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2-02-24 00:05赵国定杨璞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常见病害种植技术马铃薯

赵国定 杨璞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农业产业模式逐渐多样化,农业种植水平逐年增高,已形成了传统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马铃薯是我国农业产业中重要的蔬菜之一,随着人们对马铃薯需求的不断增加,马铃薯的年产量逐年上涨。如何促进马铃薯的高效产出以及马铃薯的病害防治已经成为农业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探索方向。文章就马铃薯的特征、发展现状、种植技术以及如何防治病害作出具体阐述。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4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32;S532       文献标志码:B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粮食产物之一,已经有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马铃薯具有产量高、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人们生活饮食中广受欢迎。

目前,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模式发展,但由于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病害的威胁,所以寻找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促进马铃薯高效产出的重要举措。

1 马铃薯的具体特征

马铃薯属于茄科的一种,薯块中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第一,食用马铃薯能够预防中风。研究表示,马铃薯中富含的钾元素能够促进人体细胞代谢率,避免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食用马铃薯可以减肥。马铃薯中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因此可以让人们在减肥的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是减肥的黄金食品。

第三,可满足人们在饮食中粗粮与细粮合理搭配的需求。研究指出,马铃薯中的粗制纖维可以帮助人们促进肠蠕动,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第四,多食用马铃薯能够调节胃功能,防止胃溃疡。

第五,多食用马铃薯能够降低血压,保持人体血压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我国马铃薯主要种植在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1]。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国家,我国对于马铃薯的品种研发和农业种植都有丰富的历史经验。

2 我国马铃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马铃薯发展历程

通过调查得出,我国马铃薯的发展经历了3个重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1960—1984年,这个阶段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比较缓慢。马铃薯在种植时期受到了生产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导致产量不高、质量不佳。

第二个时期是1985—2007年,在这22年期间,我国马铃薯种植已经由缓慢发展期转变到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在马铃薯种植技术,还是在马铃薯产量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我国餐饮行业受到外国快餐文化的冲击,出现了大量的西式快餐店,其中,薯条和薯片的制作都是以马铃薯为原料,这也促进了我国马铃薯产量的快速增长,使我国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种植国。

第三个时期是2008年至今,自2008年开始,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种植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马铃薯产业种植—技术研究—病虫防治—市场消费,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我国马铃薯种植业的全面发展。

2.2 马铃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马铃薯行业发展快速,但在种植过程中受区域、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地区存在选种方面的问题。马铃薯只有在合适的地区和土壤中种植才能保证产量,部分地区没有提前对土壤进行科学有效的评测,盲目种植,导致马铃薯产量低下、质量不佳。

第二,部分地区种植技术落后。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科技化发展。但是部分地区没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优势,没有将高新技术与农业种植有效融合,进而导致马铃薯种植技术落后。

第三,储藏条件有限。农民在储藏马铃薯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的分户窖藏模式。这种传统的方式由于技术落后,导致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出现溃烂等问题,进而造成农民经济损失。

第四,销售渠道较少[2]。目前,我国马铃薯的销售模式比较单一,农民存在重视种植、轻视销售的错误观念,不能及时与外界信息对接,没有形成以马铃薯为主的统一销售产业链。

3 马铃薯种植技术

3.1 科学选种

种植马铃薯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进行科学评估,准确判断是否适宜种植马铃薯。我国土壤条件呈现出区域差异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农民在种植马铃薯之前要先了解土壤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种植。

农民不仅要科学选择种植地,还要科学选择种植品种。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了300多个品种,例如常见的黄色、白色马铃薯,具有特色的红色马铃薯、黑色马铃薯等。因此,农民可以先对马铃薯品种特点和种植条件进行深入研究,选择能适应当地土壤条件的马铃薯品种。同时,马铃薯受气候影响较大,因此农民需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马铃薯生长状况和病害情况及时调整品种。

3.2 熟练应用催芽技术

在种植过程中,催芽是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技术之一。将种子平铺在厚度为10 cm左右的沙土上,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6 cm左右的过筛沙土。为了保持土壤的湿度,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在上面喷水,及时关注种子的生长情况。

