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北京市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2022-02-23 07:57索雅丽郭春雨孔博源
南方农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平谷区科技成果现代农业

索雅丽,郭春雨,孔博源,平 阳

[1.农鑫高科(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2.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北京 100081;3.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北京 100073;4.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97]

平谷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农业发展区域,拥有50%左右的农业人口和80%以上的农用地。除此之外,平谷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产业。近年来,平谷区围绕首都“果盘子”“菜篮子”的农业发展定位,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优质的农田后备资源助力区域农业的发展。同时,为提升平谷区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水平,相关主体不断强化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视度、支持度和落实度,凸显了农业科技创新在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然而,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成为制约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有必要从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明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以及充分发挥这些作用的科学策略。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1.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借助严谨的方法和科学的流程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可供农业活动使用的技术方法,从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技术性活动[1]。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将适合区域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方法有序引入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活动中,替代传统的、陈旧的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区域农业发展方式的迭代升级。例如,一些技术团队将荧光新材料应用到农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中,逐步替代了传统使用农药防控病虫害的方式,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农作物的安全性,实现了生产的绿色化转型。

1.2 弥补现代农业发展短板

现代农业发展既要依靠气候(热量、光照、水分)、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也要依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机械等社会经济条件[2]。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发展在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这种目标决定了平谷区农业发展不能仅依靠单一土地或者劳动力资源的利用,而需要依靠自然条件要素和社会经济条件要素的“并驾齐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将那些能够弥补农业发展短板的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可用于实际农业发展的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3]。例如,在刘家店镇的“国桃”种植中,种植主体通过从附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引进机械化的设备,实现了耕地、除草、喷药环节的机械化、智能化,1个人可管理3.3 hm2的桃园,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1.3 提升农业发展资源要素利用率

现代农业发展依靠的是多种资源要素的综合利用。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平谷区只有将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多种农业发展资源要素整合起来加以利用,才能够实现“1+1>2”的效果。从图1可以看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致力于通过对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提升农业发展的综合能力,使各类资源在促进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最大化,这无疑提升了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平谷区农业科研力量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将通过科技研究获得的成果推广到农业生产领域,推动平谷区现代农业效益的提升。

图1 基于资源要素利用视角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 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区域农业发展需求错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追求的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区域农业技术需求的均衡[4]。虽然科研机构在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实践时会进行必要的市场需求调查,以保证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区域农业发展需求吻合。但是,由于需求调查活动往往不能覆盖区域整体,以及地区范围内农业经营主体在技术需求方面的差异化,导致最终研发出的科技成果只符合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效果欠佳,进而出现科技成果的转化结果与预期存在较为明显偏差,最终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方面的促进作用的发挥[5]。

2.2 科技成果转化力量薄弱

目前,平谷区的农业科研成果产出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活动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机制。负责农业科研成果产出的农业科研部门将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经费的争取以及科研成果的获取和获奖等方面,对科研成果是否和能否转化为实际推动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则缺乏相应的关注、跟踪和支持,导致农业科研部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力量比较薄弱[6]。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和农业科研部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活动的对接中,通过项目协作的方式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和效果,但从整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来看,平谷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力量仍然相对薄弱。

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

在市场化的机制下,农业科研部门、科技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收益和利润。那些有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市场需求量高的农业科技产品或服务,往往有更多的科技企业热衷于参与,而那些对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有推动性作用但价格高昂、销量偏少的农业科技成果内容则鲜有企业参与[7]。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两极化”的情况。此外,目前对农业科研活动的评价更多停留在论文或者专利数量上,而缺乏对这些科技成果转化后为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的实际效益的考察和评价,这就导致农业科研部门和人员对成果转化的重视度、参与度、支持度偏低,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进度和效果。

3 改善策略

3.1 提升农业科技行动与区域内农业发展需求的协同性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是促进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科技行动的综合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农业科技行动与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协同吻合,即包括科研部门和科技企业在内的科技主体开展的农业科技行动和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应与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同步,按照供需平衡的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1)深化田间调查,掌握现代农业发展的真实需求。农业科技成果运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小农户缺乏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仅凭小范围、浅层次的调查很难掌握真正的农业发展技术需求[8]。因此,农业科研部门、科技企业要注意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农业合作社等不同规模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的精准性。

2)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转移。目前,平谷区有275个行政村,这些行政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阻碍。这是因为这些行政村缺乏懂技术、掌握先进农业生产理念的带头人,无法与科研机构和技术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合作,导致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些技术需求无法准确、快速地转化为科技研究需求信息,进而阻碍了信息的传递。鉴于此种情况,政府、农业科研部门、科技企业等主体要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和引导机制引领各类技术创新资源向平谷区的农村地区流动转移,通过在农村设立科研基地,密切科研活动与农业活动之间的关系,使科技成果能够针对性地产出、转化和利用,真正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

3.2 积极打造区域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政府、科研部门、科技企业等主体要联合起来,积极打造具有平谷区特色的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更多科技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资源支持,使农业科技成果能够顺畅地转化为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生产力。

1)加大平谷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建设投入。政府要通过规划、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方式“筑巢引凤”,让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加入平谷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列。科研部门要积极挖掘和利用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平台优势,开展农业科技项目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对接活动。企业则要根据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短板,积极吸引各方面的资金、技术、人力、信息等资源,将其汇聚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为科研部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能力的提高[9]。

2)加强项目协作。在农业科技研究中,政府与科研部门、企业与政府、科研部门与企业之间都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压缩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政府要密切关注科研部门、科技企业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困难,为其提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资金、土地等资源支持,助力平谷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开展。科研部门、科技企业之间要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开展密切协作,打通农业科技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使科技成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可以应用的产品或方案。

3.3 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持续推动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提升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效果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偏弱的情况,相关主体要通过政策鼓励、市场引导等方式加以扭转,持续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

2)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在政策层面,政府要加大对有利于平谷区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为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降低、效益提高,激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在市场方面,科研部门、科技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明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焦点和重心,将更多资源分配到潜力大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压缩成果转化周期、提高成果转化效益[10]。

2)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评价机制。针对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评价机制中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标准缺失的情况,相关主体应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和权重的关注度。不仅要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评价机制的重心向科技成果产出后的应用环节延伸,使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效益成为整个评价中的重心和关键,以此凸显科研赋予平谷现代农业发展的定位,还要继续深化层级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评价策略,使那些难度大、效益高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为能够发挥更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4 结语

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对应的是在平谷区发展农业的活动和状况,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层次性、相对独立性和开放性特点。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和利用正确的方法,实现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作为农业科技活动的重要环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当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遇到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与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错位、科技成果转化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等问题,则要通过提升农业科技行动与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协同性、积极打造平谷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动力等措施加以解决,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平谷区现代农业发展。

猜你喜欢
平谷区科技成果现代农业
平谷区总工会扎实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平谷区总工会 围绕中心 精准服务职工群体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平谷区总工会 争做“文明平谷人”,助力平谷创城活动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控制现状分析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