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2022-02-24 23:05刘娜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百合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刘娜

摘    要:百合的使用价值与药用价值都很高,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这也使百合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部分地区将百合作为主要的生产作物之一,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百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文章针对百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阐述百合的生长习性和性状特征,分析百合栽培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以期能为提高百合种植栽培质量与病虫害防治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百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7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6.8;S682.29       文献标志码:B

百合的原种有120多种,我国主要有46种原种和18个变种,用于育种和栽培的百合有40~50种,商品化生产的百合原种约有20种。在商业利益和人们需求增长下,百合栽培技术需要进行不断改进,同时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

1 百合生长习性与形状特征

以食用百合为例,食用百合是属于半阴性植物,有着较强的耐旱性与耐寒性,但怕涝,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通常在15~25 ℃的温度环境下长势良好,其地下鳞茎能耐受-10 ℃的低温。食用百合对土壤的要求较低,但最佳的选择是较为肥沃和有着较好排水性的土壤,尤其带有微酸性的土壤较为适合食用百合的种植,但要注意食用百合不可连作,要采用轮作的方式种植。

百合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就其形状特征而言,株高70~150 cm,鳞茎呈球形,颜色为淡白色,常开放如莲座状的花朵,主要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

百合的根部主要可以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个种类。肉质根又被称为“下盘根”,其数量可达数10条,常分布在45~50 cm深的土壤层中,有着很强的吸收水分能力,即使时隔一年也不会干枯死。而纤维状根则被称为“上盘根”“不定根”,这一部分根系生长较为迟缓,其在地上茎抽生约为15 d,苗高达到10 cm以上时会开始生长,其形状纤细,数目可多达180多条,均匀分布在土壤表层位置,有着较好的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也具备吸收养分的功能。但其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部分品种的百合如卷丹、沙紫百合等,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部分百合则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珠芽和籽球均可进行百合繁殖,其叶片总数可多达超过100张,且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部分百合品种的叶片可直接插在土中,少数百合品种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的植株个体[1]。

百合的花较大,大多呈白色,形状为漏斗形。国内原生品种多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种子多数卵形、扁平。一般于6月上旬出现花蕾,于7月上旬开始开花,在7月中旬花期正盛,于7月下旬终花,其果期为7—10月。

2 百合栽培技术

2.1 花种选择

百合通常种植于大田之中,目的是便于地下小鳞茎的持续繁殖,在进行种植之前,需要注意对种植区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的检测与勘察,并根据种植区所处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与土壤条件选种。尤其要注意选择的百合鳞片需洁白无杂质、叶片的抱合较为紧密、大小要均匀,且鳞茎盘需无明显的损伤、表面无病斑、根须不存在腐烂发霉的迹象。另外还要考虑其耐寒性与含糖量,要选择香绵醇甜、有较高抗逆性与抗病虫害水平的百合品种,还要保证百合种球的重量为25~30 g,其横茎要控制到3~4 cm。

2.2 对百合种球的预先处理

在栽培百合之前,需要重视对百合种球的预处理工作,这部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百合栽培成活率。在预处理百合种球时,需要将干枯的鳞片处理掉,还需要剪除部分须根,再将种球或鳞茎浸泡在5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多菌灵中,浸泡时间约20 min,浸泡后要使用三氯杀螨醇500倍液混合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浸泡约10 min。在栽培之前还要使用2%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鳞茎的浸泡,时间约10 min。药液浸泡的目的在于将种球表面存在的病原菌杀灭,以提高种球抗病虫水平,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存活率。在浸泡完成后进行阴干,之后便可播种。

2.3 种植地整地及施肥

整地的效果极为重要,需要选择微酸性沙壤土地进行百合种植,并且需要保證种植地近3年内只种植百合。还要采取轮作的种植模式种植百合,其前茬作物宜为豆类或瓜类作物,连作会提高百合病虫害发生率。整地过程中需注意确保种植地块土壤疏松,肥力需保持充足且灌溉便利、排水性能优越。在选好种植地后要及时整地,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且需在阳光下暴晒,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幼龄害虫。在整地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加较为充足的基肥,施肥量可控制在有机肥6 000 kg/hm2、碳酸氢氨600 kg/hm2、硫酸钾约200 kg/hm2、磷酸钙1 000 kg/hm2,将这些肥料充分混合后形成肥料溶液,再加入40%辛硫磷乳油8 kg/hm2,在制作成肥料溶液后拌入450 kg的细沙土,将肥料搅拌均匀后施撒在地面再进行深耕,耕地深度需控制在约20 cm,整地时需尽量将肥料翻到土壤深层,如此就能有效杀灭地老虎和金针虫等多种害虫[2]。

