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番茄栽培技术分析

2022-02-24 23:05邓红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番茄栽培技术

邓红

摘    要:目前,我国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发展较迅速,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既增加了社会效益又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活质量,保障了身体健康。番茄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较多的维生素,因此深受大众喜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番茄栽培种植技术也不断发展。在番茄栽培技术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和解决。因此,文章对番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绿色食品;番茄;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07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B

近年来,我国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因此要加强对绿色食品栽培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我国的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文章以绿色食品番茄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例,对我国目前所重视的绿色发展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希望能让广大的读者朋友对绿色食品的栽培管理技术有更多了解,并对我国目前绿色食品发展的现状有一定程度的认知[1]。

1 产地环境

种植番茄应选择光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性强,通气透水性好的沙壤土、壤土的条件下。前茬以苜蓿豆类等为佳,尽量不与茄果类、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和瓜类作物倒茬[2]。

2 品种选择

2.1 选择原则

应选用不易裂果、抗病、丰产非转基因的品种。

2.2 种子处理

温水浸种会利用热水杀死附着和潜伏在种子表面及内部的病菌,可预防早疫病、叶霉病等病害的发生。用45~55 ℃清水浸泡种子0.5~1 min,然后捞出倒入30 ℃左右温水里浸泡4~5 h,之后在20~30 ℃的温室内用湿布包裹催芽,催芽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温水浸种时,要注意水量,一般种子与水的比例是1∶2,要不断迅速地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以防烫伤种子[3]。

2.3 播种量

采用发芽率高于85%的种子,一般大田直播用种量在20~30 g/667 m2。育苗苗床用种量为10~15 g/m2。

3 栽培技术

3.1 整地

1) 播前整地。播种前对耕翻地精细平耙,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的6字标准。精耕细作是使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重视该环节,保障后期的工作有序进行,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发展条件,为我国作物产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帮助[4-5]。

2) 早耕多翻,打碎耙平,施足基肥。耕层的深度在15~20 cm。乌鲁木齐地区多采用平畦栽培,有些地区采用高畦、垄栽,土壤盐碱严重或沙性土壤地区采用平畦栽培,土壤条件较好地区采用高垄,高垄的垄距56~60 cm,垄高13~19 cm。

3) 土壤处理。播前需要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抑制地下害虫的发展,减轻番茄枯萎病。可选用精甲·咯菌腈按照每667 m2≤200 g用量兑水稀释喷洒育苗基质,点种覆盖育苗基质之后再喷洒1次,3叶期沿根部再喷洒1次育苗基质[6-8]。

3.2 播种

1) 选择温室。选择光照充足,保温效果好的温室进行育苗。育苗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其中的温湿度,同时保证溫室内的环境,反之因为病菌感染导致后期培育出的秧苗发生大面积的病害,在温室中更应该重视水肥管理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秧苗不受病害的侵染[9]。

2) 穴盘育苗。可采用草炭或蛭石∶羊粪=13∶1混合作育苗基质(羊粪需充分腐熟发酵)。播种量为每穴1粒种子,点种深度1~1.5 cm,将种子均匀播入穴孔的中央,给种子均匀覆盖基质,适当喷洒。这种方式,能给幼苗带来更加充足的养分,同时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也能为后续的移栽工作提供便利[10]。

3.3 苗期管理

1) 温度控制。出苗前确保温室白天温度在20~30 ℃,夜间保持温度在15~20 ℃,出苗后要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温度在12~15 ℃,以防幼苗徒长。温度控制对幼苗初期的生长非常重要,只有调控好温度才能让幼苗在后期得到足够多的营养,顺利生存下去。

2) 水分管理。根据基质含水量和天气情况,一般隔1 d喷水1次,水温在20 ℃左右,浇水不能太多,保持基质内部潮湿即可。湿度过大非常容易发生病害,从而严重影响幼苗的生长,导致其产量降低。因此,要加强对植物水分管理,防止水分管理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

3) 施肥。肥料的选择应符合NY/T 394-2021《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要求。出苗5 d后,喷施1次叶面肥硫酸二氢钾2 000倍液,观察叶片颜色和生长状况,如生长缓慢、叶色发黄,可喷施浓度为0.03%的尿素。施肥量也要严格控制,不能使用太多的肥料,防止烧苗现象的发生,从而影响后期苗的生长。