3.3 注意气候影响

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气候影响。因此,农民种植马铃薯时,要尽量在夏天做好准备工作,以免雨水过多造成马铃薯溃烂,农民应在雨后做好排水工作,确保马铃薯健康生长。

3.4 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

种子下播后,农民需要在地表喷高脂膜,保持地表温度,提高出苗率。在出苗后应及时培土,除草和疏松土壤,在苗根培育少许土。在种子生长过程中,为了避免病菌的侵害,还需在土壤上喷洒高脂膜,促进马铃薯地表的枝叶生长,提高马铃薯防御病毒的能力,增加马铃薯的高效产出。

一般来说,种植马铃薯的地表温度应当达到1 ℃。因此,最适宜的时期在4—5月,农民要随时关注天气情况,如果温度降低或者遇到霜冻需及时调整种植的时间[3]。再者,在种植过程中,需科学调控马铃薯的种植密度,行距应为70 cm,株距应为50 cm,栽种的数量需达到38 000~41 000株/667 m2。

3.5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应注重田间管理,促使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幼苗期的马铃薯附近很容易生长杂草,如果没有及时清除杂草,会导致马铃薯肥水供应量不足,过多的杂草会抢占马铃薯的生长资源,从而导致马铃薯根茎生长速度减慢。另外,如果没有及时清理杂草,一些虫卵会在杂草上生长,进而影响马铃薯的健康生长,减少马铃薯的产量。

施肥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步骤。马铃薯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因此需要根据马铃薯生长阶段的不同需求选择科学有效的肥料。马铃薯在幼苗时期枝叶和根茎都比较小,需要的肥料较多,因此在这个时期需确保施足肥料,促进马铃薯在幼苗阶段的生长。需要定期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必要情况下可追加化肥。例如,在马铃薯开花时,可以选择不同于前期的氮肥,施氮肥的数量要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气候温度、种植品种进行科学评估。

农民应当进行科学有效的灌溉,根据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水分补给。例如,马铃薯在开花阶段需要的水分相对较多,因此在这个时期,农民可以加大水分补给,促进马铃薯枝叶的生长。农民在灌溉的时候应注意控制水量,不能过多灌溉,以免造成枝叶或者根茎溃烂的情况。

3.6 科学储藏

一般来说,北方马铃薯的成熟时期大多在9月中旬前后,成熟后需对马铃薯进行科学储藏[4]。传统的分户窖藏模式会损坏马铃薯,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因此,这样的储藏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应探索科学有效的储藏方式。马铃薯的储藏温度应在4~5 ℃,湿度为95%。在储藏前需要对马铃薯逐一进行检查,防止腐烂、发芽的马铃薯进入储藏室,进而影响到马铃薯整体储藏效果。

第一,可以选择堆藏的方式。可以选择一个通风好、较为干燥的仓库,对其进行充分消毒后用木板把四周围住,中间放好排气筒,确保仓库内空气对流。

第二,可以选择冷藏的储藏方式。因为马铃薯的最佳储藏温度是4 ℃,湿度是95%,因此冷库的温度和湿度都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温度、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马铃薯的保存。

第三,可以选择沟藏的方式。每年10月下沟储藏,沟藏的长度约1 m,高度约1.2 m,在沟藏的上方要用土进行覆盖,保证沟藏的温度。

第四,可以选择药物储藏法。可以将青鲜素和土壤以1.5∶105的比例有机融合,将两者充分相融后装进麻袋,将药物均匀撒在要储藏的马铃薯上,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性,需要在马铃薯上面再铺两层纸板。

4 马铃薯种植中的常见病害

4.1 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由茄链格孢引起,与地表温度和湿度有关。其主要损害马铃薯的枝叶,也可能损害马铃薯的根茎和薯块。通过观察得出,马铃薯早疫病的表现为马铃薯的枝叶中有黑褐色的斑块,外圈有一层黄色的轮廓,若长时间受到此病害的为害会导致茎根和枝叶枯死。