2.4 百合播种技术

百合的播种季节为春季或秋季,具体为3—4月或10月,实际时间需要参照温度条件,所选择播种的地势需较为平坦。播种时需注意挖掘出深度为20 cm的沟,再使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混合适量水,对开挖的沟土壤进行消毒灭菌,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在消毒处理后即可播种。在播种时需注意将老鳞茎朝上,其深度需控制在涂层下10 cm左右,然后将其扶正,覆土约6 cm。另外,在播种时需注意合理控制播种量,要视土地肥力实际情况进行行距与株距的合理设置,通常情况其行距可控制在25~30 cm,株距可控制在15~20 cm[3]。

2.5 做好田间管理

百合在生长3~4年左右即为成熟期,但在此期间必须要严格做好田间的管理工作。

要注意做好百合生长环境的维护工作,提高其生长的舒适性,同时还需要及时排水和施肥,以满足百合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从而提高百合的质量。

首先,要做好中耕培土,在百合播种之后的第2年春季,百合出土之前要中耕松土,次数为1~2次,在春分至清明期间,待百合幼苗出土后,要再次中耕1次,要结合实际培土至百合根部,目的是避免百合鳞茎露出土面。在培土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培土的厚度,防止对鳞茎发育造成阻碍,另外还要注意及时拔蔸,主要降低养分的浪费,为鳞茎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

其次,要注意对百合的追肥。在百合种植后生长的第1年秋季与第2年秋季都需要在土壤上冻之前追肥,第1年秋季需要追400 kg/hm2的有机肥,而第2年秋季则需要追300 kg/hm2的硫酸钾肥,如果百合的生长质量不佳,则需要在第3年秋季继续追肥1次,主要为150 kg/hm2的尿素和200 kg/hm2硫酸钾混合,要采取开挖沟施肥的方式,追肥后需及时覆盖土壤。另外,也可在百合幼苗出苗10~12 cm高度时,在其植株一侧开2~3 cm的浅沟,使用菜枯饼25 kg、45%复合肥30 kg,施入浅沟内,并随时覆土上行。第2次追肥在摘蕾后进行,可选择施粪肥1 000~1 500 kg,每50 kg粪肥拌0.25~0.5 kg的尿素,于行间追肥,但要注意不可直接浇蔸下,防止对鳞茎造成烧伤和根毛烧伤,之后要视百合幼苗长势适时追肥,但要在采收前的50 d停止追肥,否则会造成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的积累,对鳞茎造成影响。

再次,在百合植株出苗之后要除草。除3次,防止杂草争抢百合的养分和水分,在进行除草时需注意防止对百合根系造成损伤,行间要进行深耕,植株间要采取浅耕,如果杂草过多则可使用药剂除草。

最后,由于百合怕涝,所以需要及时排水。尤其在雨季需提前清沟,要确保排水正常,同时避免雨水冲刷堵塞沟渠,提高百合生长质量和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4]。

2.6 打顶与去珠芽

要及时打顶,百合地下鳞茎是其主要的器官,无需开花,但过度生长會致使地下部分出现养分的大量消耗,致使鳞茎无法获得充足养分,茎体变小。所以,在6月中旬需要在百合植株生长至45~50 cm时打顶,要依据百合植株实际生长情况来控制打顶次数。如果其长势较为旺盛,则需要再依次打顶,如此可使百合的产量提高20%左右,但必须要注意,打顶时需防止对嫩叶造成损坏,还要将摘下的顶心带离田间,防止发生病害或虫害[5]。

要及时去掉珠芽。百合通常在种植次年5月中旬逐渐冒出珠芽,珠芽在成熟后要使用短棒将其轻敲,使珠芽脱落,以此促进百合鳞茎的快速膨大,达到提高百合产量的目的。

2.7 留种

通常在小暑之后百合鳞茎较为肥大,此时可做成蔬菜鲜食,但此时产量不高,且容易干瘪,不易于久存,如果土地不急于种植其他作物,则可让肥大鲜鳞茎继续生长,在大暑前后分期分批采收,此时不但产量高,且营养丰富,贮藏较为持久。

做留种百合应在生长后期于田间选择长势优良、无病虫害、产量高且具有该品种百合特征与特性的百合植株,待地上部分植株枯萎之后以晴天土壤干爽后挖出,剥片之后的种蕊应存放于阴凉通风的室内,使用稍微湿润的黄泥或泥沙盖种,地面可稍撒1∶5的硫磺石灰混合粉,种子要使用硫石混合粉蘸蔸,一层抱合种一层泥沙,堆3~4层较为适宜,上层可再盖泥沙10~12 cm。要注意控制厚度且不可再覆盖泥沙,不可浇水,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检查好保种堆,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 百合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百合在生长过程中极易产生病虫害,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百合的健康生长。所以,需要积极开展百合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百合较为常见的病害包括叶枯病、立枯病、根茎腐烂等,而虫害则主要包括地老虎、蚜虫和蛴螬等。