4) 炼苗。当叶片达到4~5片真叶,在出棚前7 d左右开始炼苗,循序渐进放风。炼苗原则是低温、通风、控水,在出棚前4~5 d全部揭去棚膜。可提高幼苗的抗性以及生命力。因此,要加强对这一步骤的重视,以便幼苗能在未来的生长过程中免受病虫害的侵扰。

5) 壮苗标准。苗龄应在40~50 d,长势均匀一致,叶片达到5~6片真叶,株高达到12~15 cm,茎粗要大于3 mm,无病虫害、无老化苗、僵苗。

6) 移栽。番茄定植时间一般在5月上旬,同时地温稳定10℃以上,移栽前1 d先给穴盘苗浇足水,带基质移栽,可适当深栽,以子叶与地面齐平较为合适,最好使用点灌移栽,7 d后补足苗水,缓苗后可用大量元素水溶肥80 g/667 m2。

7) 移栽苗,刨坑略大于钵体。移栽幼苗不宜过大,最大不应超过8片叶。一般是在番茄幼苗具5~6片叶时移栽,移栽前1 d应先在育苗盘内浇水。第2天起苗,挖苗时要带6~7 cm见方的土坨,以减少根部损伤。定植时先用花铲在定植畦内按规定株距挖穴,把幼苗栽在穴内,随即覆土封穴,栽后立即浇水,隔天再浇1次,以利缓苗,待土壤适耕时及时中耕松土。

8) 移栽密度。采用宽窄行配置,宽行100~130 cm,窄行50 cm,株距为28~32 cm。杂交品种的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为防止果实溃烂,可以将垄高设置为30 cm,或者选择搭架种植。搭架可以选用竹竿,竹竿长2 m,一般4根竹竿固定在一起,按照株距栽竹竿,竹竿之间间距在120~130 cm。

9) 合理密植对绿色食品番茄的产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品种的种植密度,应当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对不同品种移栽时,可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做一些调整,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找出适合番茄植株生长的密度,可将绿色食品番茄生产的利润最大化。

4 田间管理

1) 中耕。一般定植苗14 d后进行,每隔10 d左右中耕1次,苗期中耕应坚持“早、勤、深、宽、碎、平”的原则。全生育期中耕2次,第1次5~15 cm,第2次15~20 cm。

2) 灌溉。番茄生育期需灌水5~7次。10 d左右滴水1次,每次滴水量为20~24 m3/667 m2,均衡滴水,防止忽干忽湿,滴水滴至根部松软为宜。适时中耕并灌头水,灌头水时间根据土壤墒情确定。在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水分临界期应保障其需水量,确保所种植的番茄拥有较高的产量。

3) 施肥。春天翻耕前耕施底肥,施入腐熟农家肥量应为1 m3 /667 m2,二铵17~20 kg/667 m2,生育期结合滴灌在开花期、结果期,同时施入黄腐酸钾5 kg/667 m2,尿素4 kg/667 m2。

其一滴灌施肥。苗期可根據苗情长势追肥。当第1果穗出现直径1 cm的青果后开始追肥,做到一水一肥。每667 m2追施尿素4 kg,黄腐酸钾5 kg,随水滴施,10 d施肥1次。滴管施肥技术能根据植物生长时期的不同提供准确的肥料的量,最大程度实现绿色施肥,从而能节约成本,提升经济收益。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滴灌施肥的设备价格较昂贵,且平时的养护成本较高,因此投入资金较多。

其二追施叶面肥。番茄初花期、结果期追施水滴硫酸二氢钾200 g/667 m2。应禁止使用隐含矮壮素和助壮素的叶面肥。

4) 病虫草鼠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在以上措施无法防治病虫害时,可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常见病害早疫病防治是用百菌清在发病初期喷洒。最主要的是应当及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在病虫高发前期,应适当增强植物自身的抗性,尽可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一,农业防治。选择土壤肥沃、土层较厚、无盐碱或轻盐碱地种植,实行轮作倒茬,做好秋耕冬灌,适量灌水,保证水分均衡供应,每年做好铲埂除蛹工作,降低害虫落卵量,生长期控制水分,叶面增施磷酸二氢钾,对病虫开展早调查、早防治,做好中心株、中心片防治,及时摘除病花、病果、病叶,集中高温堆沤或深埋,避免传病。农业防治是预防病虫害发生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这一环节才能不断提升植物自身的体抗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原菌的种群数量,确保次年才不会大面积的发生病虫害。

