效、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n(%)]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分)

2.3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4 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组患儿总感染次数中的感冒、咽峡炎、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感染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炎差异不大(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1年内感染病程比较,治疗组患儿发热、扁桃体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上下呼吸道表现差异不大(P>0.05)。见表5、表6。

表5 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情况比较 次)

表6 两组患儿呼吸道感染病程情况比较 次)

3 讨论

婴幼儿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力低下,而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免疫力尤其低下,或伴有先天性肺支气管发育不全,更易罹患反复呼吸道感染[8-10]。肖曙光等[11]对脑瘫康复病房患儿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占45.3%,其中呼吸道感染病例占82.2%。因此,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对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进程尤为重要。

防治儿童脑性瘫痪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维生素AD干预是常规治疗手段[12-14],反复呼吸道感染与维生素AD缺乏有关,补充维生素AD有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15-16]。

中医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丰富。临床中发现,维生素AD结合传统中医治疗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针刺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其对穴位刺激量较大,疗效确定,但针刺引起的疼痛限制了针刺疗法的推广。本研究采用毫针长时留针法,可减少患儿痛苦,长时间留针又增强了穴位刺激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本研究选用太渊穴、太溪穴、三阴交穴长时留针法治疗脑瘫患儿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肝、脾、肾三脏气血不足,卫外功能薄弱,六淫之邪侵肺,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太渊[17]为手太阴肺经原穴,五输穴之输穴,为全身气血汇聚的部位,肺经原气所过和留止之处,《难经·六十六难》提出:“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针刺太渊可调和营卫、调理气血阴阳。太溪为足少阴肾经原穴,肾经气血汇聚之处,针之可调补肺肾之阴。三阴交[18]属足太阴脾经,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三经气血在此交会,健脾和胃,培土生金,三穴同用,共奏培元扶正之效。

本研究发现,毫针长时留针法治疗脑瘫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肺脾气虚效果最佳,脾肾两虚者次之。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易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本病为本虚标实证,主张防治结合,且防重于治,治法是扶正益气固表,益肺健脾补肾。本研究选用太渊穴、太溪穴、三阴交穴长时留针,以助脾运,脾为肺之母,取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意,肺、脾、肾同补,可达改善体质,抵抗外邪,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目的。《素问·离合真邪论》曰:“(补之)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久留针以候气,气至而有效。

综上,毫针长时留针法治疗脑性瘫痪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证候针刺患儿
萧山地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复合证候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证候、体质及其关系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清明的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