百合的主要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可分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与农业防治,也可采取三者结合的防治进行百合病虫害防治,需参考具体病虫害和百合受害程度合理搭配使用[6]。

还要重点进行百合疫病的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采用25%的甲霜灵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40%乙磷铝2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粉剂500倍液,或77%的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需每7~10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如此即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 病害的预防。通常情况下,百合的病虫害防治会采用物理防治与农业生物防治的方法,要尽可能不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尤其要禁止使用高残留与高毒性的化学农药。针对叶枯病的防治可在发病初期采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予以防治,对于立枯病则可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 d喷雾1次,需连续喷洒两次[7]。

2) 地下害虫的防治。针对地下害虫的防治可采用伏耕、秋耕时人工除虫,在播种和5月进行中耕时于栽种行当中或行间撒施毒土,主要采用50%的辛硫磷乳油6 000~7 500 g/hm2混合适量细土搅拌后形成毒土,再均匀撒施到犁沟。蚜虫的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喷雾喷施,每隔7~10 d喷施1次,需连续喷施2~3次[8]。

红砂虫也被称为红线虫,其通常多发于3—4月,在鳞茎贮藏期间或染腐败病后专门食腐败的鳞茎片,且容易自然传染,会造成整个鳞茎的腐烂。主要防治方法为:在播种之前翻耕土壤后充分晒白,并使用呋喃丹5 kg撒于地面犁肥,使用1∶5硫磺石灰混合粉25 kg撒于播种沟内,既能杀病菌,也可以有效杀虫[9-11]。

4 百合的收取

通常在秋季的10月末至11月中旬或早春的3月下旬,土壤刚刚解冻时,进行百合的采收。在采挖百合时需要注意深到鳞茎底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鳞茎造成损伤,需要按照行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挖取。在挖取百合后要拔出枯萎的茎叶,并摘下小鳞茎种球,并将成品百合上的泥土擦净后抹去其鳞茎外层所覆盖的黄色薄膜,以防止包膜干枯后黏贴在鳞茎上影响外观,同时需要将其根须剪短到1 cm左右,严格按照种球分级贮藏。刚刚收获后的成品百合不可在阳光下过度暴晒,防止其外瓣发生变色或干缩的情况,对已经剥离的小种球需要依据3级分别进行留种[12-13]。

5 结束语

百合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讲,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所以,在进行种植时,需要注意做好百合的栽培工作,从选种到播种再到整地、施肥、除草,都要严格依据具体流程和时间予以开展,同时也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积极研究百合易发生的病害与虫害,根据实际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方法,以保证百合的健康生长和质量,发挥出其所具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鸣丽.百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20,18(22):19-20.

[2]崔著明.食用百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8):127-128.

[3]毕春辉,李雪.兰州百合地下害虫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4-57.

[4]张爱菊.食用百合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9):178,193.

[5]毕秋荣,胡贤军,韩明华,等.百合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24(18):91.

[6]李朝兴.野生百合快速繁殖及栽培技術研究[J].农业科学(2630-4678),2019,2(4):34-35.

[7]马瑞.有机农产品百合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研究,2018,30(6):47-48.

[8]张红.百合花温室栽培与养护技术刍议[J].农家参谋,2020,55(10):80.

[9]杨雨华,鉴晶晶,邱小蝶,等.复合盐碱胁迫对百合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OL].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2021-12-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61.S.20211206.1401.002.html.

[10]周长娥,赵海静,刘时东.青岛食用百合食赏两用[J].中国花卉园艺,2020(17):48-49.

[11]余志伟,代立兰,赵亚兰,等.嘉兰百合在兰州地区日光温室引种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21,40(6):57-61.

[12]刘婕,张勤,张颖,等.水杨酸对重瓣百合‘Isabella’生长、开花及采后品质的影响[J/OL].山东农业科学:1-12[2021-12-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7.1148.S.20211227.1626.002.html.

[13]边光亚,宋涛,吴然,等.石家庄太行山深山区兰州百合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20(3):107-109.

猜你喜欢
百合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天基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
百合:润肺止咳宜炒宜炖
百合,你买对了吗
吃百合,不得“百合病”
鸭蛋百合汤治慢性咽炎
TD—LTE关键技术与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