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2022-02-24 05:34荣晋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肺结核化疗

荣晋春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呼吸道疾病,传染性强,对人们身体健康威胁较大。流行学研究显示[1],基于我国在结核控制工作方面的力度加大,近年来结核病控制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但临床中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数量却显著增加。复治涂阳肺结核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耐药性广、治愈率低等特点[2]。相关研究显示[3],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和其机体T 细胞水平低下存在紧密联系。左氧氟沙星广谱抗菌效果明显,针对大部分肠杆菌科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且抗菌作用突出[4]。同时,由于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左旋体,可抑制人体细菌DNA 旋转酶活性,阻碍细菌DNA 复制,进而加快细菌死亡速度,提高结核菌杀灭效果。复治涂阳肺结核具有极强的耐药性,而结核杆菌会损害人体肺组织引起肺部坏死和病变。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7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根据均衡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3~72 岁,平均年龄(53.15±6.72)岁;实验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31~70 岁,平均年龄(53.11±7.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初治后复发;痰液培养结果呈抗酸杆菌阳性;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认可。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期妇女;药物过敏史;精神障碍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化疗,口服异烟肼片,0.3 g/次,1 次/d;利福平,0.45 g/次,1 次/d;乙胺丁醇0.75 g/次,1 次/d;同时口服吡嗪酰胺片,0.5 g/次,3 次/d。另外,需以肌内注射方式给药丁胺卡纳0.4 g。实验组应用常规化疗+左氧氟沙星化疗治疗,常规化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服用左氧氟沙星,2 次/d,0.2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1 个疗程(3 个月)治疗。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外周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治疗后痰菌阴转率。疗效判定标准分为3 个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改善程度>70%;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好转,改善程度30%~69%;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22%,其中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其中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78%,其中腹泻4例,恶心呕吐3例,失眠3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其中腹泻3例,恶心呕吐2例,失眠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3,P=0.405>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9.91±3.68)%、(40.35±5.66)%、(30.24±1.42)%、(1.28±0.34),均优于对照组的(60.18±2.04)%、(32.64±0.24)%、(35.14±2.48)%、(1.05±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痰菌阴转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06<0.05)。

3 讨论

肺结核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容易复发,对人们健康威胁较大[5]。特别是复治涂阳肺结核,发病机制诸多,如治疗疗程不达标、用药不规律以及结核杆菌耐药性等[6]。研究显示[7],初次治疗肺结核过程中,虽然临床常选用短疗效化疗方案,但患者仍需要较长时间用药,且恢复速度也较慢,因此,部分患者因对疾病认知不全面而无法根据医嘱用药,加之长期服用药物会引起胃肠道反应与中枢神经症状,因而不规律用药情况十分常见。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8],吸烟会对人体肿瘤坏死因子-α 分泌、合成发挥抑制作用,造成机体抗氧化与氧化失衡,甚至导致非活动性病灶更活跃,进而引起肺结核复发情况。

现阶段,临床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多以常规化疗方案为基础,虽可有效控制病情变化,但难以保证病灶吸收率与痰涂片转阴率,因此远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9]。治疗方案中异烟肼为主药,可抑制结核杆菌,同样也是抗结核首选药物,可在不同类型肺结核治疗中广泛应用,为延缓其耐药性,临床常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L 型异构体,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的抗菌素,抗菌功效显著[10]。且左氧氟沙星广谱抗菌效果显著,抗菌作用较强,对大肠埃希菌、肠杆菌科细菌以及淋球菌等均可发挥抗菌活性[11]。此外,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左旋体,且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两倍,可降低患者体内血浆蛋白结合水平,提升吸收效果,并且在短时间内深入机体细胞组织内,实现增强抗结核分歧杆菌活性的目的。同时,左氧氟沙星抗菌机制较为特殊,在对结核分歧杆菌旋转酶抑制的基础上可以发挥阻断DNA 复制路径的作用,有利于DNA降解并形成毒性作用,提高杀菌效果。此外,左氧氟沙星相对于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广谱杀菌效果突出,且可较长时间发挥药效。相关研究显示[12],左氧氟沙星还能发挥聚集与活化作用提高患者免疫能力,缩短痰菌转阴时间,最终实现提升痰菌转阴率的目标。此外,左氧氟沙星可被肠胃吸收,消除半衰期长,具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力,因此可长期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69.91±3.68)%、(40.35±5.66)%、(30.24±1.42)%、(1.28±0.34),均优于对照组的(60.18±2.04)%、(32.64±0.24)%、(35.14±2.48)%、(1.05±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痰菌阴转率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69.44%(2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04,P=0.006<0.05)。

综上所述,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痰菌阴转,且用药安全,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肺结核化疗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体会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跟踪导练(二)(3)
荧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的含量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