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2-02-24 05:33涂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开腹囊肿

涂文

卵巢囊肿临床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大部分患者为良性肿瘤,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失去药物治疗机会,因此多需接受手术治疗[1,2]。针对卵巢囊肿患者,手术治疗以开腹卵巢剔除术为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创伤较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情况,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技术不断完善,临床应用不断推广,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势,在卵巢囊肿患者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但是术后是否对患者卵巢功能产生影响,具体恢复情况仍需进一步探究[3,4]。本文选取82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治疗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意见和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2例,随机选择并编号1~82,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年龄25~58 岁,平均年龄(41.53±5.52)岁,囊肿直径4~13 cm,平均囊肿直径(8.03±1.66)cm,囊肿类型:良性畸胎瘤4例,黏液性囊肿瘤12例,巧克力囊肿25例,囊肿位于左侧24例,位于右侧17例;试验组年龄24~57 岁,平均年龄(40.83±5.62)岁,囊肿直径:3~12 cm,平均囊肿直径(7.67±1.56)cm,囊肿类型:良性畸胎瘤5例,黏液性囊肿瘤13例,巧克力囊肿23例,囊肿位于左侧25例,位于右侧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卵巢囊肿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患者;②子宫附件活动度良好患者;③近半年内未接受过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排除标准:①并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②合并阴道炎症患者;③合并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患者;④既往精神病史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卵巢剔除术治疗,患者入院后接受系统检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确定手术方案。手术当日患者入室后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仰卧,确定下腹部正中位置,设置切口,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腹膜打开,进入腹腔,将卵巢提出,并对其囊液进行吸附,在将卵巢皮质打开后确定肿瘤,将其剔除,确定卵巢基底,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对腹腔和盆腔进行冲洗,检查无误后缝合,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治疗,麻醉方式同对照组,取膀胱截石位,创建二氧化碳气腹,气腹压控制在12~14 mm Hg(1 mm Hg=0.133 kPa)范围内,采取三孔法操作。置入腹腔镜,探查卵巢囊肿具体部位、直径、活动度等情况,综合评估卵巢囊肿情况,确定左下腹、右下腹或者下腹正中位置,设置小切口,将器械置入,观察是否存在盆腔粘连情况,对其进行分离处理,随后将卵巢皮质切开,使用单极电凝钩,对正常卵巢组织和囊肿进行钝性分离,将囊肿逐步剔除,然后电凝止血,若伴有囊肿破裂情况将囊液吸尽,然后再进行反复冲洗,对于囊肿巨大患者可先将囊肿刺破,再吸尽囊液,随后取标本袋装入囊肿再取出。对于残余卵巢组织,利用可吸收线缝合,进行止血处理,可局部喷洒生物蛋白胶,术后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恢复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使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于术后1 d 和术后3 d 进行评估,使用带有0~10 刻度的线段,患者根据疼痛情况选择,0 分为无痛,10 分疼痛难忍[5,6]。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盆腔感染、发热。卵巢功能检测指标包括FSH、LH、E2,具体检测采取放射免疫分析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 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期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术后1 d 比较,bP<0.05

2.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FSH、LH 水平均高于术前,E2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FSH、LH 水平高于对照组,E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bP<0.05

3 讨论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其功能状态与性激素代谢水平、机体内分泌情况等直接相关,而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是肿瘤呈现不断生长趋势,随着其体积的不断增大会出现腹胀、腹痛、月经不调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育能力,威胁患者生活质量[7,8]。通常情况下,患者卵巢囊肿多为良性病变,但很多患者发现时已错过药物治疗机会,多需接受手术治疗,而对于肿瘤直径<5 cm 患者,临床提倡肿瘤增大且出现并发症后再进行手术,目前手术方式包括开腹及腹腔镜卵巢剔除术,后者创伤小,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应用价值较高[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卵巢剔除术患者在疼痛、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和卵巢功能调节方面均优于开腹卵巢剔除术,原因分析如下:在卵巢囊肿治疗中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应用价值较高,是既往主流治疗方式,操作简单且手术空间充足,肿瘤剔除更为方面,但是切口较大,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大,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同时腹腔脏器大面积暴露,增加了感染风险。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是微创手术,经由腹腔镜引导,在小切口基础上保证了足够的操作空间,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率低,同时切口小,对机体应激性刺激较小,患者术后痛感明显减轻[11]。此外就卵巢功能而言,FSH 经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利于卵泡颗粒层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更好地促进卵巢发育,而LH 对成熟卵泡发挥作用,利于排卵,且利于黄体生成,促进卵巢功能恢复,E2属于卵巢分泌重要雌激素,三者水平直接体现卵巢功能情况,手术治疗均会对其造成影响[12],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上述指标水平更为理想,提示腹腔镜手术影响更小,进而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在卵巢囊肿治疗中,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较开腹手术治疗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且对卵巢功能影响小,利于其恢复,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开腹囊肿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指标的影响
89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的手术治疗体会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