4.2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主要损害马铃薯的根茎、薯叶、花蕾等。该病害易受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或者地势较低、湿度较大的地方,此病害就会对马铃薯造成更大的侵害。通过观察得出,晚疫病主要存在于马铃薯的枝叶和根茎当中,发病后会呈现出黄褐色的斑点,斑点边缘会出现一圈水渍状物体和白色霉层[5]。如果枝叶和茎根长时间受其为害,会导致整个株體腐烂。

4.3 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由细菌造成,其在马铃薯整个生长周期中都会出现,主要造成马铃薯枝叶变少,植株短小,严重时还会造成株苗的死亡。通过观察得出,环腐病会造成马铃薯的枝叶出现褐色的斑驳,严重时枝叶会弯曲蜷缩,进而导致株苗死亡。

5 马铃薯病害的防治措施

5.1 早疫病的防治措施

第一,早疫病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农民在种植时应当选择耐病害、早熟的品种,比如丰收白或者中薯5号。

第二,需要定期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合理控制土壤的水分和地表的温度。

第三,为了提高马铃薯抵御病害的能力,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需要定期施肥。还可在种马铃薯的地方搭建遮阳棚,避免高温对土壤造成影响。

第四,在早疫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需要用药物进行病害防治。可以用药物和水进行科学配比,然后装在喷水壶中,在早疫病比较严重的地方喷洒[6]。

5.2 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晚疫病主要发生在下雨天和气候潮湿的时期,因此,在种植时需要保持环境干燥。

第一,可以选择地势高、土壤条件好的地方种植马铃薯,合理控制种植密度,积极清除田间的杂草。

第二,晚疫病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例如代森锌、代森锰锌等。

第三,在马铃薯收获后应尽快把马铃薯放入仓库储藏,这样有利于从源头上切断病害。将马铃薯放入仓库前应逐一仔细检查,防止腐烂的马铃薯进入仓库,影响其他马铃薯的保存质量[7]。

5.3 环腐病的防治措施

环腐病可以发生于种植的任何阶段,因此对该病害的防治是防治病虫害工作的重中之重[8]。

第一,环腐病不在外界中传播,只在具有相同介质的物体中传播。需要对马铃薯的品种进行科学管控,防止带病毒的种薯影响其他正常的种薯。

第二,种植培育基地可以研究出一套马铃薯防御体系,引导种植人员熟练使用脱毒技术,通过在防御体系中应用脱毒技术,促使每一步流程科学进行。

第三,应当在种植前选择健康无病的薯块。可以在播种前把薯块放在室内晾种,晾晒时间为7 d。在这期间需要观察室内有没有出现腐烂的薯块,有的话需要及时清理。另外,农民还可以采用药物浸泡的方法消毒。例如,把种薯在硫酸铜中浸泡9 s左右,能够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第四,环腐病的侵入如果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种植人员可以对环腐病进行药物喷洒。例如,可以将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与水以1∶1 000的比例进行药物配比,每8 d喷1次,连喷3次,就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6 结束语

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比较成熟,防治病害的措施也比较完善。但是通过研究发现,种植人员在种植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技术方面问题。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侵染各种类别的病害,进而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因此工作人员应不断探索相关对策,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第一,应定期加强农民专业知识的培训,普及马铃薯病害知识。第二,工作人员应完善马铃薯种植业的相关体系,拓宽销售渠道,防止出现“产量大、难卖出”等销售难题,积极推进“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利用三微一端广泛宣传,共同促进我国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岚.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185-186.

[2]李铁锁.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害防治重点[J].南方农业,2021,15(9):5-6.

[3]唐小兰.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的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2):23-24.

[4]贾莉.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4):70,72.

[5]李树海.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21(16):48.

[6]胡琼香.马铃薯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8):58,61.

[7]赵秀元.马铃薯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3(9):75.

[8]袁以升,宋雅光,李晓旭.稻茬早春马铃薯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17):68,71.

猜你喜欢
常见病害种植技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