其二,物理防治。覆盖地膜,阻隔土层中羽化的成虫迁飞转移,减少虫源基数,减少草害为害。除此以外,还可以选择诱虫光、黄板诱杀等方式对害虫进行物理防治,这种防治的优势在于对环境没有污染,但也存在一定缺陷,防治效率较低。因此最多可以当做一种辅助的防治手段或者是预防的防治手段。

其三,药剂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相应的规定。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为害特点,掌握目标害虫种群密度的经济阈值,适期喷药。采用科学施药方式,保证施药质量。同时,注意农药的合理混用和交替使用。除此之外,还应当对用药进行控制和选择,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小、对种植作物安全的药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5 采收与运输

5.1 采收

1) 人工采收。在植株50%果实成熟时,可以开始采收。要采收充分红熟的果实,以保证果实的品质。一般分2次采收完成。

2) 实施计划采收。按交售量、成熟状况合理调控采收进度和采收量,严格限制原料排队交售时间和可能造成机械损伤的装载方式。

5.2 采收质量

人工采收无青果、病果、烂果、杂草、枝叶,果实清洁、无杂物,外观新鲜、色泽正常。番茄机采脱落干净,不重采、不漏采,收割整齐,漏采率低于3%。加强对采收质量的把控,可提高绿色食品番茄的产量以及利润。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要重视这一过程,为我国绿色食品番茄的发展做出贡献。

5.3 运输及贮藏

使用专车运输,车辆运输前应清洗干净,采用统一的纸箱或塑料袋包装。采收后如不能立即销售,应转入保鲜库。用于贮藏的番茄,质量应达到相应的储存要求。入库贮藏时应当按照品种和规格分别贮存。运输应符合NY/T 1056-2021《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DB21/T 2644-2016《番茄贮运技术规程》。

1) 贮藏温度及湿度。冷藏库贮藏时,适宜温度为3~5℃,湿度为40%~50%,在堆码摆放产品时,应首先保证气流能均匀流通;窖藏时,注意窖内换气。入贮初期,注意通风散热,防止腐烂。另番茄贮存不应与叶菜类等环境湿度较大的农产品混合存放。

2) 贮藏期限。冷藏库贮藏期限较短,一般为20 d。需及时转运销售,确保产品质量。

6 生产废弃物处理

秸秆处理,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地膜、塑料滴灌带移出田外,集中处理。农药、肥料包装袋(瓶)集中销毁。针对这些不同的废弃物应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的长久发展。

7 生产档案管理

生产者需要建立生产档案,记录品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及田间操作管理措施。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并至少保存两年。有利于了解绿色食品级的番茄的各种生产状况,一旦发生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做到有依据可循,对我国绿色食品番茄的长久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8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绿色食品番茄的栽培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可以对这种栽培技术做出改善,只有适合地区发展的绿色食品番茄发展技术,才能真正为当地绿色食品番茄的发展带来优势。由此可见,应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栽培技术的研究,将目前的栽培技术体系发展更为完善,同时也应当针对病害防治作出积极调整,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发展绿色食品番茄。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推进。

参考文献:

[1]董梅,高艳,寇永春,等.绿色食品番茄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2015(8):3-4.

[2]李鹏程,张智平,王兴国,等.高山羊肚菌——番茄茬口模式栽培试验[J].南方农机,2018,49(14):247-248.

[3]王丽.棚室“草莓+番茄”套作栽培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20,14(27):14-15.

[4]何诗行,何堤,许春林,等.栽培模式对设施短程栽培番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48(8):72-78.

[5]黄愉光,古子怀,王建,等.观赏樱桃番茄秋季盆栽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06(3):319-320.

[6]吐尼沙克孜·吾斯曼.试析加工番茄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12):87.

[7]沈文英,黄日贵,袁斌,等.大棚越冬番茄轮作甜玉米栽培技术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6(4):44.

[8]武云东.温室冬春茬番茄套种豆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11):6-7.

[9]王荣莲,于健,张俊生,等.温室条件下水肥耦合对无土栽培迷你黄瓜及樱桃番茄产量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77-381.

[10]郑奕,卜崇兴,石磊,等.两种不同桶式无土栽培新装置在番茄栽培上的应用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626-628,632.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番茄栽培技术
HOME家系列
什么是绿色食品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绿色食品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