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种植业发展情况探析

2022-02-24 01:12刘永连
种子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植业建议发展

刘永连

摘    要: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业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利津县促进种植业发展的具体做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以期推动该县农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种植业;发展;建议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01-01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7.1       文献标志码:A

种植业即农作物栽培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利津县对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设计,积极开展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对种植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现对利津县种植业发展情况浅析如下。

1 利津县种植业发展基本情况

利津县耕地面积约5.33万hm2,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67万hm2左右,其中小麦3.00万hm2,玉米3.33万hm2,大豆、杂粮0.33万hm2。棉花0.87万hm2,蔬菜瓜果0.73万hm2。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3.15万hm2,其中北宋镇0.41万hm2,盐窝镇1.06万hm2,陈庄镇0.53万hm2,汀罗镇0.27万hm2,利津街道0.18万hm2,凤凰城街道0.15万hm2,明集乡0.53万hm2,刁口乡0.01万hm2。2020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约0.84万hm2,其中北宋镇0.03万hm2,盐窝镇0.08万hm2,陈庄镇0.18万hm2,汀罗镇0.26万hm2,利津街道0.04万hm2,凤凰城街道0.01万hm2,明集乡0.21万hm2,刁口乡0.02万hm2。近年来,采用高效设施设备的农业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分布在盐窝镇、陈庄镇,以生产瓜菜为主,品种布局得以优化,促进了种植业园区快速发展,较为典型的种植业园区有智联农创现代农业示范园、七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陈庄临合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在新技术推广示范、新品种引进等方面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2 利津县促进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开展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

2.1.1 进行宏观规划设计,加强黄河滩区农业建设

充分借鉴广西五彩田园、河南郑州沿黄景观、滨州滨城区滩区开发和旅游观光带“一体化打造”的经验做法,按照“统筹规划、分项实施”“一体规划、分期实施”原则,确定了以“一带、一核、三组团”为重点建设内容的规划方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范围主要发展水稻和瓜果蔬菜产业,黄河滩区中部地区以盐窝镇老董村为中心,南到前左村滩区,北到新合北村滩区发展瓜果蔬菜。黄河滩区北部地区以临合蜜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南到新立村滩区,北到爱林二村滩区发展瓜果蔬菜,总面积约0.13万hm2。积极开展水稻产业园建设,配套钢架智能水稻育秧棚、水稻新品种推广展示区,以恒业绿洲家庭农场为中心,发展观赏水稻休闲旅游区,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临合蜜为品牌的西甜瓜已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黄河口大米已成为东营市区域品牌,并向周边地区拓展,现在已销往武汉市、北京市、青岛市等地,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1.2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滩区种植业发展

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开展“两纵五横”道路建设。积极加快滨河大道续建部分和滩区休闲观光道路,促进黄河沿岸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积极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抓好滩区电力设施改造,加快滩区电力设施的改造升级,为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提供支持。

2.1.3 做好园区建设,积极推动主导产业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金河滩田园综合体建设,积极开展盐窝镇产业强镇示范项目建设,做好种植业园区建设工作,如利津街道绿竹韵生态苑、汀罗镇圣水园、盐窝镇七龙河续建、陈庄镇藕塘荷香等园区建设工作。二是积极做好农业老园区的改造提升,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临合蜜瓜果蔬菜高效生态基地、盐窝镇洪泽农场、利津街道皓月农场等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沿黄各镇街按照每个镇街培育1个主导产业的目标,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北宋镇突出芦笋、盐窝镇突出蔬菜、陈庄镇突出水稻,形成种植业产业明晰、特色产业为辅的发展格局。

2.1.4 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

走出去,引进来,借鉴先进地区的种植模式和种植业发展经验,一是突出重点产业。突出有机水稻、绿色蔬菜、苗木花卉和中草药种植等产业特色,引进一批现代设施农业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助推转型升级。二是聚焦重点区域。以“一带、一核、三组团”为重点,引进一批影响力大的龙头项目,打造特色发展区域。三是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常态互动联系机制,带动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加强与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联系对接,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参与黄河生态经济带开发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2.2 做好重点工作,促进种植业发展

积极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等工作。努力争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等项目,以推动种植业的快速发展[1]。积极开展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努力做好盐碱地“根际微域改良”项目、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新品种试验示范、小麦条锈病防控等重点工作,促进种植业健康发展。

2.2.1 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

项目秸秆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以基料化、能源化利用为辅,科学确定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通过政策扶持,突出体系、模式和机制建设,形成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机制和稳定运行机制。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實施,提高了秸秆“五化”利用水平和综合利用率。同时减少了秸秆焚烧压力,为推动利津县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2.2 做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工作

该项目通过6.67 hm2攻关区、0.07万hm2示范区、0.67万hm2辐射区“三区”建设,示范推广粮食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耕作、播种、灌溉、植保等工作中,使用现代化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机具、新装备,以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区安排在陈庄镇与汀罗镇,6.67 hm2高产攻关区安排在渤海农场片区,该项目自2020年夏种开始至2021年小麦收获结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大豆和小麦,2021年小麦的理论测产数据达到了251.92 kg/667 m2,小麦品种为济麦44,大豆高产攻关品种为齐黄34。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小麦与大豆轮作连片种植,辐射带动了全县小麦与大豆轮作复种面积超过了0.40万hm2,项目实施区内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项目辐射区大力推广示范区内成熟的绿色节本高效技术,采取了规范化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措施,在区内农作物的耕、种、管、收等环节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关键技术到位率在80%以上。积极对项目区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邀请山东省农科院徐冉教授来利津县举办大豆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180人。

