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榜

2022-02-24 11:51应佳铃温州医科大学
大学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短剧医学生医学

文/应佳铃(温州医科大学)

看着这些几乎石沉大海的转行求助文章,我回想起了自己毕业前期的焦虑时期,正是因为医路上前辈们的倾囊相授和耐心鼓励,我才熬过了那段时间,作出了不后悔的选择。

也许,我也可以成为曾温暖过我的那些前辈,哪怕只能留下点点星火。在那天晚上,我熬夜写下了自己从医院裸辞并转行互联网行业这段“叛逆医学生”的经历。

我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在高考选专业时,自己从没想过当医生的可能性,更倾向于金融或者文学类的专业,但在家人的劝说下我填报了“铁饭碗”临床医学。在经历了多年与“蓝色生死恋”(医学教材)相爱相杀和无数段实习之后,我依然没能适应预备医生的身份,初步明确了转行的意愿。

2020年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我入职了家乡的三乙级县第一人民医院,正式穿上了白大褂,也是自己走专业医学道路的最后尝试。当医生的生活一如意料中那般平静且规律。从8月初入职开始,早晨7:45前,进科室签到打卡,下午5:15下班。我尝试喜欢医生这个职业,但我意识到,我热爱写作,热爱新鲜事物,热爱工作后自由的时光,也有着较常人更为敏感的共情能力,当在医院里看到失去自主决定权的病人,听到病榻上连续不断的呻吟和每天对着显微镜诊断数百份组织切片……都会感到强烈的不适。我觉得自己无法做到用最少5年的服务期来“熬”,无法做到“见得多了你就习惯了”,最终还是提出了离职。

可没想到这一无心之举竟成为了我解锁“热榜”的契机。在第一周,我的两篇“编内医生裸辞经验干货分享”正式发布后,大家的讨论如潮,我的内容不仅获得了官方推荐,还冲上求职版块的热榜,被平台置顶便于大家讨论。

在第三篇文章发布后我意识到,因每个人的背景和所处现状的不同,仅以亲历者角度分享自己的转行经历,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我接着发布了一篇提问文章,希望用这种方式找到大家最关心的痛点和难点。文章发布没几分钟,评论区就逐渐变得热闹起来。“我想请问下医学方面的新媒体工作大环境怎么样?”“作为编内医生离职的过程困难吗?”“同病理科,想转行,请问你现在的工作状态怎么样?”我发现大家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两点:一是在编医生的离职过程,二是我现在所处行业的大环境。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篇不涉及任何干货内容的文章竟成了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在国庆黄金假期突然冲上了首页,其只增不减的热度甚至霸占了热榜整整三天。

在明确了大家的问题后,我又写了第四篇分享,详细讲述了在工作第一年就从医院辞职的经历,比如如何与医院领导谈话表明意愿,如何办手续、走流程等。接着,我又趁热打铁,向大家介绍了我现在所处的行业——医疗新媒体。医疗新媒体有很多分支,其中我的工作主要以制作医疗剧情短剧和医学插画为主。

前者以真实的医疗故事为素材进行二次创作,按照剧本制作成动画短剧。通过各种真实故事的不同视角,如医生视角、患者视角、护工视角、学生视角等对真实故事进行讲述和解读,用漫画短剧的方式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我们希望以这种方式让人们了解疾病,了解我们的身体,并唤起人们对罕见疾病和小众病患群体的关注,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医生视角下的事件,以此缩小医疗信息差,并希望在拥有足够的影响力后,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而后者则是承接医学专业性和大众传播之间的桥梁,用可视化方式降低阅读门槛,将复杂文献中的专业医学知识用医学插画的形式进行输出和传播。

“没想到医生也会离职,更没想到医学生入职互联网行业。”我某一篇文章下的回复让我印象深刻。我的系列文章不是想让大家学习我,更不是想展示我对现在的生活如何满意,只是想分享我的心路历程,让大家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圈子、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十个人中有九个想转行,但能权衡好利弊,真正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最重要。

现在,距离我发布第一篇文章已经过去了三个月。我总共发布了14篇与医学生转行、裸辞心态调整、如何自我定位等相关内容,其中有6篇上过首页热榜,有两篇因内容优质被公众号单独约稿,有1篇因具有讨论价值被收录为圆桌话题。拥有了个人的写作专栏,我也因为持续输出内容成为了求职版的版主。

猜你喜欢
短剧医学生医学
短剧暴富
医学的进步
巧用英语短剧,提升语用能力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探析电视栏目短剧《吴忠故事》之魅力
医学、生命科学类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