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改良术后IL-8 水平与Frey 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2022-02-24 05:33方松城董晨王玲响陈路林陈小红刘鹏飞叶志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腮腺综合征血清

方松城 董晨 王玲响 陈路林 陈小红 刘鹏飞 叶志佳

腮腺肿瘤是指发生在腮腺组织的肿瘤,目前关于腮腺肿瘤的具体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较多研究指出腮腺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等有关[1]。根据腮腺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80.00%左右为良性肿瘤,因而手术是腮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腮腺肿瘤的治疗现状,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需要大范围切除组织,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2]。Frey 综合征(味觉性出汗综合征)是腮腺肿瘤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50%左右,可表现为患者进食过程中出现术侧面部潮红、出汗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鉴于腮腺肿瘤术后Frey 综合征发生率较高,需要积极对手术方案予以优化,并通过可能指标预测Frey 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本文结合本院2020年5月~2021年7月颌面外科5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5例实施腮腺肿瘤改良术后Frey 综合征发生情况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5月~2021年7月颌面外科5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22~65 岁,平均年龄(32.80±11.28)岁;疾病类型:多形性腺瘤10例,肌上皮瘤8例,基底细胞腺瘤7例。对照组:男10例,女15例;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32.84±11.25)岁;疾病类型:多形性腺瘤9例,肌上皮瘤9例,基底细胞腺瘤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CT、磁共振成像(MRI)、穿刺细胞学检查综合诊断为腮腺良性肿瘤;②瘤体直径≤4.0 cm,且无面神经受累症状;③患者研究前2 个月内无糖皮质激素、免疫类药物使用史;④肿瘤病灶处于耳后、耳下区,若位于耳前区,病灶直径<2.0 cm;⑤不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⑥患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⑦患者的治疗与跟访资料都有记录。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未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③有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病史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即采用常规S 形切口,不进行肌筋膜瓣修复。

1.2.2 观察组 患者采用腮腺肿瘤改良术,具体如下。在患者患侧耳后发际内做切口,显露耳大神经,并做好保护处理,先找出面神经主干,然后再找到分支,并依次完成解剖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保留腮腺导管,逐一摘除腮腺部分浅叶及肿瘤病灶。制作胸锁乳突肌瓣旋转覆盖创面及面神经,并附着于咬肌筋膜位置,减少术后局部凹陷,帮助患者恢复切除病变区域的外形,常规使用可吸收缝合线完成切口缝合。

指导患者术后做好护理工作以及术后跟访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及1年血清IL-2、IL-6、IL-8 水平,在清晨空腹条件下,抽取患者静脉血液3 ml,常规抗凝与离心处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完成IL-2、IL-6、IL-8 的检测;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周、3 个月、1年Frey 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情况,主观评价使用调查问卷获得,进食时有无腮腺区皮肤潮红、出汗症状,存在症状者即为阳性[4];客观评价使用碘淀粉试验评价[5],根据颜色改变的程度分为无、轻度(术区皮肤颜色轻微改变)、中度(颜色明显改变,变化范围≤2 cm2)、重度(颜色明显改变,变化范围>2 cm2),轻度、中度、重度均统计为阳性;③分析IL-8 水平与Frey 综合征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IL-8 水平与Frey 综合征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2、IL-6、IL-8 水平比较 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6、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2 水平比较 (,U/ml)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2 水平比较 (,U/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6 水平比较 (,ng/ml)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6 水平比较 (,n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8 水平比较 (,ng/ml)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血清IL-8 水平比较 (,n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4 周、3 个月、1年Frey 综合征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情况比较 术后4 周、3 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Frey 综合征主观评价阳性分别为7例(28.00%)、4例(16.00%)、1例(4.00%),客观评价阳性分别为10例(40.00%)、7例(28.00%)、2例(8.00%)。术后4 周、3 个月、1年,对照组患者Frey 综合征主观评价阳性分别为10例(40.00%)、8例(32.00%)、5例(20.00%),客观评价阳性分别为14例(56.00%)、10例(40.00%)、5例(20.00%)。术后4 周、3 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Frey 综合征主观评价阳性率、客观评价阳性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IL-8 水平与Frey 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IL-8 水平与Frey 综合征的发生呈正相关(r=0.681,P<0.05)。

3 讨论

依据目前对腮腺肿瘤的研究,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通过早期手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但是在手术治疗方法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手术治疗效果以及远期预后,尽可能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目前腮腺肿瘤切除术在腮腺肿瘤治疗中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常规治疗后患者易发生Frey 综合征,影响患者术后远期预后[6]。对此,针对腮腺肿瘤患者需要对手术治疗方案予以优化,以减少患者术后Frey 综合征的发生。

目前关于Frey 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包括两种学说,即汗腺纤维过敏学说、迷走神经再生学说,后者是绝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可能发病机制[7]。目前已有研究报道指出,针对腮腺肿瘤采取改良手术方法,能够降低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且证实肿瘤坏死因子-α 水平与腮腺肿瘤术后Frey 综合征发生率具有相关性[8]。

从腮腺肿瘤术后Frey 综合征发病机制方面分析,腮腺肿瘤手术中会将腮腺副交感神经纤维切断,同时也会切断汗腺和皮肤血管周围分布的交感神经纤维,神经断端可引起迷走或错向交叉再联合,造成支配唾液分泌的交感纤维与支配汗腺的节后交感纤维出现紊乱,咀嚼或进食过程中可引起交感纤维兴奋,表现出手术侧在进食中出现潮红、出汗等[9]。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术治疗,于患侧耳后发际内做切口,避免对耳大神经解剖区域造成损伤,手术治疗中保留腮腺导管,并进行肌筋膜瓣修复。通过对手术治疗方案的改良,减少对患者神经纤维的影响,从而降低患者术后Frey 综合征的发生率。从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术后Frey 综合征主观症状与客观症状阳性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纳入的样本量较少,影响到实际研究结果。腮腺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中存在相关神经损伤,伴有炎性反应以及趋化因子的参与,因而可引起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IL 水平变化[10]。参照研究结果,术后1 周、4 周、3 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6、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对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影响更小,间接反映出改良术对患者治疗中的损伤更小。IL-8 具有趋化与激活中性粒细胞作用,可促进中性粒细胞溶酶体酶活性和吞噬作用[11]。相关性分析显示,腮腺肿瘤改良术后IL-8 水平与Frey 综合征发生存在正相关,即患者术后IL-8 水平越高,患者越容易发生Frey 综合征。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延迟,患者Frey 综合征发生在不断降低,因而在腮腺肿瘤改良术后早期进行IL-8 检测可作为预测Frey 综合征发生风险的重要因素[12]。

结合本次研究以及国内其他文献报道,针对腮腺肿瘤患者尽可能采取腮腺肿瘤改良术治疗,以减少神经损伤,同时在术后3 个月内定期复查IL-8 水平,针对IL-8 水平较高患者,需要高度重视患者术后潜在Frey 综合征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腮腺肿瘤改良术能够降低Frey 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IL-8 水平可作为预测Frey 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持续监测。

猜你喜欢
腮腺综合征血清
270 例老年人腮腺沃辛瘤术式的选择与改良
基于腮腺径线磁共振测量评估糖尿病患者腮腺形态变化的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考前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