2.2.3 做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及农业保险工作

利津县下发了关于做好稳定粮食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相关通知,并在关键农时下发了相关的农作物播种及管理技术意见,努力稳定本县粮食生产面积,积极做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及农业保险工作。农业保险投保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积极争取新增温室大棚保险、棉花目标价格保险。2020年小麦补贴面积约2.82万hm2,通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及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以增强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种植业的发展。

2.2.4 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项目

通过政府采购小麦病虫害防治药品,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放《小麦病虫害防治药物使用说明》6 000份,全县共有121个村,超过4 000户小麦种植户享受到物化补贴(小麦防治药物),引导种植业农户树立“绿色防控,以防为主”的植保理念,科学使用农药,有效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农药残留,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2.2.5 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完善农田的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的灌溉和排涝能力,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土地平整,成方连片,农田更易实现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有利于提高耕地的利用率,对促进种植业的高产、稳产有着重要意义[2]。

近年来,利津县努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情况:利津县农业部门会同各乡镇街道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续建项目4个,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约0.18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约0.05万hm2。利津县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项目已于2019年2月中旬续建,2019年5月底竣工,并于6月底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考核评比中位列第一,并获得上级部门的奖励。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情况:2020年度,利津县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约0.24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0.04万hm2。

2.3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种植业发展

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全县农业产业进行优化布局,积极推进种植业的发展。北宋镇以及盐窝镇发展小麦、玉米等粮食产业;明集乡西部灶子片区、凤凰街道北部发展大田西瓜特色产业,创“谢家灶”西瓜品牌;盐窝镇盐虎路以东继续发展壮大蔬菜产业;汀罗镇北部以及陈庄镇北部盐碱地块继续发展台田上农下渔生产模式,改良土壤、抵御自然災害;汀罗镇、陈庄镇南部巩固发展粮食产业。

2.4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在农业科技创新上,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突出节水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盐碱地农业等关键技术开发。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推进农业产、学、研的结合。充分利用粮棉高产创建成果展示,向农业种植户示范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利用毛坨村盐碱地栽培花生成果展示,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指导农业生产主体进一步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农田水分生产效率和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培训工程,挖掘培育典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全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2.5 规范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市场

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健康快速发展,进行县、市级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示范组织评定活动,2020年共评选出7家县级示范组织,推荐7家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申报市级示范组织。建立县级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经过申报、评选、公示等程序,2020年有10家左右服务组织纳入名录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片区建设,制定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片区创建工作3年实施方案,根据乡镇自主申报,在乡镇设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片区。

2.6 突出农业绿色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积极做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实施化肥减量行动,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减少农业污染。一是全面启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采集农产品协同监测点位土壤及农产品(小麦)样品,对已布设的协同监测点位进行现场核查,点位农户种植情况调查,确认农产品协同监测点位所在地块是否种植小麦,具体了解地块信息。二是加强地下淋溶监测点管理。编制地下淋溶点监测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购置节水设备,为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实验数据。三是积极示范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拟依托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实施利津县水肥一体化项目,促进水肥的科学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4]。

2.7 树立品牌发展意识

利津县不断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利津农业历史和资源特色,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统筹推进品牌体系建设,努力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生产目标。积极引导种植户树立农业品牌发展意识,做强农业品牌。通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努力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在全县形成农产品品牌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力争打造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名牌,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地理标志注册和商标注册工作,争创驰名、著名商标,打造农产品区域名牌。积极做好“金河滩”区域品牌建设,力争把“金河滩”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带动本县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3 利津县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

3.1 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还田已经较为普遍,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有积极的意义,但玉米的秸秆还田对下茬的冬小麦种植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地块秸秆难以分解,造成小麦根部与土壤不能充分接触,小麦不能吸收营养和水分,甚至有的麦田出现麦苗发黄或死亡现象。玉米秸秆还田后也会将部分病菌带入土壤,有可能导致小麦病害的发生,甚至造成小麦产量减少,小麦品质降低。种植业从业人员出现老龄化现象,小麦、玉米等作物生产较为粗放,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5]。

3.2 农药化肥减量工作继续有效推进

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过程中难免使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因此农药使用的种类和用量要科学合理,积极推进生物农药的使用,以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积极推广使用农家肥,科学使用化肥,减少资源浪费,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积极引进农业产业技术人才,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

积极引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人员,以壮大在农业生产一线指导生产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人员队伍,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提高农业种植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提高种植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力争做到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建明.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農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种子科技,2021,39(15):125-126.

[2]李梅.农业种植业节本增效的主要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21(8):58-59.

[3]牟丽霞.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7):149-150.

[4]叶子宏.推广农业技术对提升农业种植业的作用分析[J].河南农业,2021(14):57-58.

[5]司志爱.种植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8):54-55.

猜你喜欢
种植业建议发展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河北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区域发展篇
代营粮食蔬菜种植业的条件分析
图说共享发展
三代人的建议
图说创新发展
当前天然橡胶市场主要矛盾分析
教师发展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