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2022-02-24 09:33马文良
中关村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关村示范区战略

马文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新的历史翻开了篇章,迎来了新征程。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他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世界科技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十年来,“嫦娥”奔月,“蛟龙”探海,大飞机梦圆,北斗全球组网,5G商用时代开启,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这些成果背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使命担当。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王牌军”不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自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中关村始终牢记自主创新的战略使命,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作用,持续深化先行先试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伴随着“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不断涌现、“从1到N”的科技成果加速落地,中关村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进军步履不停。

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中关村扛起了创新的使命。技术、产业、金融、人才的聚合,使中关村由“电子一条街”扩展至“一区十六园”,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再到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如今,中关村成为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上市公司、102家独角兽企业……中关村用创新巨笔绘就了时代宏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关怀着中关村的发展。2013年9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课堂”就设在中关村。“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

不负使命。十年来,中关村先行先试一批改革政策,并辐射全国:出台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基础研究支出加计扣除等新政,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实施科研经费28条、“科创30条”等政策措施,探索形成“揭榜挂帅”、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举措;为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办理永久居留提供“直通车”,落实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出入境新政,集聚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等一批“大国重器”在中关村破土而出;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前沿技术领域的诸多“全球首个”接踵而至;创新企业矩阵释放活力。小米、百度、京东方等领军企业,在智能制造、深度学习、半导体显示等领域勇立潮头;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11个细分产业政策加快落地,6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中关村一区十六园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关村从对标硅谷到走出北京、在全国多地开花结果,再到站在世界合作竞争的前沿,创新蓝图不断延伸,创新之潮在这片热土激荡奔涌。按照规划,到202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率先建成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展望2035年,中关村示范区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创新版图重要一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战略支撑。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把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三条主线”主责主业的新担当、新作为,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当好排头兵,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中关村示范区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战略
战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